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9|回复: 0

[购车优惠] 又一电车碰撞起火,为什么新能源汽车都容易“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6 17:01:1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桃李
前段时间大众旗下新能源车ID.4X发生碰撞起火的事件还历历在目,而近期却又传出疑似蔚来ES8碰撞起火的消息。
根据义乌警方的通报,8月1日下午14时48分左右,车辆驾驶员沈某在途经环城西路和机场路辅道叉口时撞上路柱,导致车辆起火。经过紧急救援,驾驶员沈某不幸经抢救无效身亡,车内没有其他人员。至于车辆起火的具体原因,目前仍在进一步调查。


近段时间,电动汽车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不禁让人惊叹:电动汽车为何都喜欢“一碰就炸”?这次的锅又该谁来背?
其实电动汽车容易自燃起火引发安全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关于燃油车与电动汽车谁更安全的争论也由来已久。根据应急管理部和消防部门发布的数据,2022年发生的电动车火灾差不多也是3000起,电动车总保有量800万辆,概率为万分之三,概率略高于燃油车。
而容易自燃甚至爆炸的背后,则是跟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有着莫大的关系。


自燃起火是个通俗的说法,在业内它有个更专业的名字叫做“热失控”。众所周知,电池充放电以及内部进行化学反应时都会产生热量,而为了控制电池的温度,新能源汽车都会配备相应的热管理系统,它的作用就相当于给电池装个空调,热的时候把温度调低一点,如果冷了,温度又调高点,让电池始终处于比较舒适的温度区间安心工作。
但当电池发出的热太急太多,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也会有失手的时候,不管你是充电、行驶、或是静止状态,只要电池内部的“热量”到了不可控的程度就可能会自燃。原因有很多,比如夏季高温、过充、电池破损导致内部短路等等都可能导致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出现“热失控”。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燃油车起火的逐渐扩散,电车搭载的电芯内部的电解液等化学物质泄漏后会起到“助燃”的效果,甚至会对外喷射火焰导致火势会迅速蹿升,起火往往就在几秒钟之内。
这次的事故很明显是电池破损发生短路所致。据现场目击者称,当事车辆沿着马路靠右行驶,突然撞上了马路右侧的一根柱子,顷刻间车身碎片飞出,车身解体。很多人质疑蔚来ES8的质量,但该车曾获得世界三大汽车安全机构之一的Euro NCAP(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五星安全评级。而在碰撞实验中,蔚来ES8变现均很优秀,所以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极低。


由此可见,当时车辆行驶的速度肯定不低,虽然目前该车当时的行驶速度没有得到具体证实,但出现碎片飞出、车身解体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车辆内部的电池几乎是没办法保证完好无损的。


其实从这几次较为严重的事故来看,出现起火爆炸的原因无非都是高速行车时发生碰撞导致电池包受损,从而引发热失控。尽管目前各大厂商们都在极力研究如何预防电池热失控,但现阶段是没有办法做到“0失控”的,尤其是对于高速碰撞导致的热失控,即便是燃油车也可能出现同样的下场,电车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方面,由于电机的特性原因,其在性能上可以轻松达到内燃机发展几代才有的高度,加速快、极速高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一个十分普遍的特点,所以很多司机在路上喜欢寻求刺激;另一方面,同级别电车由于电池包的缘故,在质量上要远超燃油车,这就导致其惯性更大,在出现碰撞时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写在最后:
预期纠结“该谁背锅的问题”,不如想想该怎样更好地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笔者认为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既然知道电车“脾气大”,容易“炸”,那么就需要广大电车车主做一个“好脾气”的司机,严格按照道路限速条件行驶,即便是某些车企自信表示“永不起火”“字典里没有‘自燃’二字”,笔者依旧建议大家谨慎一点;而车企们也应该考虑,如何在现有的安全层面更上一层楼,为车主多争取一些保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802A06QD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