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9|回复: 0

上海修订中小门生欺凌防治手册:欺凌行为并非平凡打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2 15:18:52|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2日,由上海市教委、市人民查察院编写的《中小门生欺凌防治引导手册(修订版)》首发仪式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查察院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近期上海市教委、市人民查察院对2019年发布的《中小门生欺凌防治引导手册》进行了修订升级,主要涉及门生欺凌的早期干预、早期发现、规范处置,以作为学校、教师、家长与门生防治门生欺凌的具体指引,进一步压实门生欺凌防治的各方责任,提高门生欺凌治理的操作性、规范性。


修订后的《中小门生欺凌防治引导手册》。巨云鹏摄
《手册》明白,门生欺凌,是指发生在门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门生欺凌的5种常见情势包括肢体欺凌、言语欺凌、财物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
《手册》中对网络欺凌着墨最多,常见情势包括:通过微信、QQ、短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或在论坛、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公开威胁、侮辱、诽谤他人;曝光他人隐私,在网络公共平台上发布、传播他人的私密、敏感信息;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包括拼接图片,或加上侮辱、诽谤性文字,散播谣言,发布不实信息,恶意举报或人肉搜刮等。
《手册》中介绍,门生欺凌往往是反复或恒久发生的,一般环境下,一次性的推搡、击打、辱骂等不构成欺凌,但网络欺凌由于一经上网就会持续传播,应视为一种持续的伤害行为。实践中,在认定门生欺凌时要严格参照《手册》中的标准合理把握,既不能将门生间的一般打闹嬉戏、互相起外号等容易认定为门生欺凌,也不能讳疾忌医,将欺凌行为认定为平凡打闹。
据介绍,此次《手册》的修订,对峙四个导向:
操作导向。将防治门生欺凌落实到讲授一线的具体工作中,目前仍存在许多模糊、操作不明白之处。为此,《手册》将门生欺凌概念解构成“主体要件”“主观要件”“行为要件”“结果要件”等四要件,为学校、教师提供清楚操作指引。
问题导向。针对“预防难”,《手册》就门生欺凌的5种主要范例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针对“发现难”,提出加强重点场所监管、关注重点人群、开展专项观察等措施,并从“9个异常”角度提醒家长关注;针对“处置难”,规范门生欺凌处置的流程与具体方式,方便学校、教师掌握。
责任导向。《手册》明白了学校、教师、门生、家长的责任,同时明白了查察机关、公安机关、社会工作者等各方的责任,还从履行强制报告义务、明白门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职责等角度,压实相关主体责任。
创新导向。针对严峻的门生欺凌变乱,《手册》突出公安、司法处置,在门生欺凌处置环节创新性增设了需司法机关参与处置的门生欺凌一节,明白了报告和处置流程,以及学校、教师与司法机关配合衔接的具体义务等内容。
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长高维俭表示,相关研究体现,从社会学角度看,人的少年时代相当于走上社会前的“实习期”,难免有磕磕碰碰,针对不怜悯况,依法灵活处理很重要。同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那些比力严峻的欺凌行为,有必要查清原委、了解清楚,然后接纳措施。少年欺凌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上海市人民查察院第九查察部副主任顾琤琮认为,问题少年一般背后是少年问题,一个未成年人出现校园欺凌或者不良行为,多半是其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如监护的缺失、陵犯,或者是受到社会上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因素影响。在处置一些未成年人欺凌甚至犯罪案件中,一定要系统性看待,从行为心理、家庭支持、学校掩护等方面系统性思考并给出方案,同时也要留意个案的个性化处理,更加关注青少年人的未来成长。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412A0548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