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小书虫妈妈
带着孩子在楼下公园玩,和几个妈妈聊天,发现她们都特殊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问得最多的就是:“你家宝宝多高了?”
当了妈妈后,我也一样,每天看着自己的宝宝,总觉得没什么大变化,再对比别人家的孩子,更觉得自己家的宝宝长得慢、长得矮。
可能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吧,盼望孩子长得更高一点。那我们就来聊聊孩子的身高到底多少才算达标,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宝宝的个头再往上窜一窜?
宝宝身高多高才算达标?
当父母的,谁不盼望孩子长得高高的,健健康康的,可身边总有比自家孩子长得更高,这一对比吧,就让自家孩子显得更矮了。
其实,每个孩子的生长趋势都是不一样的。家长们想要知道宝宝身高是否达标,可以对照下面由卫生部制定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见附图。
7岁以下男孩身高(长)标准值(CM)
7岁以下女孩身高(长)标准值(CM)
温馨提示:只要孩子的身高是在-2SD和+2SD之间,就都是正常的。如果身高小于-2SD,说明孩子身材矮小;如果身高大于+2SD,说明孩子的个子比大多数同龄人高。
举个例子:一岁的女宝宝身高是76CM,说明她处于中位数与+1SD之间,是正常范围。
宝宝的身高受什么因素影响?
宝宝长得高不高,与这些因素:遗传、营养、运动、睡眠息息相关。根据资料显示,如果父母都是高个子或偏矮小,孩子也可能是高个子或偏矮小。
民以食为天,孩子也不例外,不管身高或体重都和日常饮食有关系。婴幼儿生长迟缓大多数跟营养有关,家长的喂养不当会造成孩子生长迟缓,而营养过剩则会导致孩子肥胖。
孩子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因为生长激素白天分泌量很少,大部分是在入睡后分泌,充足的睡眠对于长高很有帮助。
家长做好3点生活细节,宝宝长更高
俗话说:“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孩子的身高,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个子再窜一窜,冲破遗传身高。想要宝宝长得更高,需要怎么做呢?家长们要做好这3点生活细节,来帮助孩子长高。
(1)保证宝宝营养均衡
婴幼儿出生后,坚持母乳喂养到6个月,6个月开始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渐增加食物的多样性,多样化的辅食以确保满足营养需求。
纯母乳喂养宝宝,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可能会造成宝宝维生素D摄入不足。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每天给宝宝补充400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2)合理的运动
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平衡全身的钙、磷代谢,加速矿物质在骨质内沉积,同时,也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孩子生长。
那么,差别年龄的孩子,做哪些运动有助长高呢?我整理了学龄前儿童的运动推荐和注意事项,家长们可以根据宝宝差别月龄安排起来哦。
【婴儿期】
- 1-4个月的宝宝,可以多练习多趴,逐日多次,每次2~3分钟,后期再逐渐延长时间。
- 4~6个月的宝宝,在安全情况下,用小铃铛、小玩具等,逗引宝宝翻身。
- 6~8个月的宝宝,可以在安全情况下,帮助宝宝练习拉坐、靠坐、独坐。
- 7~9个月的宝宝,可以利用柔软、安全且色彩鲜艳的玩具吸引宝宝练习爬行。
- 9~10个月的宝宝,可以将宝宝放在大而安全的地方,扶着东西站起来。
- 10~18个月的宝宝,可以鼓励宝宝开始行走练习。
【幼儿期】
1~3岁的宝宝,每天至少花180分钟参加各种强度的体力活动,包括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保证宝宝运动之后,精神状态精良,不要太累。
中等强度运动:快步走、上下楼梯、舞蹈、游泳、拍球、打球等。
高强度运动:跑步、跳跃、爬楼梯、穿越物体、骑轮式玩具、跳绳等。
【学龄前】
每天至少花3小时举行各种强度的体育活动,其中至少1小时是中等强度到高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比较推荐的运动是:游泳、体操、足球、篮球、羽毛球、跳绳、跑步等。
带孩子做运动时,需要注意这些事项:运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运动;避免空腹运动;饭后1小时举行运动;运动中和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3)保证充足的睡眠
精良、充足的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间:新生儿每天20小时;2~5个月的婴儿每天17~18个小时;6~12个月的婴儿每天14~15小时;1~3岁的孩子每天10~12小时;7岁以上的孩子每天9~10小时。
儿童时期,生长激素分泌呈现夜多昼少的规律,大部分是在入睡后分泌的。一般在入睡后1小时左右达到高峰,而晚上1点到凌晨5点之间分泌的生长激素差不多是白天的3倍。
因此,为了宝宝健康生长发育,父母应给孩子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晚上9点前睡觉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相信爸爸妈妈们都做好了以上这些生活细节,宝宝在长高高的同时还长很多肉肉哦。
小书虫妈妈,育婴师,二胎妈妈,与您分享育儿小知识、喂养知识、读书心得,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给小书虫妈妈点赞并且分享给身边更多需要的人,谢谢支持。(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必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