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老师站在课堂上为孩子们讲解古诗的意境,讲台下却有许多孩子并不能感同身受。
什么是丛林?什么是青苔?大自然中有哪些天然形成的景致,有哪些身边不常见的小动物,这些知识点如今的孩子似乎越来越不懂了。他们住在繁华都市中,畅玩在游乐园里,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
孩子的“大自然缺失症”正在蔓延,家长别不在意
作家Richard Louv在他的《丛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一书中,曾提到过“大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形貌了现代孩子们的状况。
如今孩子似乎见识越来越广,从小就精通使用各种电子产品,享受着城市生存的便利,校园也变得越来越高级。看上去生存在变好了,不再吃苦受累,烦恼却在同步增加。
孩子的成长中,各种条件在变好、增加,但与自然的联系普遍缺乏,生存在农村的孩子尚好,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尤为缺乏大自然因素。
大自然缺失症和感冒咳嗽等生病情况不同,更多是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包罗孩子的抑郁、压力大、以及常见的统感失调都与此有一定关联。
关于“大自然缺失症”家长别不以为然,日常生存中若能自然因素加进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中,将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让孩子“与自然同行”,自然教育不容忽视
蒙特梭利博士曾提出,大自然是24小时开放的教室。
一句简单的话,足以看出大自然的广阔和包容性,以及大自然对于人们,对于教育孩子时的重要意义。最近COP15这一次频繁刷屏,让孩子的自然教育再次被重视起来。
怎样用自然教育孩子,孩子该怎样做,又能从中收获什么,成为家长关心的话题。
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生存在城市中也并没有错,孩子和家长都值得享受更好的生存,但自然教育不容忽视,这是孩子素质和教养的体现之一,也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让孩子阔别“大自然缺失症”,家长牢记以下关键点
大自然缺失症不是可骇的“病”,而是孩子缺乏体验和感受。近些年的教育中频繁提到让孩子学会吃苦、锻炼抗挫能力等,与自然教都有些联系。
但多数家长容易用错方法,想用自然教育让孩子阔别“大自然缺失症”,家长牢记以下几点。
★ 农村可以感受自然,但体验过程和收获更重要
一提到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就有人拿吃苦和享福做比较,如同之前《变形记》的做法一样,想用孩子去农村体验的方式起到教育作用,却走错了方向。
无论是农村照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在农村都不是以吃苦为目的,而是体验劳动——收获的厦悦,自己又熟悉了哪些植物、庄稼,以及哪些关于自然的知识。
孩子只有在这种自然教育下,才能体会到在自然中的快乐,和自然的意义,而不是反感出体力。
★ 打仗更多的自然因素,让孩子与自然同行
让孩子打仗自然,家长除了带孩子体验农村,还有各种旅游景点可以选择,高楼大厦中也藏着大自然的印记。
越小的孩子好奇心越强,家长平时带娃走在放学的路上,路边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观察对象。
观察清晨和傍晚有什么差别,记录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难得的休息日别让孩子闷在家学习、看书太久,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去家边的公园走一走,都是很好的方式。
当孩子见了大自然中更多景致,增加户外的活动,就不会觉得生存无聊枯燥,抑郁和压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不再沉溺于电子产品的虚幻世界,因为现实世界的大自然更美。
【本日话题】大家关心过孩子的“大自然缺失症”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