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自主开设微专业,也要避免急功近利。
▲3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智能电网大楼,电工师傅潘国才指导学生组装智能配电箱。资料图。图/新华社
文| 蒋理
3月18日,“西南大学开设公务员专业”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热议。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3月17日,西南大学汗青文化学院发布“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招生简章。招生对象为西南大学大二及以上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学制1年,学分24学分,学费1920元。课程筹划里包括申论概论、行政能力测试底子、公文写作等。
对此,有网友质疑,教导部分怎么批准高校开设这种以考公务员课程为主的专业?但也有网友支持,称“考公机构开始慌了”,“整挺好”……
对于高校来说,开设怎样的微专业,学校有充实的自主权,但要让微专业起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成效,必要各学院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推出。重要的是,开设微专业要避免急功近利。
微专业与面向高考生招生的专业不同,是比年来各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详细而言,就是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以外,由学校各院系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针对学生某项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微专业面向全校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相比传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微专业的课程具有复合、个性、灵活等特点。学生通过微专业的学习,虽不能获得专业学位证书,但可以获得学习证明以及相应学分,并可以提升综合素养以及就业竞争能力。这一改革,因此受到不少学生欢迎。
所以,设立微专业并不必要教导部分审批,不能把微专业误读为纳入招生体系的专业。据报道,当前,我国已有不少高校开设微专业,如北京大学开设了国际组织与环球治理微专业,武汉科技大学则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试点,设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医学、创新创业管理等5个微专业方向。
但微专业怎么开设,也是有讲究的。之前高校开设的微专业没有怎么引发舆论关注,是由于这些微专业根本符合学生的等待。而该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引发争议,则源于当前存在的公考热。
比如,有网友就认为,这其实就是公务员测验培训课程,把公务员培训课程作为学分课程,实验按学分收费,有助长公考热的怀疑。
究竟上,该微专业的招生简章,就明确“系对标公务员和行政事业公务人员公开遴选所需核心知识而建立的应用型专业”。报考公务员,是当前很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角度看,开设相关的微专业,无可厚非。
但是,也必要避免一种走向,即高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变得功利化,把本来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大学变为职业培训所、测验培训所。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导普及化时代,普及化时代的高校,通常有两种办学定位。一是实验通识教导,以能力为导向办学,器重培养学生的根本能力与素质;二是实验职业教导,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器重培养学生掌握就业所必要的技能。
高校应该形成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这才能基于办学定位,探索符合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微专业,也必要以符合本校办学定位为条件。
否则,如果学生有考证考级的要求,学校就围绕考证考级,对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推出相应的微专业,其核心课程就成了培训课程。如此,就难免会让微专业变异为培训班,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撰稿 / 蒋理(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319A02JU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