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有一个50多岁的农村老妇,捡回两名弃婴,含辛茹苦25年,把两人都培养成了研究生。
这个令人敬佩的农村妇女,名叫李立兰,出生于1942年,一直在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皂角行政村生活。
她的家庭,其实相当穷苦。她原本有一个儿子,因为疾病的缘故,自幼瘫痪在床,时常需要照顾。李立兰的儿媳,有轻微的智障,没有办法独自生活。
李立兰害怕自己撒手西去后,家中的儿子和儿媳,将来没有人照顾,于是产生了抱养小孩的打算。
说来也巧,1996年冬天的一个风雪之夜,李立兰外出办事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嚎啕大哭的男婴。
他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明显是被冻了许久。李立兰守在原地到处呼喊,想找到这名男婴的亲生父母,结果始终没有人来认领。
李立兰知道,这个孩子是被人遗弃的,如果一直在冰天雪地中期待的话,孩子的情况,肯定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善良的李立兰,非常心疼地把孩子抱回家里悉心照顾。她本以为,儿子和儿媳会愿意接纳这名可怜的男孩。
结果儿媳却反对说,我身材不好,不能干重活儿,家里这么穷,照顾一个男孩子,负担太大了,你还是送给别人吧。儿子也觉得,家里条件特别艰难,不方便照顾孩子,希望母亲能把弃婴送回去。
李立兰一听这话,有些不太高兴地反对说:捡来的孩子,咋还能送回去。外面天寒地冻的,真要把孩子扔到路上,没人管的话,那还不得冻死啊。
李立兰打定主意,既然儿子和儿媳不愿意养,她就自己独自照顾。随后,李立兰为弃婴取名“胡路路”,意思是说,这是在路边捡到的孩子。
过了一段时间,李立兰又一次外出,路过万元村裴桥岗时,隐隐约约又听到了小孩的哭声。刚开始时,李立兰还觉得是错觉,走过去一看,草丛中果然横卧着一个襁褓,里面有一个女婴,看起来仅仅几个月大小。
李玉兰知道这可能是一个弃婴,她又在原地守了许久,希望孩子的亲生父母来认领,结果等了许久,还是没有人前来。
于是,她无奈地把女婴抱回了家。儿子和儿媳有过之前的履历,知道李立兰不愿意遗弃孩子,只能答应收养。随后,这名女婴被取名为“胡巧莲”,正式成为了家中的一员。
在收养两个孩子之前,李立兰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又要照顾有些智障的儿媳。
两个孩子的到来,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但是她没有后悔过自己之前的选择。
为了照顾一家老小,李立兰整天忙碌,一会儿都不舍得休息。在李立兰的照顾下,两个被捡来的孩子健康成长。
很快,两个小孩就到了上学的年龄,李玉兰省吃俭用,拿着家里仅有的积蓄,把两个小孩,送进了学校读书。
两个孩子也知道,家里条件非常难,尽可能不跟奶奶开口要钱,只有购买学习资料,或是学习用品时,才会勉强开口。每到这时,李立兰都会格外“大方”,会给他们足够的钱,尽可能不耽误孩子的学习。
两个孩子上了中学之后,因为需要长身材,饭量逐渐增加,李立兰为了让两个孩子健康成长,总是想着法儿地给他们“兄妹”做一些比较好吃的饭菜。
她自己总是端着饭碗,躲到一旁“吃糠咽菜”。可以这么说,李立兰几乎是倾尽齐备,照顾两个孩子。
将心比心,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令人感动。懂事的胡路路,很早以前就知道,奶奶过得很不容易,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偷偷留下一点儿肉菜给奶奶吃。
李立兰每次摒挡碗筷,发现肉菜时,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难熬。
为了让两个孩子的生活条件更好一些,李立兰除了耕种家里的几亩农田之外,还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捡垃圾,靠卖废品赚一些辛苦钱。
如果捡的垃圾比较多,能够赚到“大钱”的话,李立兰会非常慷慨地买点肉,给两个孩子多准备一点荤菜。
两兄妹都特别懂事,每次看到饭桌上有肉菜,都是“你推我让”,谁也不舍得多吃一口。
孩子们的懂事和体谅,让李立兰特别感动,她每次都是躲在一旁偷偷哭泣。
总的来说,李立兰一家人的生活不算富裕,但是他们却特别幸福,每一个人都知道体谅家中其他成员,不舍得浪费一点钱。
两个孩子很清楚,李立兰如此努力,是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所以他们上学时,都特别认真。每次有问题,都会及时向老师请教,不愿意浪费任何资源。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兄妹二人的能力不断提拔,每次考试都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后来,身为哥哥的胡路路,以600多分的优秀成绩,获得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妹妹胡巧莲,则是获得了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有人感慨说,胡路路和胡巧莲“兄妹”,就像是两颗被人随意丢在岩缝中的种子,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履历了无数风吹雨打,但是他们最后却靠着顽强的毅力茁壮成长,而且还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
因为学习成绩优异的缘故,胡路路和胡巧莲陆续获得了学校和社会爱心组织授予的奖学金,一家人不需要为学习费用发愁。这对他们来说,算是一个值得欣喜的功德。
李立兰的感人事迹传出后,让无数人唏嘘落泪,大家都对她特别敬佩,也愿意给她提供一些帮助,希望帮她们减轻一些负担。
胡路路的性格比较内向,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牢牢记着奶奶的付出,希望尽早回报奶奶的恩情。
在一次采访中,胡路路毫不犹豫地承诺说,奶奶给了我第2次生命,将来我肯定会为她养老,会替她回报社会。
妹妹胡巧莲的想法也是如此,兄妹二人若是能一直初心不改,努力奋斗的话,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