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日裔美籍美国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 Klaus Hasselmann)和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 )荣膺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诺贝尔奖,代表着所在领域的最高科研水平。在2001年以前,日本的诺贝尔获得者只有9位。为了改变现状,日本定下了在50年之内,拿下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进入21世纪,日本共有19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几乎平均每年一位,获奖人数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科研技术和国家实力是分不开的,但诺贝尔奖也有鄙视链,俄罗斯、日本的诺贝尔奖实力就长期被低估。1901年,日本就具备了摘诺的实力,可那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单独颁给德国医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独独忽略了一同开发血清疗法、主导抗毒素研究的日本人北里。
直到1949年,汤川秀树因核力理论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鼓舞了日本国民的自信心。截止发稿日,日本累计共有27位诺贝尔奖得主(不包罗日裔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物理学奖11人、化学奖8人、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文学奖2人、和平奖1人(按获奖者本科毕业时的学校,其中东京大学11人、京都大学11人、名古屋大学5人)。
日本频繁拿奖,花式解读
有人说,日本科研人员经得起社会诱惑,耐得住科研寂寥,数十年如一日地待在实验室,踏踏实实研究好一个课题。
有人说,日本人重视学前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对大自然和四周的一切保持好奇心,很多新颖的想法从小与众不同。
有专家说,日本科学家受尊重、工资待遇好。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以科研带动教学,而不是教学型学校,这是日本频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重要原因。在日本,高校老师不会因为一段时间内出科研成果而担心丢饭碗。在研究过程中,也很少受政府和社会的诸如考核、评价等干扰,可以长期潜心研究。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约为1122万日元(约合90万元人民币),大大超过了国家公务员的663万日元。根据日本权威的“日本社会阶层与社会移动”1995年调查结果,在日本187种职业中,大学教师的职业威望的得分为83.5,仅次于并列第一的法官、律师的87.3分,远远高于大企业高级管理的73.3分、高级公务员的70.5 分以及演员的58.2分等。
不受外界的干扰,富足的科研经费和开放的科研环境,为专注于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样平常来说,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都要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漫长过程,像美国、前苏联和欧洲的发达国家,都是从怎样走向科技强国的。”日本曾是科技后发国家,为了尽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高等教育照搬德国模式;科学研究方面,日本的策略是:从开发研究着手,再向应用研究溯源,最后再深入到基础研究。
科教兴国
诺贝尔奖的颁奖原则,是要保证获奖成就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一定延迟性和滞后性。所以,现在日本诺奖井喷,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腾飞,在教育科研等领域,经费大量投入的结果。
上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振兴科学技术的综合基本政策”,将国民收入的2%用于科学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简称JSPS)创办于1932年,隶属于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通过项目资助的方式向科研机构和人员注入财政支持。到1975年,日本的研发经费总额占国民收入的2.11%,明显高于美、德、法等国。
1995 年,日本国会通过《科学技术基本法》,明白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口号,并将其作为基本国策。
1996年,日本内阁依据上述基本法制定了一个为期五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2001年,又推出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白提出日本在21世纪前50 年里获得30 个诺贝尔奖的目标。这份计划提出了几个重点方向:基础研究、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新领域的跨学科融合。与此相配套,在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公共研究平台建设、产学研联合等方面都提出了改革方向。
大师是“培养”的,还是“放养”出来的
2002年,一位日本工程师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叫“田中耕一”。
从日本文部省到各大传媒都在拼命寻找,翻遍数据库也没找到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的信息。谁都没想到,田中耕一仅仅是,日本京都市一家叫“岛津制作所”企业,一位普通的电气工程师。在获奖前,他几乎没发表过什么论文。仅有的几篇也只是发表在不是很重要的会议和杂志上。
田中耕一不是什么专业的教授,也不是硕士、博士,只是东北大学电气工学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因为面试索尼公司失败,后选择在京都市岛津制作所工作。性格腼腆的田中一门心思地扑在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上,从不参加升职考试,也不热衷于人事关系。
人到中年,田中却从电气转到化学领域,偶然的机会研究出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17年后拿下了诺奖(田中耕一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分析仪器,连同分析方法一同申请了专利。公司当时嘉奖给他六千日元,后来这些产品为公司创造了超过1亿人民币的利润)。
只有大学本科学历,上学时还因德语成绩不及格而留级的,四十三岁的无名气工程师,居然拿下了诺贝尔奖。田中的上司和同事有点想不开:岂非以后要叫他(田中)先生了吗? (注:先生这个汉字词组,在日本只用于令人尊敬的职业,如教师、 医生、当选的国会议员)。员工拿下诺贝尔奖当然是大好事,活金字招牌让岛津制作所老板喜出望外,专程从出差地赶回国赠送给田中数百万日元的嘉奖金,还要宣布要将他从主任职位提升到“役员”(董事级)。田中耕一拒绝了,要不起。
外界都以为田中耕一得奖后,会在日本各地做巡回演讲,搞讲座,做代言,蹭热度挣点快钱。田中耕一却留下“leave me alone(让我一个人静静)”,就继续回实验室了。已经是公司首席研究师的田中耕一,还是整天泡在实验室里,使他着迷于实验的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兴趣”。田中耕一又用了15年时间来研究“利用血液检测阿尔茨海默症”,结果又成功了,将血液检测预测能力提前了30年,这一研究将大大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对于医学界的贡献极大。
盛世下的隐忧
日本文化中,有一种勇于创新,极致认真,实事求是,耐得住寂寥,确定一个目标就执行到底的匠人精神。但这需要社会宽容,允许试错,提供丰富的资源。
可随着泡沫经济幻灭,日本经济增长陷入长期停滞,政府研发投入增长乏力,企业也没兴趣等着出成果。自安倍执政后,一门心思搞“安倍经济学”,更是大幅压缩科研投入。2012年开始,科研预算经费削减了5%以上。并且近10年,大学的预算每年减少1%。越是压缩经费,就越不能自由选择课题研究。
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日本,本来年轻人就少,留给年轻人专心做学术的岗位更是凤毛麟角。从日本大学教师的年龄来看,在1986年时,25—39岁的教师占比有40%,而到了2016年却下滑到只剩23.3%。日本国家电视台NHK也公布了一项数据,对比了日、美、德、韩四国每100万人的博士人数,日本排名倒数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