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miki粥
精锐教育爆雷了。
昨夜消息报道称,这个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大型高端多元化教育集团,由哈佛北大精英创立的教辅机构,在双减政策后的两个月,以运营压力不堪重负为由,宣告暂停营业,把公司的饮水机都撤了。
不爆雷,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高端机构到底有多高端:
花300万报班的家长不配蔑视37万买课程包的家长,因为听说,退费最多的一个家长付了1000万囤课,要退的钱都有300多万。
教辅机构,神仙家长,真正是藏龙卧虎。
01
很多人都爱囤课程包。
客岁迪士尼英语倒闭,炸出了家长群里一堆隐形富豪。我就发现了——
在机构存个2、3万的那属于报班贫困户,存个5万你也就才算个报班普通户,十万以内的年教育消费水平,在鸡娃妈妈圈里,也就是算底子款的起步配置。
毕竟英语一万多、思维一万多、芭蕾一万多、钢琴一万多(还不带买乐器,三年级可以卖掉)…一年花2个香奈儿的钱买回几个娃的课程包,太稀松平常了。
报班这件事,完全暴露了中年妇女真实而强大的购买力。别看她们平时背着帆布袋、买着打折菜,这报班一出手就是几百个课时起…
前两天,迪士尼英语宣告倒闭,鸡娃群里还有妈妈问我,英语报的什么班,想了解一下。我翻出了一个校长助理的微信名片给她,让她本身咨询一下。
过了一会,她cue我说,老师的口音和课堂互动还不错已安排试听,但感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只按学期收费,问我:“就没大的课时包吗?”
看,这届老母亲被教育的多优秀,都接受不了华丽丽的课程包以外,那些简单浅薄落后的交学费形式了。
要说,她们个个也是身经百战、精明强干,知道囤卡有风险,消费需谨慎,还曾经在和美容院、健身房、儿童游乐中心的切磋中,得到过很多昂贵的经验。
但架不住知识的气力和深扣头,以及课程顾问的催命连环call,“反正总是要学的”就前赴后继地加入到了囤课程包的土豪家长的行列。
而且,囤课程包都开始内卷了。
有人说本身乐高刚交了4年学费,另外一个就接茬说本身报了五年,XX培优刚存了2万多。
不仅数量卷,品类也卷。
原来报班主要集中在主课语数外,如今双减一下,家长们茫然了,于是开始遍地撒网,芭蕾钢琴游泳高尔夫买了一个遍,充分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教育理念。
品类虽多,数量也不含糊,至少80个课时起,囤两年的芭蕾和钢琴陪练才觉得本身实现了素鸡的温饱…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路?
为此,我采访了家长群里囤课量最大的妈妈。
02
简单说一下这个妈妈有多厉害。别人囤课三位数,她未消课程数量四位数。
注意,是未消的课程数量,四位数,1200节。
双减之后,机构爆雷,纷纷逃票,她的心态一直很稳定很好,她说,这是因为之前线下就至少被卷走过4万多,也算是有了心理建设。
我问她,购买课程超级大包,是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她说,无它,就是靠“积累”。
其实,她刚开始报的时候可能是报了360个课时(这在她看来已经算理性消费了…)。
但这是在试课效果不理想,只是纯粹喜欢一对一聊天学英文的形式,加上顾问追得紧,不当天报名连觉都不让睡了,于是就报了。
大概上了不到一个月,她又续了540。
她说本身消费很冲动,觉得好我就可以买。
我是8月份开始报名的,到双11的时候,我觉得手里如果没有1000节库存,都会感觉没有安全感,所以后面好像又续了个1000+。
儿子学习效果不错,也很积极。大概用了不到1000节,就把他所有小朋友能学的课程全部都学完了。
还剩了1400,但是已经无课能上。
所以双减之前就一年多没课上了,除了老母亲自鸡,还断断续续上了200多节,其他的就送亲朋好友,谁爱上谁上。然后就是双减政策下来,全网清理外教+在线教育动荡,退费无门卖也卖不掉。
我问,买那么多课程能便宜多少啊?
她说,误会。
并不是续得多课程就便宜,但架不住课程老师天天说你上课的效果好,后面还需要多少节,所以没考虑本身能用多少…
而且,本身属于囤课前会研究清楚的精明人,囤完就忘了,一直续课,最后越续越有点贵。
我突然有点庆幸,虽然这不太礼貌。
庆幸家里的战友不管小孩学习的事儿,不然以他买白T恤怕停产,一次下单10件的消费习性来看,这报班只要出手,也是一个月烧一只香奈儿的水平…
03
消费有惯性,一旦推动过经济发展,就会停不下手的买买买。
自从没课上之后,这位群友又给小孩报了好多其他的线上的线下的1对1,基本上,每个课时费都不便宜,暑假学英语又花了4万多。
我问她,这1000多节课5万块钱爆雷之后,怎么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花4万块买一个暑假课程呢?
她说,首先是时间短啊。
上了一个托福预备级的集训课,花了一万几,十几天就上完,然后剩下的一对一花了2万多,一小时800块,现在上到还剩下十来节(换算一下8000多)。
虽然课程并不快意。1对1的老师真的没有大班课的老师水平好,但也不愿意让小孩上大班课,因为这一个班里的同学的水平相差很大,浪费时间。
其次是,本身这属于风俗性踩雷。
她说,自是属于不能有余额的,人有余额我就会想方想法给他花了,看见别人卖什么我都想买。所有的类别,只要有会员有卡都逃不出一个投入溢出。
连客岁线下皇家少儿英语(征集维权线索)跑路都中招,卷走了一个四万多。
囤得起课包的都是赢利小能手,但是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掌心,赢利高手最后还是逃不出机构背后-真-打-工-人-的命中注定。
至于经历了双减和爆雷之后,本身也没太多心路历程。只觉得养娃路上本来就很费钱,还有这么多坑爹的机构。
当时花钱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花的多了就便宜或者是怎么样,你只是觉得它好,你就想买单。因为肯定还是要学。不可能因为踩了雷,以后你就不学了,这个时间成本其实是最高的。
能让我主动去退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这个课不行。
你可以骗我的钱,但你不可以浪费我的时间。
霸气。
04
大额教育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希望钱生钱,几十万投入属于投资,在保本之余,孩子还能参加六年免费培训的。
谁都知道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给机构20多万的家长,以为孩子可以免费上6年的课,最后还能收回9成的钱,这不算是教育消费,只是P2P的教育版玩法;
还有一种跟这位家长一样,每年给小孩报班掏出十几万,都抱着同样的想法:
花钱总比花时间强。
然后,连续踩雷进陷阱。虽然有钱但很无辜,因为不愿意为今天打碎的盘子过度伤感,很少会举起维权的旗帜。但凭什么不去维权呢?精锐教育爆雷,只是一个不负责的开始。
双减政策是对教育培训行业影响很大。但常理来说,一个规模大的教育机构,现金流应该是很好的。当年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说公司账上趴着几个亿,就是随时准备给家长退费。
所以就算现在课程量锐减,正常运营的公司,也能通过开源节省撑个一年半载,至少把家长的课程包消耗消耗,也算是对学生们尽了心,做了努力。
但实际情况却是,明明已经把钱花光,第二天破产了,前一天还在让顾问催家长续报课程包…不讲武德。
像老罗教育培训出身,扛着六个亿的欠款还真还呢,精锐这个高端且贵的机构,不到三个月就破产倒闭,其变脸的水平之高,都快追上贾跃亭了。
老板一会抑郁一会愉快地开会缓解抑郁,还闹出了自尽的听说(已辟谣)。今天有自称一线老师的网友爆料说,这都没耽误了给区域高管火速退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来哈佛北大读的书,确实可以让一个人精明,却并不能让一个人比没读过大学的人更有道德。
一心扑在教育上的心呢?看来也没有说的那么认真啊。当年他的校友,欠着16个亿用户押金的小黄车戴威,最喜欢谈也是创业理想…
理想远大,就能地上打个滚,站起来拍拍屁股不退钱了?
真的不要想不开,请好好活着。成年人,心理素质要过硬。毕竟当年靠着教育情怀和强营销能力,卖得出一单1000万的课…还剩300万没上呢。
扛下责任,直面人生,该解决问题就解决问题,就算是做教育后悔,那也需要解决完所有问题后,再回头感慨人生。
没准,还有机会涅槃重生。
感谢群里的朋友分享了本身的囤课故事希望大家报班理性消费,捂好本身的钱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