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9|回复: 0

不只是“夜视仪”,我们需要怎样的手机夜景表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18:43:51|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对于现在的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影像”早已成为除“性能”外最为重要的卖点之一。
一方面,这是由于手机的影像(硬件)配置与SoC型号一样,属于相对公开、便于量化的指标。也就是说,“懂行”的消耗者从一款机型的CMOS型号、镜头指标等方面,就能看出厂商的“诚意”高低。


另一方面,这更是由于影像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吗,除了要有好的CMOS、好的镜头外,还需要厂商花极大的成本去长期积累、研发独家的算法。如许才能尽可能实现各场景下优秀的成像观感、让手机影像更“智能”,并可以或许让消耗者顺手一拍就会觉得“这机器真厉害”。
然而有的时候,“更强的CMOS”与“更先进的算法”却未必一定会带来更完美的成像观感,“先进的技术”在解决某些问题的同时,还可能会带来新的、让人不太满意的体验。而这也正是我们三易生存最近这段时间,在测评部门新款机型时所感受到的现实。
无脑长曝光?如许的夜景设计真不太行
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简单来说,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先后测试了多个品牌的新款机型。但它们的夜景拍摄体验和夜景成像效果,多多少少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些槽点。
比如说某品牌的一款中高端新机,拥有并不差的后置大底主摄CMOS方案,而且还具备效果很好的光学防抖能力,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的夜景拍摄能力也确实可以做到稳定、清晰。


夜景样张 ISO3820 f1.88 0.2s(实际曝光时间超过了1s,因此画面出现了抖动)
但这款机型的问题,就在于好像过于依赖自身的“防抖”功能,以至于几乎在所有的场景下只要开启了“夜景模式”,都会自动利用至少一秒的长曝光拍摄。如果到了特殊昏暗无光的场景,自动长曝光时间乃至可能会达到7-9秒。
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它不仅完全无法胜任夜间的任何抓拍,而且超长的自动曝光时间还会导致有时候乃至根本做不到拿稳手机,最终只会得到由于抖动而变得模糊(但非常明亮)的“夜景样张”。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到什么?没错,过去几年我们经常能在发布会上看到厂商拿手机在暗房里演示“夜景模式”的效果。当大家看到那些机型可以或许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里,拍出犹如“夜视仪”一般明亮、鲜艳的画面时,很自然的就会以为“哇,这手机真好”。
但实际上呢?要知道发布会上的那些演示装置,手机通常都是被特定的夹具、脚架牢牢固定的,别说是7-9秒了,就是30秒的超长曝光也丝绝不会抖动。但如许的“夜景模式”设计,到了现实中真的有意义吗?
强算力有用,但并也不能解决统统问题
当然,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智能手机的夜景模式就不该有“长曝光”。由于就是在同一段时间里,我们还“领教”到了夜景设计的另一个极端,而且它的体验同样也有不好之处。
这是另一个品牌、同样定位中高端的一款新机,它的后置主摄CMOS规格不凡、SoC算力极为强大,同时也具备光学防抖设计。但与我们前文中所讲到的那个例子完全相反之处在于,它的夜景模式在任何情况下都倾向于极端的追求快速成像。


这是什么概念呢?往好了说,就是意味着这款机型的“夜景抓拍”能力很强,而且确实几乎不用担心手抖的影响。但往坏了说,这就代表它的夜景成像机制天生存在曝光时间太短、CMOS进光量可能不敷的问题。
当然,该品牌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解决更短曝光时间可能会带来的清晰度不佳、噪点多等问题,他们自研了相当复杂的影像算法,并试图借助算法来大幅提高连拍的速度,同时用AI对画面进行加强、修正。


夜景样张:ISO12800 f1.88 0.33s(过短的曝光+超高的ISO,画面模糊、噪点严重)
乍看之下,这也就意味着这款机型可以在看似很短的“夜景拍摄”时,实际上做到多帧连拍+降噪。但问题就在于,CMOS的进光量看的并不是连拍张数,而是实打实的曝光时间,举个简单例子,假设手机可以或许在1秒内连拍10张,那么它最终得到的光线信息量,极大可能也比不外直接用2秒长曝光拍1张照片的程度。
于是这就导致,这款机型虽然在夜景拍摄时不怕手抖、有时还能实现抓拍,但只要遇到昏暗光线的环境,它太短的曝光时间就会依然导致信息量不敷,从而造成比较明显的噪点以及解析力严重下降的问题。
三款机型夜景样张的对比,结果出人料想
是的,“过于依赖长曝光”和“过于注重瞬间抓拍”这两种思绪,实际上在现在的机型上都多少造成了一些影像体验上的槽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槽点怎样才能解决呢?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前面讲到的那两款机型不是“中高端”定位吗?如果是更顶配的影像旗舰,换用更大底的CMOS、更复杂的算法,是不是夜景成像方面的短板就可以完全被补齐呢。
很遗憾,还真不一定。由于就在日前,我们三易生存出于好奇专门做了一次针对性的测试。


场景1:暗光玻璃瓶 机型A ISO1250 f1.8 1/15s


场景1:暗光玻璃瓶 机型B ISO2021 f1.75 1/6s


场景1:暗光玻璃瓶 机型C ISO4216 f1.9 1/15s
首先,是纯暗光场景的这一组对比样张。大家觉得这三款机型中的哪一款拍得更好看呢?不难发现,机型A的整个画面亮度是最低的,但它在近处的酒瓶标签、底部的搁板纹理等多个细节上反而是表现最好的。相比之下,其他两款机型拍出的照片虽然整体更亮,其实细节损失不少。


场景2:走廊 机型A ISO160 f1.8 1/50s


场景2:走廊 机型A ISO718 f1.75 1/50s


场景2:走廊 机型A ISO379 f1.9 1/50s
接下来是这组近处有高光灯箱、远处却都是暗光的场景,信赖大家已经发现,在机型B与机型C的样张当中,灯箱显得有点“气力不敷”,同时中远处画面里的暗部细节却很明亮清晰,但是整个画面看起来好像都有点发白。相比之下,机型A的暗处黑到了几乎看不清,但灯箱则显得亮了很多,而且整个画面的对比度都更高、明暗跨度更大。
结论:手机夜景体验仍不美满,而且与价格无关
如果此前经常有关注我们三易生存的相关评测,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没错,机型B与机型C都是2022年发布、目前行业中最顶级的影像旗舰产品。它们具备超高的大底CMOS、极致的镜片用料、顶级的算力和算法,但在一些特定场景,这些新款旗舰机型所拍出的效果,却又都“不约而同”的表现为对高光部门的过度抑制、对暗处的明显提亮,以及最终造成整个画面和肉眼“观感”产生了极大的差异,让人一眼就觉得有些“不自然”。


请注意,我们并不是说智能手机的夜景成像效果这些年发生了退步。由于老机型(比如我们选择的机型A,索尼Xperia XZ2 Premium)虽然在部门场景确实拍出了效果更靠近肉眼所见的效果,但它在其他的一些场景也会呈现出解析力低、对不上焦、高光过曝、暗光噪点糊成一团等问题。
但至少这足以阐明,目前智能手机在夜景拍照的设计上绝对还称不上完美。而且这种“不完美”乃至未必与产品定位、售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是很可能出自一些相对“跑偏”了的设计思绪,即便是定位最高的旗舰机型|也同样如此。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116A06LM9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