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1em]摘要
[size=1em]中青评论
注重实效、人岗适配的选拔思路,对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助益。入职半年后,仅仅因为自己并非“名校”毕业生,就要被已经录用了自己的单位辞退。近日,西北大学硕士毕业生赵静遇到的这起乌龙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据封面新闻报道,此前,赵静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多个正规流程,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入职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担任历史老师。但不到半年时间,学校便以赵静及另一位同事不符合人才引进规定的“名校毕业生”为由,要将她们解聘。对此,校方办公室主任的回应是“这件事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不该报名,我们后面审核的时候也没有发现”,希望她能主动离职。
教师招聘自有严格的筛选流程,按照校方说法,原本不符合“名校”毕业条件的赵静,却能通过层层考核顺利入职,说明是招聘方存在审核把关不严的问题。如今学校因有人举报,便急于“劝退”已工作半年的赵静,并将“错聘”的主要责任推给后者,显然有失公平。
设身处地去想,赵静为了应聘,可能要花费不少时间精力准备笔试、面试,配合学校的各项招聘安排。学校口中一句轻飘飘的“招聘错了”,对赵静来说却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一方面,她可能已然为这份工作拒绝了其他选择,错失了求职应聘的黄金时段。另一方面,再次进入招聘市场的赵静,会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在就业机会、落户、获取住房补贴等方面也会丧失一定优势。因此,对于此事,单方面解聘当事人,无疑是把招聘方的过失全部交由应聘方承担,并不合理。
复盘这场“错聘”,有必要追问的是:应聘人员资格审核,涉及哪些部门、何种流程,是否存在形式化“走流程”的情况?对于失职者,有没有依规严格处理,并从制度层面堵上漏洞,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而且,既然学校已经与赵静签署了第三方协议,即便要将其辞退,也有必要依法行事,支付合理的经济补偿。也有人建议,在她已经入职半年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综合考量她的工作表现,而不是因其“非名校”就一票否决呢?
赵静作为西北大学硕士毕业生,却因“非名校”被劝退,也引发了社会对教师招聘标准的争议。不少网友质疑:有必要对教师的毕业学校卡得太死吗?名校毕业生就一定能当好老师吗?
当地发布的2023年企事业单位引进优秀青年的人才公告,将引进对象划分为ABCDE五类人才。其中,学校教学类岗位仅面向A、B和D类高校。具体来说,引进对象要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22所国内顶尖学校的毕业生,要么毕业院校位居几类特定世界大学排行榜前200强,要么毕业于5所特定的师范大学及4所江苏高水平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这些引进标准,无处不体现着对学历的极端重视。如果学历“不到位”“不在列”,就意味着自动失去了入选资格。学校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固然无可厚非,但若过于看重学历,甚至形成“唯学历”导向,恐怕就值得商榷了。
众所周知,名校毕业生并不能同好教师直接画等号。优秀教学人才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也要在品德和教学能力上过关。比如,能否将知识模块有效分解,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是否深谙教育规律,懂得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等等。若是一味“唯学历”,便容易造成用人失当和岗位错配。
正因如此,2020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规定,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此外,还明确各级事业单位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
就此而言,当地引进教育人才,或许应该尝试把过于严苛的学历门槛降下来,通过组织试讲等更加科学、全面的选拔方式,筛选出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人才。相较于一时光鲜的“高名校毕业生含量”,这种注重实效、人岗适配的选拔思路,对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助益。
撰文/任冠青
编辑/杨鑫宇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24A08X7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