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综艺向来喜欢聚焦在年轻夫妻之间的故事,而《再见爱人2》却少有的邀请了一对高龄夫妻——香港演员艾威和他的太太陈美玲。
图片来源:《再见爱人2》综艺截图
两人年过60,却依然选择分开生活。
问及两人未办理离婚手续的缘故原由,是希望能在突发事件到来时,能站出来为对方料理后事。
有网友说,艾威过于强势,Lisa打麻将不对。
但不可否认的是,婚姻存续的十几年来,当Lisa重病时,艾威不离不弃的照顾,足以证明他们不可割舍的爱。
分开,或许是因为相互对感情的不将就。
愿意来到情感类节目,也侧面说明了长者对爱情的态度:不因年事而将自己的感情打折,反而随人生阅历的丰富,对感情有着更高品质、更纯粹的需求。
01
高龄≠放弃爱情
再看《老友记》,发现一个很小的细节。
Rachel的妈妈想要和丈夫离婚,希望得到女儿支持,因为女儿才刚刚从和未婚夫Barry的婚礼上逃跑,在咖啡馆找到了一份服务生的工作,过上了简单轻松又无拘无束的生活。妈妈希望,经历过这些的女儿可以或许从心底里支持自己,去再一次追求爱情,而Rachel却无法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
当母亲说出“你没有嫁给你的巴瑞, 但我嫁了我的巴瑞”时,Rachel才明白,自己都无法接受无爱的婚姻,为什么要强迫母亲去接受呢?
图片来源:《老友记》截图
青年时,爱情或许是荷尔蒙趋势;
中年时,爱情被亲情、时间包裹,显得更为醇厚和浓烈;
老年时,爱情谊味着更高质量的陪伴。
随着年事增长,夫妻之间的激情渐渐褪去,留下的更多是亲情和承诺。外表的吸引力在下降,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在凸显,如果一个人对内在更为看重,则会随时间的推移放大对方性格的缺点。
反之,如果一个人对激情、浪漫和外在比较看重,就可能不满配偶的“木讷”“无趣”,甚至“嫌弃”对方,进而会让对方怀疑自己的价值,甚至自我贬低。
与此同时,老化焦虑和死亡焦虑随之而来。来自配偶的支持,是对抗老化焦虑和死亡焦虑的重要力量。因此,缺乏亲密关系支持的个体,可能难以更好地应对与老化、死亡相关的负面想法。
这也就不难理解,艾威和Lisa这对夫妻的矛盾所在了。Lisa的病情是横在夫妻之间的一大障碍,双方都害怕对方提前离开。而对待疾病的态度让相互难以沟通,最终放大了矛盾。
爱情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或许是生活中的调度,是奢侈品。
但对生活无忧的高龄人士来说,却是必需品。老年人的爱情,甚至更加纯粹简单。
作为人类永恒的渴望,爱情并不会随着年事增长而有所减弱,它们只可能会换一种情势存在,比如亲情和承诺。老年伴侣之间的爱情,往往因为历尽人生坎坷而更为深沉、执着和纯真。
02
不说≠不爱你
在《请回答1988》当中,有一幕非常催泪,这种场景我们中国的孩子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
德善在学校接到了宝拉的电话,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她一起大哭回家,姐弟三人站在门外,想象着父亲是如何地悲痛欲绝。没想到,进门后看到的是一群尊长在谈笑,喝酒,丝毫没有悲伤的气氛。三姐弟非常不解,也非常不爽。
直到宾客离场,德善看到爸爸孤身一人蜷缩在门框边。大伯返来了,几位尊长抱在一起哭得像个孩子,她才明白:尊长们不是不悲伤,只是在忍,忍着悲痛,故作坚强。他们知道,要先扛起生活,才能有资格悲伤。
图片来源:《请回答1988》截图
有朋侪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上大学时,她的学校在在离家12个小时火车的另一座城市,爸爸妈妈送她到宿舍后,就要回去了。这时爸爸手足无措地摸了一把她的脸说:“行了,爸妈走了,你好好照顾自己。”随后扭头抹眼泪,拉着妈妈走。
类似这样的场面,想必很多在外读书的人都经历过。
实在,如果妈妈做错了事,她也想和子女道歉,但是说出口的却是“饭好了,出来吃吧”;
实在,如果爸爸只是想抱抱你,心目中排练了无数次的告别,比及谁人时刻,他却依然手足无措;
中国人对爱的表达向来含蓄而内敛,他们只是已经风俗把爱、歉意、感激、欣赏等藏在不易察觉的生活细节里。
03
与“囤积癖”和解
生活中,很多尊长都有“囤东西”的风俗。自己的奶奶也是。
15年前,爷爷奶奶高高兴兴地搬入新房,那是一套极新的大户型两居室。当所有人都在感慨新房真不错的时候,我问奶奶,你对哪里最满意?她高兴地说,“当然是我的地下小储藏室呀。”原来,奶奶另外花了大几万,买了楼下30平米的小储藏间。
奶奶带我猫着腰去参观,我震惊了:内里放满了堆积如山的锅碗瓢盆、孙辈们小时候用不上的棉衣、小时候的自行车……
我说,“奶奶,这些东西都不要了吧,没什么用了。”
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不懂,我很喜欢。”
厥后,每次去奶奶家,她总是能从阴凉的地下室,掏出各种你想到的、想不到的东西:酸爽的泡菜、爷爷做的药酒、脆甜的冻柿子、老家送来的羊肉……市面上买得到的,买不到的,这个小小的地下储藏室都能找到。它像是奶奶的神奇口袋,十五年来满足了一家十几口人的味蕾。
然而,真正让我改变观念的是这一年发生的事。疫情之下,长达数月的封控,奶奶的几个子女,都无法探望老人。每次打电话过去,老人都说,“放心,有的是吃的。”
原来,奶奶还有个大冰柜,内里放满了给子女提前备好的冻饺子、包子、几十公斤的肉。老两口足不出户,就满足了日常所需,完全不消子女费心。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囤货这件事,对年轻人来说似乎无法接受。但是对老人来说,它们不仅仅是特殊时期的宝库,更承载了人间相濡以沫的痕迹,是物尽其用的证据,更是用来提醒自己已然”享福“的证物。而这种感情,几乎存在于每个中国家庭当中。
这里并不是呼吁大家一起囤东西,而是遇到和尊长不一样的生活风俗时,多换位思考,比如快递外卖都停了的时候,多想想家里谁人有着先见之明的尊长,不要武断地评价别人的生活方式。
04
我们该做点什么?
受疫情影响,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变多了,与尊长的摩擦也变多了。
不少网友抱怨:
“疫情这么严峻,家里人还天天跑出去聚众下棋,怎么想的?”
“总是发各种微信文章给我,实在很多消息都是假的”
“常常跑大老远买菜,就因为自制几块钱。”
……
大冷天要出门去公园唠嗑下棋,你看到的是对健康的漠视,
在老人眼里,是社交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
转发各种未经证实的防疫小诀窍,你看到的是老旧落后的观念,
在老人眼里,是对身边人的提醒与关心;
超市里抢打折菜,你看到的是贪小自制,
可我们自己不也是翻半天购物分享帖,只为网购几双悦目又好穿的棉袜子吗?
我们对父母、尊长之间的偏见,大多数时候,实在只是缺乏换位思考。
下面有几个方法,可以资助你走进尊长们的心,搭建沟通的桥梁,让相互都能了解对方。
首先,资助尊长跨越数字鸿沟。
算法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我们接收的信息难免局限。有空的时候不妨回家看看,帮忙清理父母的手机,多向他们普及精确的、科学的知识,让他们多一丝机会看看子女的世界。下一次再有争执,或许就没那么激烈了。
其次,不妨和尊长多聊聊。
很多人以为年轻一代无法和老人相处,却恰恰忘记了,很多年轻人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可以相对容易且自然地和尊长打成一片。互相补充,互相理解,也许能化解生活中的很多难题。爱惜那些并未爱惜的,释怀那些无法释怀的。反过来想,或许年轻人的情感缺失,恰恰是老人所能给予的。
最后,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年事歧视、孤独、焦虑、空巢、社交圈缩小、代际矛盾和辩论......步入中老年的人,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问题:稳定的情绪决定了是否能应对突发状况;稳定的社交决定了老人能否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相比这些,印度老年精神病学专家德班扬·班纳吉认为,“被忽视”才是老年群面子临的关键问题。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经济上的忽视,更是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忽视。
终有一天,你我也会老去,记得把世间的温柔给老人留一份。
世界和我爱着你。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205A05YQ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