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9|回复: 1

985博士妈妈辅导作业被气哭?这4个方法,专治不开窍的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3 10:03:4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主创团·李核桃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江苏一个小女孩一边写作业一边难为情地抹泪。
旁边她的妈妈崩溃大哭:“我不想做她妈了……就几个字,她写了三个小时……”
旁边小女孩的爸爸则是一边录视频一边吐槽:她妈堂堂一个985博士研究生,居然被逼哭了!

是啊,在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哪怕你是985博士毕业,依然拿孩子没辙。
记得前段时间,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吐槽给自己女儿辅导作业的视频火了。
他说,自己和老婆好歹都算是“神童”,结果生个女儿是“学渣”,成绩在班级倒数不说,平常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经常愁得他睡不好觉。
对父母来说,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不是自己不够努力。
而是明明拼尽尽力,给了孩子最好的学习情况,却依旧养不出“开窍”的娃。

被孩子写作业逼疯的又何止博士和教授?
平凡父母的痛苦更无处释放。
就在前不久,苏州一位爸爸躺在马路中间,哭着闹着求警察叔叔拘留。

原因是他女儿算数不好,非说800-700=900,他气得不想回家。
家有学渣女儿,这年头的男人,不着家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看过一个辅导作业的视频,一个小学生造句:爸爸就像猪一样,上昼寝觉,下昼寝觉。
妈妈强压着怒火说:“哪有这样造句的?不可,重写。”
孩子不假思索地答:“把‘爸爸’改成‘妈妈’吗?”
妈妈“pia”地一声摔了笔……

这年头啊,真是当人爹妈都不容易。
遇到这样的倒霉孩子,有几个父母能忍得住不脱手?
不禁想起三年前两条爆笑全网的朋友圈微信:
一个诚送“赘婿”
我儿子有房有车保险有彩礼,会画画会游泳会音乐,过年去女方家也不要紧,只求亲家现在把我儿子接走并辅导作业,早点造福您闺女。

一个诚送“童养媳”
亲家您好,我女儿这些都有,将来还会送嫁妆且不要彩礼,赠房赠车还送酒席,只求您现在就把她接走辅导作业,谁家的媳妇谁养!

不得不说,这两条朋友圈的内容,完美诠释了各位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心情。
可是想想,三年前,上有老师的教诲,下有培训班老师的辅导,父母尚被逼得要“甩卖”儿女。
现在“双减”之后,没有各种课后辅导班的加持,父母肩上的担子岂不是更重了?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双减新政落地后的第一个新学期,作为家长你感受到了什么变化?
一条高赞回答说:“父母更焦急了,亲子矛盾更多了。”
因为大多数孩子本就不自觉,随着双减后作业更少、考试更少,他们有更多时间“偷懒”了。
而大多数家长因为没有渠道了解孩子的成绩,又怕孩子在将来的中考中吃亏,就给孩子主动增加“负担”,引起孩子的不满,于是亲子冲突加剧。

可是,毕竟双减只减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而中考分流的现状并没有改变。
这就意味着未来孩子想进优质的高中、考上好大学,更要拼父母。
教育部也明白指出:“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要考验父母的担当。”
以是,双减之后,面对着身上的重担,以及那些“不开窍”的孩子,不少父母无可制止地焦急到不能自拔。

樊登老师说: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最该使劲儿的地方是自己。通过对自己的改变,让孩子对爱有信心,这就是陪孩子成长的意义。”
实在,孩子未来优秀与否,不是看家长使出了多少蛮力,而是看方法是否得当。
身处“双减”大情况下,父母与其陷入焦急的情绪中,一味地鞭策孩子努力,不如重新调试自己,走好以下这4步。
既为缓解自己的焦急,改善亲子关系,也为培养出身心康健的孩子。
(一)控制情绪,是父母最大的修行
武汉有一位爸爸,看到儿子不好好写作业,顿时怒火中烧,一个拳头就挥了下去。
儿子本能地用手肘挡了一下,这才没被伤到。
爸爸的手掌却被这一下子弄得淤青红肿,被确诊为“拳击手骨折”。
大夫说,这种骨折通常是握拳后撞击硬物所致,常发生在容易冲动的人群中。

看到孩子不好好学习,多少父母难免暴跳如雷,失去理智。
殊不知顶着父母情绪压力的孩子反而越难会合注意力,越无心思学习。
聪明的父母懂得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性平和地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
江苏无锡一个女孩数学作业不会,妈妈用各种方式开导了几遍,她还是不懂。
妈妈虽然有些发急,但还是压着火气找了好几道同类的题,亲自计算给女儿看。
反复算了好几遍,女儿终于弄懂了。

为人子女最大的幸运,是有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父母。
被理智对待的孩子,才能恢复理性思索,开启聪明,努力去化解问题。
以是,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温和的家庭氛围,不随便冲孩子发火,是父母改变自己地第一步。
(二)摆正心态,无条件接纳孩子
网上看到过一个调查:为人父母,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的平庸吗?
高赞回答说:“太难接受了。可不接受也得接受,不然只会让自己和孩子更加痛苦。”
经济学家郝景芳算过一笔账:
清华北大每年本科录取6000人,研究生+博士一共录取13000人。再加点MBA什么的,每年差不多录取20000人。
假设这些人一部分出国,一部分去深圳、上海,只有一半留在北京,也就是10000人。
假设这10000人全部内部结婚,一年可以生5000个清北二代。
而清华北大每年在北京录取本科生数,只有500~600个。
假设其他孩子不到场竞争,只有清北二代竞争,也只有前10%才能再次考进清华北大。
也就是说,即使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清北一代,他们的娃也有90%考不上清北。
何况我们大多数平凡父母生养的平凡孩子呢?
接纳孩子的平凡,是每个父母都必须认命的一件事。
父母的终极使命不是必须培养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而是孩子即使平凡也能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习得,就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父母有多大水平上接纳孩子,孩子就能收获多大水平的幸福与平和。
(三)放下焦急,与孩子并肩作战
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对广大父母喊话:“你们用焦急养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
假如父母过于焦急,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心情,还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承受更大的压力,乃至可能患上各种心理疾病。
一味焦急改变不了任何问题,不如父母放下自己的焦急,与孩子并肩作战。
前一阵,浙江一对父母最近火上了热搜。
他们的女儿考了14分。
爸爸无奈一笑说:“顶得住,为她14分骄傲。”

妈妈也夸张地说:“鼓掌!我女儿拿到了全班倒数耶。”
女儿对妈妈的态度感到吃惊,反复确认“你确定不气愤吗?”
实在,父母并不是真的不在意孩子的成绩。
只是他们明白:考砸了,孩子比他们更难过。
与其一味焦急,过于在意孩子的分数,不如想想怎么带孩子面对眼前的挫折。
于是,他们决定逐步帮孩子梳理知识,妈妈还亲自把孩子的课本学了一遍。
“最重要的是,不管她怎么样了,妈妈和爸爸都是跟她站在一起的。”

香港中文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林思恩说:
“选择跟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还是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促进亲子关系、提拔孩子自信心的前提。”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将问题丢给孩子独自办理,更不会一味地指责孩子闹出问题。
而是跟孩子并肩协作,共同办理难题。
有家人风雨与共的孩子,才会不畏风雨,勇往直前迎接挑战。
(四)做成长型父母,用自身的能量去影响孩子
假如一个孩子出了问题,实在最需要教育、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只有父母成为好的模范,孩子才有了模仿的标杆,自发向父母看齐。
前不久,湖南益阳一位51岁大叔考入湖南工艺美院,和同班同砚的儿子一起上放学。
他小时候没考上高中,靠木工养家生活。这些年的打拼让他越来越觉得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就重新学习、做笔记,积极备考。

不得不说,模范的作用是巨大的。
儿子当初实在只上了一年大学便休学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再进校园。
是父亲让他找到了继续求学的动力,在父亲考上之后,他下定决心选择复学,平常遇到一些专业上的知识还向父亲讨教。

而父亲也从不得意,遇到电脑软件上的问题也会向儿子讨教。
不懂电脑的父亲非但没有遭到儿子的嘲笑,他的学习精力反而赢得儿子的崇敬。
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强行改变一个孩子。
而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成长去影响孩子的进步。
家长先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孩子才能成为更好的他们。

杨千嬅在电影《可爱的你》中说过:
教育不是做生意,也不是用蛮力,而是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

人是容易接受影响的动物。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把精力浪费在鞭策孩子进步上。
而是率先做给孩子看,以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带动孩子的追随。
惟其如此,才能制止亲子之间无谓的纷争、制止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应付孩子的逆反上。
好的教育,首先是好的亲子关系。
和风细雨式的影响,好过雷霆万钧式的蛮力。
作者简介:李核桃,社科图书编辑,正走在婚姻路上,探求着育儿密码。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通报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国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取、可操纵的方法和发起。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8 11:40:5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