|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作者 | 晓寒
编辑 | 肖涵
车东西9月27日消息,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行室今日在京公布了多项最新业务进展。
达摩院自动驾驶实行室负责人王刚透露,阿里在发布无人配送车小蛮驴一年之后,其在国内22个省总计52个城市部署了超过200台小蛮驴,包括哈尔滨、南宁、昆明等城市。
▲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行室负责人王刚
这些车辆多投入到了阿里旗下的菜鸟物流的菜鸟驿站,在160多所大学园区和少量社区内进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工作。
截止今年9月,小蛮驴们累计为20万用户配送了100万个订单。到2021年11月1日之前,其无人配送车队规模将扩大至350台,到2022年3月之前,则要扩展至1000台。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车辆均是销售给了当地的菜鸟驿站运营商,而非达摩院自主运营。此外,达摩院还宣布推出L4级无人配送卡车大蛮驴,进军城市配送市场。
一、3年后部署上万无人车日均配送百万单
王刚表示,与其他自动驾驶公司一样,达摩院自动驾驶实行室的最终目的是在开放道路实现无人驾驶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有路测驱动和产品驱动两种路径。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谷歌Waymo,该公司正在不断扩大测试车队规模来网络数据。特斯拉则是后者的典型代表,即通过大规模销售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网络数据。
达摩院自动驾驶团队则也选择了后者。
王刚在现场讲到,国内大约有30万个社区,四五千所高校,还有10万个园区。这里的快递、外卖、配送需求非常大,非常适合做无人配送。
“经过多年的研发,小蛮驴已经具备了产品化和标准化的能力,能够大规模铺开。”王刚在现场讲道。
根据现场透露的数据,小蛮驴的车队日均能够识别4000万+障碍物,要进行5000+次交互。当规模扩大之后,就能够网络更多的数据,不断提升自动驾驶算法,从而让小蛮驴进入到更多的园区内,进而产生更多的数据再次提升算法,产生良性循环。
为此,达摩院希望在3年内能够部署上万台无人配送车,达到日均100万单的运营规模。
“自动驾驶产业进入了下半场了,未来3年没有产品落地的公司,技术肯定就落后了。”王刚说道。
二、小蛮驴成本是偕行三分之一已进军城配市场
想要扩大量产规模,有两个难点——成本和技术泛化问题。
成本方面,王刚表示达摩院通过规模、技术和设计三方面降低成本。
▲小蛮驴
规模即投入更多车辆;技术即通过提升算法能力,来降低传感器、计算平台、导航定位等硬件成本;设计则包括定制传感器、底盘,去掉冗余等操作。通过这三种途径,小蛮驴的成本已是偕行的三分之一。
技术方面,小蛮驴现阶段主要在封闭的园区内进行运营,基于封闭园区运营数据打磨出的自动驾驶算法,未来如何泛化到城市开放道路呢?
王刚表示,在城市开放道路上搞自动驾驶,最困难的部分就是行驶不规则的小型交通参与者,而非各种汽车。小蛮驴在校园、社区内运营,见过的小型交通参与者反而之多,反而有利于进入城市。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王刚在现场也宣布推出大蛮驴——面向城市配送市场的无人驾驶卡车,主要负责将货物从配送站送往园区内部的菜鸟驿站。达摩院方面希望,3年后能在1万条城配路线上投入大蛮驴。
就在此前不久,阿里领投了元戎启行3亿美元融资,后者也宣布将进军城配市场,与大蛮驴的重叠度较高。
对此,王刚表示阿里投资元戎启行主要是为了布局乘用车自动驾驶方向。城配市场仍将由达摩院负责。
三、从ET实行室到达摩院 阿里的自动驾驶之路
阿里的自动驾驶之路起始于2015年——此前的主角更多的是阿里旗下物流公司菜鸟网络(以下简称菜鸟)。
2015年,菜鸟建立了ET物流实行室(以下简称ET实行室),开始探索前沿的智慧物流技术,涉及无人配送机器人、配送无人机等产品。
为了提升阿里内部的邮件投送效率,ET实行室一个团队研发出了“小G”机器人,并在2016年投入使用。这些机器人从阿里园区内的小邮局出发,可以将一些重要信件直接送至不同的办公楼,率先开始了无人配送技术的应用尝试。
▲ET实行室研发的“小G”机器人
正如前文所言,小G属于一台机器人(包括外观也是)而非配送小车,因此行驶的适应性较窄,比如其难以顺畅驶过园区内的减速带,多在没有减速带的地区使用。
在小G之后,ET实行室又开发了G系列产品,转而采用了“配送车”的架构,行驶的适应性更强。
▲ET实行室研发的无人车
2018年初,依托菜鸟的物流渠道,G系列的小车开始在一些大学校园内进行测试。待测试差不多之后,于当年开始上岗送货。
菜鸟铺设了一个全国性的物流网络,在一些大学内设有名为菜鸟驿站的集散中心。工作人员将快递放在配送车内,然后车辆自行开至宿舍楼等目的地。与此同时,菜鸟的后台也会给收件人发送信息,提示其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扫描车身的二维码打开舱门取件。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在前阿里YunOS事业群总经理张春晖加入ET实行室担任主任职务后,制定了集中力量发展无人配送以及无人卡车的思路,其他技术被放在相对边缘位置。
就在菜鸟这边越来越聚焦无人配送的同时,2018年左右阿里达摩院也建立了自动驾驶实行室,也开始涉足自动驾驶领域。
达摩院自动驾驶实行室一开始是基于量产的乘用车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与菜鸟的ET实行室的低速无人车不太一样。
为了协调两支研发力量,2018年底阿里内部达成了“达摩院关注技术,ET实行室关注产品应用”发展思路。
彼时,两支阿里系自动驾驶团队,依然在各自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2019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自动驾驶产业几乎已经站到了量产前夜。Waymo无人出租车服务在美国部分地区开始试商用,国内广州、长沙等地也迅速跟进;京东、美团等互联网企业,也在部分园区开始进行无人配送的测试运营…
也许正是看到了这种行业发展的大势,阿里开始整合内部两支自动驾驶研发力量,实现加速发展。
2019年9月,ET实行室几十人的算法团队转而给达摩院自动驾驶实行室负责人王刚报告。年底,时任ET实行室主任的张春晖调至斑马网络出任联席CEO,ET实行室由黄佑勇负责。
到2020年4月份,ET实行室剩余的团队成员也全部划入达摩院自动驾驶实行室,合并完成。黄佑勇也调至斑马,出任COO与张春晖搭班子。
达摩院自动驾驶实行室本来有一百多人,加上ET实行室过来的一百多人,整体规模达到了300多人,其中大部分在杭州办公,北京也设有一个小型研发中心。
结语:阿里聚焦无人货运方向
从自动驾驶团队的发展历程来看,阿里在自动驾驶领域也进行了不同的探索。现在其研发力量已经同一在阿里达摩院之下,同时研发方向也明白在了无人配送方向。这里既包括面向园区场景的低速无人配送车,也包括面向城市配送场景的无人驾驶中小型卡车。
王刚告诉车东西,阿里的计谋是从封闭场景积累数据,泛化技术,进而将场景扩展到城市道路。在更远的未来,还能进一步将自动驾驶技术从城市扩展到干线物流。
但总而言之,阿里短期内肯定都会聚焦在无人货运方向,并且越走越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