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3-20 11:19:52|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家庭中,亲子关系胜过一切。
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强韧的情感连接,才是办理教育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作者 | 可乐妈
昨天破晓,看到有位朋友发了这样一则动态:
“当老师这些年,再调皮、再叛逆的孩子我也能治得住,可怎么面对自家孩子就没招了呢?
真的感觉好绝望……”
这个朋友是我的大学同砚,毕业后,就去了一所学校当老师。
由于知识渊博、擅长沟通,班级里的孩子都喜欢她。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当了妈以后,却始终搞不定自己的儿子:
不管怎么苦口婆心地跟儿子讲原理,儿子始终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前两天,母子二人又由于一些琐事吵起来了。
一气之下,朋友狠狠扇了儿子一记耳光。
虽然她很快就向儿子道了歉,但两个人的关系也彻底僵了。
从那以后,只要朋友一开口,儿子就不耐心地躲进寝室,什么都不肯对朋友说了。
其实,我在后台也经常能瞥见类似的留言:
“每次想跟儿子好好沟通,说不了两句话,准要吵起来……”
“他小时候,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可现在,我说一句他顶一句。”
那么作为父母,面对一个“油盐不进”、自我意识逐渐强大的孩子,到底应该如何跟他沟通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个前段时间看到的故事——
“从今天起,他不再是你儿子了”
无意间刷到了一则复旦教授王德峰的视频。
视频中,他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王德峰教授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
电话的另一端是他从前的老邻居,一位中年妈妈,儿子正在上高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妈妈和儿子只要一说话就会吵架,到了现在,两个人只能沉默,相互一言不发。
可最近,立刻要高考了,儿子的成绩却不断降落。
儿子的班主任要求妈妈多跟孩子沟通,可一谈到学习,母子俩的关系更紧张了。
没办法,这位妈妈只能找王德峰教授支支招。
王教授想了想,说:
“我只能给你一个发起,那就是从今天起,你把自己从中退出来。”
妈妈不明白,王教授便解释道:
“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你别再把他看成是你的儿子,你也别把自己看成是他的母亲。
你就把他看成是你的好朋友照料不了,所以托付给你的孩子。”
王教授还告诉这位妈妈,面对这样一个孩子,家长只用做到三件事就够了:
一、别让他饿着了;
二、天冷的时候,别让他冻着了;
三、晚上让他睡安稳了。
听了王教授的话,妈妈将信将疑。
然而,两个月后,等王教授再次见到这位妈妈时,她看起来满面春风,第一句话就是:
“我没想到,我儿子身上有那么多优点,我从前怎么没瞥见呢?”
紧接着,妈妈又说:
“我还知道了,原来我的儿子深深地爱着我。”
有一回,这位妈妈发高烧。
要是从前,哪怕再难熬,妈妈也一定会挣扎着起来给儿子做晚饭。
可那天,妈妈记起了王教授的话,心想,反正家里尚有吃的,怎么也饿不着他,还是我自己休息好更重要。
等儿子回家后,瞥见这一幕,一下子就着急了。
他认真看了药品的说明书,监督妈妈吃了药,又跑去厨房做了一顿饭,端到了妈妈床前。
这顿饭,虽然难吃,但妈妈还是含着泪吃了下去。
也是从这一天起,横在妈妈和儿子之间那层看不见的坚冰,一下子被打破了。
而面对儿子不断降落的成绩,妈妈也没有再像往常发脾气、叱责儿子,而是平静地询问儿子成绩降落的原因:
能办理的,妈妈和儿子一起面对;办理不了的,就交给儿子自己处理。
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不但儿子的成绩进步了,自己和儿子之间也再一次变得无话不谈。
从剑拔弩张到其乐融融,从无言以对到无话不说,这对母子的故事背后,其实藏着亲子关系的三个真相——
第一个真相:
最无用的沟通方式,
就是冲孩子发脾气、讲原理
从王德峰教授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到不少父母与孩子沟通时最常用的两种方式:
要么是家长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讲原理;
要么一言不合,父母便对着孩子大发雷霆。
可无论是哪一种,最终沟通的效果都险些为零。
这又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55387”理论:
当人与人沟通的时候,交换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也就是说:
父母和孩子交换时,如果父母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是愤怒的、失望的,语音语调听起来是高昂的、锋利的。
即使父母的原理再正确,初衷再怎么为了孩子好,到了孩子的耳朵里,也与噪音无异。
综艺《超等育儿师》里,就出现过这样的场景:
宸宸,是一个叛逆又暴力的少年。
面对父母的关心,宸宸不是充耳不闻,就是嘶吼着“要你管”、“出去”;
他的房间里,还常年竖着一根棍子,一言不合,就拿它来威胁妈妈。
然而,嘉宾兰海观察了一阵子后,却发现:
宸宸的叛逆,其实是被父母错误的沟通方式激出来的。
平日里,妈妈跟宸宸沟通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学习。
哪怕在饭桌上,说的也是“今天晚上多少作业?”、“一会儿把这张卷子做一点”、“这道题选什么?”
而爸爸总是板着脸,训斥宸宸:
“你懂不懂礼貌?”
“父母跟你说话,知不知道回答?”
连兰海都感叹说:
“妈妈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太单一,而爸爸跟孩子的沟通又太匮乏。
这就导致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家天天接受的只有质疑和教训,耳朵里被灌满了分数、成绩。”
面对一个逐渐长大,慢慢有了自己想法的孩子时,父母的原理和暴力不但毫无作用,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
这时候,不如换上和煦的笑容,学着用一种相对平和的语气,大概就会发现:
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往往比唠叨和脾气更有力量。
第二个真相:
只有亲子关系好了,教育才有作用
关系中的“水管理论”告诉我们:
想要让水顺畅地流动,首先就需要水管是通的。
同样的,对一个家庭而言,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是水管:
如果亲子关系很和谐,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愿意听;
但如果亲子关系很紧张,往往是父母一开口,孩子就嫌烦。
还记得之前谁人由于吐槽“学渣”女儿而火遍全网的北大教授丁延庆吗?
丁教授的女儿天资平平,小时候又是放养长大,没上过什么补习班。
等她上小学后,一下子就跟不上了。
尤其是数学,每次考试她都在班里垫底。
面对这种环境,丁教授没有求全谴责女儿,而是想了个办法:
天天骑自行车送女儿上下学。
在这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中,女儿没办法做别的事,父女俩就只能聊天。
然而,正因有了这段不受打扰的亲子互动韶光,丁教授和女儿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了,给女儿讲数学题的效率也越来越高了。
和孩子沟通,办理孩子身上的问题,从来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捷径。
唯一且正确的做法,就是慢慢捋顺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心理学家贺岭峰老师曾在演讲中这样说道:
“亲子关系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依托的关系。
这个关系破坏了,孩子将来真遇到什么事情,家长会撑不起来。
由于孩子不会找家长诉说,家长想帮忙却帮不上忙,那才是我们做家长的失败。”
负责且聪明的父母,瞥见孩子身上的问题后,会通过修复关系,来治愈孩子;
而焦虑且自大的父母,只会一味责怪孩子,却丝毫看不到家生病了、关系已经断了。
第三个真相:
学着做孩子的“脚手架”,而不是“灭火器”
后来,那位妈妈跟王德峰教授说:
“从前,总是将自己的想法、价值观念强加到儿子头上,一直拿自己的标准评判孩子,总觉得儿子浑身上下都是毛病;
但自从想着‘这不是我的孩子,我只要忠人之事就够了’,反而瞥见了孩子的优点。”
其实,这也揭示了教育孩子时,父母要服从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做孩子的“脚手架”,而不是“灭火器”。
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灭火器式父母”的眼里,往往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习惯于对孩子进行批驳。
结果却发现:越是挑毛病,孩子的毛病越是层出不穷,刚扑灭了这一个,另一个又烧起来了。
而“脚手架式父母”的特点,是放手给孩子更大的自主权。
并时刻提醒自己:
我能给予孩子的只有爱,而非我的思想,由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当我们面对一个想法和能力都还不成熟,却又总觉得自己已然长大,不再需要父母的孩子时,如何与他们沟通交换、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考验的就是父母的聪明了。
在这个过程中,“脚手架式父母”往往都做到了以下这几件事:
当孩子需要时,义不容辞为他送上帮助;当孩子不需要时,就在一旁默默关注。
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王占郡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他的女儿上初中时,有些偏科。
作为父亲,自然想要帮助女儿,但女儿却不愿意。
于是,王占郡给女儿写了一封“求职信”,说自己想应聘女儿的“学习顾问”。
如果女儿需要的话,只需要支付一元钱月薪给他,并承诺,可以自由地录用或者解聘自己。
这一刻,女儿才接受了他的帮助。
父母爱子女,是本能。
但如何在爱孩子的同时,放开手让他们去体验、去发展,却是为人父母终其一生要学的本事。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瞥见、被认可。
孩子也是一样。
但许多时候,我们只瞥见了孩子的缺点,却忽略了孩子身上的亮点。
而想要获得一个孩子的心,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认可和尊严,给他信任和时间。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走向谁人叫“长大”的彼岸。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爱一个人,就是帮助他成为自己国土的国王,而不是以爱的名义,让他活成傀儡。
我爱你,但你是你自己,这才是关于爱,最迷人的界说。”
父母和孩子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或许导火索正是由于我们弄错了爱的界说:
总以为爱是如我所愿,却忘了爱其实是如你所是。
偶然候,我们要做的,或许就是不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而是当成友人托付给我们的“使命”:
放开手,让他自己发展;并用欣赏的眼光,对待他的进步。
到那时,谁人小小的人儿,大概就会愿意坐下来,和我们肩并肩聊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