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4-29 11:51:56|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栗子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原创首发
01
2022年4月22日,网传“一女童遭家人扒光衣服被殴打”的视频引爆网络。
只见女童浑身赤裸地站在门口,身上可见很多被打的伤痕,在撕心裂肺地哭叫着……
网上激起了愤怒的声讨声:孩子到底做了什么,你们家长竟然如许肆无忌惮地扒光孩子的衣服进行殴打?!
那女童的哭泣声,真的让人的心碎了一地……即使隔着屏幕,都会不寒而栗地颤抖!
根据福州平潭警方发布的情况通报:
经初查,打人者系该女童生母周某。
4月21日18时许,因孩子教育问题,周某情绪失控对其殴打。
区妇联、民政等部门已共同参与该变乱的处置工作。
现在,该女童情况稳固。
由于“孩子不听话”,家长通过殴打、威胁、引诱来驯服孩子,从而达到“听话”的目标。
这让我想起了,抖音上一个自称「坏叔叔」的人,通过录制恐吓视频而走红。
孩子爱买玩具、不吃饭、不睡觉、没规矩、不写作业等让家长觉得难以管教的问题,齐备都成为了这位凶神恶煞的「坏叔叔」抓走小孩的理由。
而有一件事情更令我们惊奇:
有一部分家长通过付费的形式,请「坏叔叔」拍摄相干的视频,来帮助管教自己的孩子。「坏叔叔」的视频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当父母把视频播放给孩子看,很多孩子被吓得只好乖乖「听话」。
方法省力又高效,这些家长很满意。
我们总希望把孩子教成学霸、文武双全、体贴大方的绅士或者淑女。
可通过暴力、恐吓给孩子制造恐惧,让孩子屈服顺从,本质上是驯兽,不是育人。
方法错了,使再大的劲都是错的。
02
当孩子出现问题:说谎、打斗、抽烟等,不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和感受,只揪着问题改正的家长,无异于粗暴的驯兽师。
任何不寻找根源、只解决外貌的教育方法都是错的。
习惯于被打的孩子,会形成不一样的应激反应,可长久缺爱注定是一个悲剧。
第一种孩子被打服了,变得唯唯诺诺,百依百顺,胆小怕事。
演员陈乔恩曾在真人秀节目中坦露:自己是一个敏感孤僻的人。
由于陈妈妈对她要求严苛,时常打骂,以是她从小跟妈妈的关系就不是很好。
童年的阴影一直陪同着她,陈乔恩甚至20岁之前都没敢拉过妈妈的手。
陈乔恩在面对密切关系的问题,是母亲造成的,直到成年仍旧无法释怀。
第二种孩子被打习惯了,脾气暴躁,崇尚暴力,相信拳头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纪录片《镜子》中有一段话: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孩子学会了以暴制暴,这就是在他们小小内心形成的危险的种子。
等爆发的时候,相信父母也承受不住。
综艺节目《超级育儿师》里面,有个8岁的小男孩辰辰。
妈妈说,他不喜欢写作业,还越来越不听话。
每次他不听话时,妈妈总是忍不住打他一顿。
慢慢地,孩子学会了对妈妈动手。
有一次,母子俩由于写作业引发了一场大战,互相对打。
打到末了,妈妈没有了力气,终于“妥协”了。
孩子则恶狠狠地对妈妈说:“告诉你,我在学校就不舒服,今天别惹我!不听,不听你就试试!”
妈妈的暴力教育,让孩子心生怨恨,不再亲近妈妈。
小小年纪的孩子,被妈妈打成了“最认识的陌生人”。
第三种孩子学会讨好,丢失自己。
他们嘴上说着“无所谓”,可内心却躲在角落哭泣。
小说《人间失格》中,有如许一个细节:
主人公叶藏的父亲在出差前,挨个询问孩子们想要的礼物,然后记下来。
轮到叶藏的时候,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他其实只喜欢绘画,可是他还是提出了父亲想要他提出的礼物——“舞狮”。
从此,他学会了揣摩别人的期待,以牺牲自我的讨好,来换取关心和赞赏。
当他意识到各人喜欢他“搞怪”,他便从一个敏感忧郁的贵族公子,变成了“乐天”的“小丑”,把真实的自己敲碎掩埋,只为了换取别人一笑。
一边愤恨,一边妥协;
一边恐惧,一边迎合。
《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问题时,其实你已经错过了10次陪他改正的机会。”
很多父母习惯于用威胁、打骂、忽视、控制来“教育孩子”。
这些方式的根本逻辑就是:表现好给你奖励,表现不好给你难受,你不想难受就得表现好。
这一个心理循环,心理学称之为“行为主义”:不管你脑子想什么、不管你的情绪,只关注你的行为,只想改变你的行为。
然而孩子,就像一座浮在海面的冰山。
浮于海面上的知识、技能,全部都依托于冰山下的内在能力。
冰山之上是教育者看见的孩子的行为,可一旦底部出现镂空、崩裂,顶部必然坍塌。
只注重于行为而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折射出父母自身的匮乏和无能。
03
之前有一个说法是:当你把孩子当成植物养,人生就豁然开朗。
养小孩就像是开盲盒,学渣可能开出了学霸体质的孩子,学霸的孩子分分钟“完渣全场”。
可正是由于孩子天生自带着不一样的气质,对教育的要求便更加的高。
正如种植物一样平常,别人的方法,你也不见得就能照单全收。
每种植物都有适合它的打开方式。
教育跟种植物一样,都必要摸索适合的门路,而不是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
父母必须醒悟:除了打骂,教育还有别的样子。
广东梅州的一个小女孩,考试没考好一直在哭。奶奶问她怎么了,得知原因后,奶奶安慰的话语上了热搜:
“没事,只差49分就满分了,你都已经考了50分还多1分呢!没事没事,努力就对了,加油!”
孩子听了奶奶安慰的话渐渐停止了哭泣。
妈妈说,孩子今年三年级了,奶奶怕孙女受打击,平常多是鼓励教育。
在《正面管教》中,鲁道夫·德雷克斯一再强调:孩子必要鼓励,正如植物必要水。
鼓励才能带给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勇气、从错误中学习的勇气、社会交往的勇气。
网友翘囤奶爸曾分享一个故事。
女儿发现包装的泡沫箱十分有趣,兴致勃勃地一直掰开来玩。
在开始之前,他们就一再地告诉女儿:这种泡沫非常不好收拾,玩好了要把屋子给收拾好啊。
女儿答应之后,他们便不再管她。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女儿满身沾满泡沫地走出来,说“不想玩了”。
在收拾泡沫的过程中,女儿几度崩溃想耍赖不收拾了。
爸爸在帮助的同时,跟孩子明白了责任: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你的工作我能分担,但你的责任不能推脱。
就如许,一家子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泡沫收拾干净,女儿满怀兴奋地大喊:我是捡泡沫的大英雄!
《正面管教》里曾提到过: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让孩子体验到“自然结果”,这是孩子学会自己承担后果、对自己负责任的基础。
孩子面对困难时所有的赖皮和脾气,都是可预见和可理解的。
可贵的是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温和坚定的态度和耐心的引导,教会了孩子责任与解决问题的韧性。
4月24日,咸宁11岁女孩处于叛逆期不肯读书,单亲爸爸便让她顶着烈日去田里挖藕,让她体验爸爸和爷爷的日常劳作。
足足晒了4个小时脸都晒脱皮了,爸爸看着自然也是心疼不已 。
但他坚信: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教育不是驯服,而是体验。
体验过生活的苦,才能更深地体会到学习的意义。
让孩子认同共同目标,建造内在驱动力,自动自觉的做事,才是教育的内核。
04
如果你把孩子当成猛兽,那么你会不由自主地拾起长鞭,把控制权牢牢地握在手中;
如果你把孩子当成种子,那么你必要做的是给种子提供所有必须的条件,让它自由成长。
种植,就是通过提供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激发种子本身的生命力,长成本来应有的样子。
父母也要学会看到更多不同的教育的力量:模范、环境、沟通、陪伴、看见、亲近自然、游戏、故事......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气质,这就决定了教育不能只有一种方式。
做好园丁,尽力去发现小孩的长处和长处,因材施教,才是当代父母该有的样子。
-END-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岁家庭教育新知识,是妈妈的教育笔记,是爸爸的带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长能量站。转载请联系爸妈研究所。作者:栗子。部分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期编辑:栗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