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王德华(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
前些日子有老师告诉我说,现在不少研究生有一个共同的题目,简单说就是迷茫。研究生为什么会有迷茫感呢?
我以为大概照旧学习和工作目标模糊所导致的。
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学习功课、完成作业,每门课程考个好成绩,老师的要求很具体,所以门生们只要按部就班,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勤奋一点,一样平常都差不了。
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博士生阶段,课程学习已经不是主要目标了,考试成绩也不紧张了,阅读文献乃至比课程学习更紧张。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做课题研究完资本身的学位论文,练习本身的科研和思维能力等。
虽然目标看起来也很明确,就是完成学位论文,但这个过程与中学和大学阶段完全差别了。
起首研究生学习是自律性很强的主动性学习,学习内容是根据本身的需要而本身去决定和完成的;做课题研究,需要本身去选题、开题,需要学习各种实验方法和技能,需要本身计划实验进程,需要本身动手做实验、获得实验数据,还需要本身撰写论文、发表论文等。
这些过程本质上是创新性的工作,需要独立的思考能力,需要聪慧的思维能力,需要独立的实施能力,需要符合实际的计划能力,需要对文献的辨别能力和综合能力,还需要过硬的写作能力等。
有些能力可以短时间内提高,如实验技能等,有些能力是需要较长的时间练习的,如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所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各种能力的练习过程。
如果研究生本身意识不到这些题目,对本身的长处和不足没有客观的估计,做事情没有主动性,没有计划性,时间久了,成效如果不高,没有像样的效果,就会有迷茫感。
再一个与之相关的原因,是现在不少研究生把攻读研究生学位简单明白成了发表学术论文,以为只要发表了所在单位要求的获得学位所需要的学术论文,就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了。
不少研究生根据这个目标确实达到了要求,很快发表了学术论文,乃至由于发表了不错的学术论文而获得了不少相关的学术荣誉和奖励。
但由于对于本身的学业规划和未来的学术生活没有认真思考过,一旦论文发表了,荣誉得到了,可以获得学位了,有部分研究生就失去了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也会产生迷茫感。
能够发表学术论文而迷茫的门生,如果能适时得到有效地指导,树立一个寻求的目标或理想,是可以进一步发挥本身的聪明才智,在研究生阶段做得更好。
最让人担心的是那些没有发表学术论文,实验希望又不顺,近期又没有充足的好数据总结成文,或者实验连续不断失败,如果对读研究生的目标再没有精确的认识,以为论文就是一切,是最容易产生迷茫感的。
固然,如果研究生迟迟找不到研究方向,迟迟不能开题,或者中期考核不理想,或者毕业遥遥无期,产生迷茫感就不希奇了。
所谓迷茫,就是不知道当前的事情该怎么办,后边的路该怎么走。
一旦有这种状态,就需要导师或研究生指导小组的资助、解忧和解惑。
这个时间师生之间的交换就显得特别紧张了。
研究生一旦有这种题目,应该主动及时与导师交换,寻求资助。
导师有责任对研究生进行各方面的指导,研究生也有义务让导师相识本身遇到的题目和存在的疑惑等。
说到学习和工作目标,研究生要有差别阶段的目标,如阅读文献阶段,每周、每月可以设立一个目标,阅读多少文献,相识哪个概念或学说的希望等。
做课题阶段,除了按照课题计划按部就班实施外,要及时总结数据,把数据按照专业要求做成图表,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初步的结论等。
每周,每月,每学期,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就会有成就感和充实感。
一旦有了成就感和充实感,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就不会消失,反而会增长,这样学习和工作就会越来越顺利,成就感就越来越多。
只要对生存布满了希望,对未来布满了期待,天天的阳光都是温暖的,研究生阶段就会过得很顺利、很快乐,日后也会很怀念。
周末,想起这个话题,写几句话,与有这方面题目的研究生们分享和交换。
编辑 | 宗华
排版 | 郭刚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430A0625B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