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从呜呀喊叫到牙牙学语,不管是父母还是老人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孩子出点什么不测。
但是“不测”有时间是说来就来的!
很多父母在履历长时间的期盼后,等来的却是宝贝的“贵人语迟”,有些小朋友乃至连一句“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怎么说出口,但此时家长只能安慰自己“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正常表现,等再大一点就好了”。
转眼间,宝贝2岁多了,可语言仍然没有多大进展。不会说整句话,只能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不能明白父母的指令,对父母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回应;好不容易说出一句话了,却逻辑混乱。
提醒各位家长一句:假如您的孩子有类似的表现,那就要打起十二万分的警惕了,因为这很大概是语言发育迟缓。
育儿过程中意识到了语言发育迟缓
其实现在很多家长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语言发育迟缓的存在,比如前段时间武汉中心有位妈妈特意带着孩子来咨询时就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感觉我们家大概是语迟,但我就是没有把握,所以来确定一下。
这位妈妈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我们家宝贝真是语迟,那现在做语言矫正也来得及,不会影响孩子以后上小学,那如果不是,自己以及家里人就都能放心了。
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父母其实并不在少数,乃至有的家长比这位妈妈还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
但是,在跟不少家长的交流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家庭当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家庭在抚养孩子的时间控制力度比力强,孩子缺乏自主性,但又有些家长习惯于散养,孩子又过于散漫。
散养还是控制?
前段时间我们机构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家庭专门做了一次调盘问卷,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在面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时会采取怎样的育儿方式?
这个问题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最核心的回答其实归纳后就只剩下了两个:“散养”和“控制”。前者并不在乎孩子有没有发生语言发育迟缓,仍旧跟平时一样抚养教育孩子,而后者则更倾向于控制孩子的方方面面。
“散养派”比力推崇“快乐教育”,他们认为只要在大方向上引导和教育一下孩子,其余的全靠宝贝自己摸索就够了,因为这样能充分锻炼小朋友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这部分家长也不刻意教孩子说话,平时也只是把孩子教给老人,或者把手机、平板扔给自己,让他自己玩。
“控制派”认可的是细致入微、无孔不入的育儿理念,这些家长不仅会在孩子的食物、睡眠、语言、交际等方面插手,还会借用双方老人的能力来一起教导孩子。
于是,一会儿这位教一句方言,那位教一句俗语,还不让宝贝开口自己就代劳,这可是让小朋友高兴坏了,于是也就不说话了。
两种方式怎么选?其实都不能选!
先说散养派,他们的这种做法大概是受到前几年一些关于国外育儿经验的报道误导。那些报道说国外育儿都是散养,乃至孩子跌倒了父母也不去管,能十足训练孩子的自主能力。
问题就在于,这是完全不大概的。孩子如果不担当外界的任何知识奉送的话,只能有一个结果——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担负着养育、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任务,如果你们平时不管孩子的语言发育,只是把孩子扔给手机“代管”,长此以往只能造成儿童的语迟和自闭。
再说控制派,控制派造成的恶劣后果其实一点也不比散养派轻。
生活中处处细致入微的照顾,只能形成孩子的骄纵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是极其倒霉的,而且还会剥夺孩子主动发声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孩子的语言发育遭遇迟滞。
老人的过分疼爱也是如此,先不说孩子现在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是整天教方言这件事也是非常倒霉的。语言发展表示:各种方言并存的语言环境只能让孩子的语言混乱。
总结:综上所述,不管是散养还是控制,本质上都是对孩子语言发展的极端选择,父母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因地制宜,从孩子本身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水平入手,有问题就纠正,没问题就引导才是正确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