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十分强力,能以多种方式损害细胞,如造成基因突变,或生成可损伤生物分子的高活性化学物质。电离辐射和更低能量的辐射(比如红外线、可见光、微波和无线电波等)有着显著的不同,后者并无明显的危害
事实的确如此。在一次实验中,白俄罗斯科学家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残垣附近捕获了两只怀孕的堤岸田鼠,并将其饲养在一个没有任何辐射的实验室里。研究团队在2006年报告,尽管这两只堤岸田鼠的后代从未经受过强辐射,它们骨髓细胞中的遗传突变数量丝毫不亚于那些仍然栖息在高辐射污染地区的同类们。Mothersill和Mousseau等人利用统计模型估算了这种继承自祖先的影响程度,并得出结论:如今切尔诺贝利地区鸟类的遗传变异情况,也可能有部分原因来自它们祖先所亲历的核电站爆炸事件。(他们也同时指出,目前依旧存在的辐射残余,也会增加额外的突变压力。)
如果这个假说成立,那么科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忽视了一个可能深切影响着切尔诺贝利周边生物的强大因素:这些生灵当下所遭受的健康影响,或许并不来自它们自己生命中所接触的辐射,而是它们祖先经历的余孽。Mothersill坚信,这个推论“可以让过去泾渭分明的两派人达成和解”。
让整件事情愈发复杂的是,此地区的动物们极有可能在1986年后来回迁徙过,或者甚至是从地区之外来到这里的。也就是说,这片区域就像是一个混乱的集合体,其中个体的祖先们或许经历过一定程度的辐射、也或许没有,才使总结出一个和辐射相关的规律变得十分困难。 动植物的适应性
一波三折的例子尚不止如此。一些动植物种群如今的繁荣生长,或许是因为它们已经演化得适应了辐射。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的Germán Pereda和同事们有一篇尚未发表的研究发现,切尔诺贝利附近的欧洲树蛙体色比事故地区之外的同类深很多。他提出假说,自事故以来,这些树蛙的演化使它们能够在皮肤中制造更多的黑色素,以保护自身不受辐射影响。(不过,Mousseau认为,他还未见过令人信服的证据,可以证明此地区的动物们已经演化得适应了更强的环境辐射。)
无独有偶,还有科学家曾注意到,堤岸田鼠的一些特定细胞会制造出更多的抗氧化物,来对抗辐射引起的毒性。
来自乌克兰和英国的研究人员也曾观察到,自1980年代末以来,一些桦树花粉和月见草种子修复DNA损伤的能力愈发见长。
不过,若科学家想要真正了解生物对核灾难的反应,就需要做更深入的探索。目前为止,大多数的研究都着重寻找辐射强度和野生动物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Anton Lavrinienko认为,研究人员们更应该设计实验、来确定辐射是否真的导致了所观察到的现象。他曾和Mousseau合作完成了针对堤岸田鼠的研究。“我们应该停下这样不痛不痒的探索了”,他表示,“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
在人类宏大的科研目标完成前,切尔诺贝利无人禁区里的野生动物们依旧会对有关自己的激烈争辩乐得无知,并且继续它们最擅长的事:在一隅与世隔绝的辐射家园里挖洞、狩猎、飞翔、繁衍。未来的数十年里,辐射生态学家们仍会继续他们的研究和争吵,并(但愿能)最终达成一致结论。
本文作者:Katarina Zimmer
翻 译: D
审 校:browneyedsilvia 翻译对照表:
Radioecology 放射生态学
University of Stirling 斯特灵大学
(milli)sievert (毫)希沃特
the Red Forest 红色森林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俄勒冈州立大学
health physicist 保健物理学家
University Paris-Saclay 巴黎-萨克雷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南卡罗来纳大学
University of Georgia 佐治亚大学
population growth 族群增长
(nuclear)meltdown堆芯熔毁
Fukushima University 福岛大学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Radioecology 放射生态学国际联盟
McMaster University 麦克马斯特大学
Kiev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基辅核研究所
Radioprotection and Nuclear Safety Institute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University of Oviedo奥维耶多大学
University of Jyvskyl 于韦斯屈莱大学 资料来源:
Scientists can’t agree about Chernobyl’s impact on wild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