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益莹
近日,《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迎来较大修改:增加夫妻双方育儿假和为因生育影响就业的妇女提供就业服务等。
消息一出,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有人称“赶上了好时间,可以享受福利政策了”。
也有人担心“政策从颁布到落地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还有女性表示“女性在生育问题上需要付出个人牺牲和职业前景牺牲,生不起。”
生孩子会弱化女性的职场竞争力吗?我省保障生育政策的出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当局、企业、家庭三方如何才能切实可行的保障女性权益,让女性敢生娃,生得起娃?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采访社会各界人士,为您带来解答。
生孩子会弱化女性的职场竞争力吗?
二胎妈妈娜娜是互联网从业者,经历过两次生育,她这样形容本身的感受:“职场中高层女性不敢怀孕,一旦怀孕,就会被变相降职。等你再回归的时间,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
娜娜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多次跳槽。现在在生完二胎三年之后,她重新在一家公司立足了脚跟,做到了中层位置。
拥有一儿一女的她是朋友眼中的人生赢家,但在这背后她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
“平常除了忙工作,还要兼顾孩子的教育问题,精力的确会有所分散,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娜娜坦言。
娜娜的故事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职场女性面对的现实问题:女性一旦怀孕,就会因为身体原因会在工作量完成方面与未孕之前有所差距。而在生产之后,养育孩子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除非家庭足够富裕能长期聘请保姆或育儿师之类的专业人员,或者是双方老人能承担足够多的养育事宜,否则父亲或母亲至少有一个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在孩子身上。而就现实来看,这个工作大部分是由母亲承担的。
女性在照顾家庭和孩子身上耗费了时间精力,在投入到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必然减少,其效果就是容易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而这种现象在孩子三岁前更为明显。
BOSS直聘曾发布《2020职场女性生存状况观察》,数据显示:85%已育妈妈晋升受到严肃影响,三成女性曾隐瞒怀孕事实,35%的上司一得知下属怀孕即开始招聘接替人选。
可以看出,生孩子照旧拼事业,似乎变成了让女性两难的单选题。
面对女员工生产问题,企业老板是这样看的
企业又是如何看待女性员工的生育问题呢?
雪绒花月子会所总司理张红以为,女性员工在经历怀孕、生产、育儿一系列的过程中,企业出于对员工保护的思量,会主动关照她们,不把繁重的工作交给她们。
“我们欢迎生产后的女性回归岗位。当过妈妈之后她们会更有同理心,能够更好更细致地服务客户。”张红说。
对于女性员工生产期休假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张红表示,发展中企业面对的问题会小一些,因为储备的人才队伍比较庞大,可以随时顶上。
“但对于成熟的企业来说,岗位是定位定编的。员工回归可能会面对被取代的尴尬局面。”张红说。
而这一问题在女性员工集中的托育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河南艾尚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韵静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因为在她的企业里,女员工的数量高达92%以上。
任韵静说:“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我们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普通员工的轮岗工作制,员工定期会进行相近岗位的轮岗,这样可以保证有人可以随时顶上。二是中高层人员实验AB角色法。A在岗,由A利用工作权限。如果A不在,会由同级别的B代替A利用工作权限。”
而一位不肯具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生育政策偏向于给女性福利,但是企业却负担不起。
“明年可能会暂缓对女性员工的招聘,这不是我所想的。但是公司本来利润就薄,实在是负担不起人员的流失。”上述负责人表示。
保障生育政策的出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面对人口压力和现实的社会压力,我省保障生育政策的出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解决多方问题呢?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潘艳艳以为,我省修订新的计划生育条例,这些政策黑白常利好的。但是生育政策是否能达到预期,关键照旧看落实情况。
“例如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产假的延长加上新增育儿假,企业能否能够承担女性休假带来的人力成本,是否会导致育龄女性进入职场的门槛更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也亟待解决。”潘艳艳说。
任韵静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生育政策的落地,需要社会多方的努力。许多家庭面对的是生育成本和教育成本,因此提高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和了解显得尤为紧张。”
她表示,我国在今年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国家层面给出方法,帮助父母解决教育问题。“希望当局部门可以加强对此类政策的宣讲,走进家庭、企业、社区,让更多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志浩表示,生育与养育是划一紧张事情,增加夫妻育儿假等政策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鼓励生育的配套支持步伐。
“但生育意愿问题涉及面广,诸如住房、教育、就业等经济政策都将影响家庭生育抉择,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步伐。”赵志浩说。
当局、企业、家庭如何切实可行地保障女性敢生娃,生得起娃?
生育对于家庭来讲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而女性作为主要“责任人”,面对的压力显而易见。社会各方应该如何共同努力,给女性底气,让她们敢生娃,生得起娃?
潘艳艳以为,社会需要一套围绕着降低家庭生育成本的方案。
“当局层面,需加大对托幼服务的财政投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托幼服务共建模式。在产假、育儿假上有两种可以调解的方向:一是让男女假期差别减小,增加男性产假,夫妻轮换休假,提拔社会效率。二是在提拔女性假期的同时,给与女性就业支持,如专门给予产后女性就业机会、给与技能培训等。”她说。
企业层面,对于可以落实女性育儿假、延长产假的企业给予一定水平的补偿激励。除了在当局财税激励之外,要争取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可以探索增加单身税、社会抚养费参加生育基金等步伐。
家庭方面,鼓励男性在照顾家庭、育儿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给予女性更多的爱和精神关怀,减轻女性的生育负担和生育顾虑。
赵志浩表示,当局应在婴幼儿托管、儿童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还应为高龄孕妇健康和新生儿健康提供政策服务上的支持,减少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
任韵静则呼吁当局和社会关注普惠制托育政策的落地和实验。“普惠制托育园区是基于社区的便捷性托育机构,可以帮助家庭解决教育成本和托育等实际问题。希望郑州市可以出台配套的地方性政策,让这项服务可以造福更多人。”
(河南商报编辑 施尚景 见习编辑 苗亚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