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4|回复: 0

为什么不建议孩子住校?心理学家的话,父母听一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 08:51:0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坐地铁的时候,遇到邻座一对母女在做市区游玩攻略。我好奇地问了一句,你们不是本地人吗?
妈妈告诉我说,女儿在这边上学,她和爸爸在外地老家工作。
哦,孩子是爷爷奶奶在这边带是吧?
妈妈笑了笑,爷爷奶奶早过世了,孩子一个人在这边上学。
看我张大嘴一脸惊讶的样子,妈妈又说了一句话,直接震惊了我:“孩子4岁上幼儿园就在这边寄宿了,一个人。”
看着眼前这个7岁左右的女孩,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也许她和她妈妈都没有意识到,她们面临的,是怎样的挑战。


一:小鸭子和鸭妈妈
以前上生物课的时候,布谷妈学到一个“印刻现象”
就是刚出生的小鸭子,会把鸭妈妈当成印刻对象,追着鸭妈妈跑。
但当鸭妈妈不在跟前时,它就会自动把身边最近的、能移动的物体,比如小狗、鸡妈妈,当成了印刻对象,并且一直追随。


其实在人类幼崽身上,也有这种印刻现象,只不过,它叫另一个词——依恋。
小婴儿从认生期开始,就会天然地依恋妈妈。等会走了,更是像个小尾巴一样,“妈妈妈妈”跟在身后转悠。
即便长大去上学,回来第一件事也是:“我妈呢?”
依恋,就像一根隐形的脐带一样,连着孩子和父母一方。而父母,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脐带”,给孩子指导,帮他明确人生路上的方向。
一旦失去了这样的依恋,孩子就会迷茫、恐慌,并且急切地需要从其他物体上寻找方向。
这就像失去鸭妈妈的小鸭子,当找不到妈妈可以依恋的时候,他就需要寻找另一个依恋对象。
孩子离开家寄宿到学校,他可能一周都见不到父母一次,但依恋需求又使他迫切地想要寻找引导、依赖。
而老师又只有那么几个,而且老师们大多只负责生活和学业,这么多孩子,情感上的深入交流肯定顾不过来。
于是,孩子只好转移目标,把依恋对象放在了——同伴身上。


你会问,孩子们相互依赖不是挺好吗?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
是的,孩子与同伴们交流,是他成长必不可少的事情。但是,孩子进入社交的前提,是与父母先建立了安全的、稳固的依恋关系。
一旦与父母的依恋,被同伴依恋代替,那么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同伴导向”现象。
什么是同伴导向?
就是本该父母对孩子的教导、责任、指引,被另一群小孩取代了。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的孩子,不再从你这接受庇护和教育,而是接受另一群孩子的价值观、引导和文化。
为什么有些孩子很容易被人教唆、蛊惑?有些孩子很容易被同伴“带坏”?
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他在家里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不牢固,慢慢发展出了“同伴导向”,接受了同伴的价值观和引导,从而走了弯路。
其实这对父母来说,还不算最大的危害,挑战还在后头。


二:欺凌
布谷妈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幼儿园》,讲述的是一群寄宿孩子。哪怕只有5、6岁,这群孩子,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江湖”。
大家坐在一起,小女孩明明什么也没做,但只因为没被看顺眼,她就被一个强势的男孩指着鼻子骂:“莫挨着我坐,听到没有?”随即,她遭到了全桌人的排挤和围攻。


还有位男孩,仗着力气大,只因自己脾气不好,一连揍了3、4个孩子,甚至还把一个孩子的鼻子揍出了血。


同伴导向,如果充当引导作用的那个孩子,成熟、有责任心,愿意爱与接纳其他孩子,那他确实会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照顾同伴。
但如果,这个孩子本身戾气重、爱挑衅、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他需要的,就只是“听话”的跟班,并且容易欺凌其他孩子。
这种欺凌包括孤立、言语羞辱、排挤、奚落等等。而孩子又是在别人的话语中来认识自己。不管哪种欺凌,都容易让他陷入自我怀疑的痛苦中。
我一位朋友,他初中就是寄宿。现在逢人就劝:“能让孩子走读就走读吧,实在是要高考迫不得已了,再考虑寄宿的事情。”
住校几年,他见识了孩子群体中的抱团、怂恿、欺辱、学坏等等。
而且,在失去了父母强有力的依恋关系后,同伴,就成了孩子唯一可以追随的群体。
可是,没有大人的管教,孩子间的交流又有什么体贴和文明可言?
疏远、蔑视、打击、抛弃,这些肆无忌惮的语言,每天都冲击着孩子的内心,使他孤立无援。


三:回归父母导向
除了欺凌,还有一点会让父母头痛的是,孩子离父母越远,越不受管教。
这是因为,依恋关系的弱化,使得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排序下降。一旦孩子认为父母没那么重要,那么,他对父母也就没有了敬畏。
既然都没有了敬畏和尊重,为什么还要听父母的话呢?
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不但不跟你亲,还格外叛逆。你说什么,他基本不听,多说几句,他干脆把门一关,连面都懒得见。
你想跟孩子说话,要么就得提高嗓门,要么就跟复读机一样,重复一遍又一遍。
温尼科特曾说:“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便不会产生。”
这“有利的关系”,便是指父母与孩子建立爱与接纳的依恋关系。


我们在养育孩子时,有保护他的欲望;他遇到困难了,我们有为他解决难题的能力;他想要依靠我们了,我们有给他支持的动力;他有情绪了,我们有爱与接纳他的胸怀。
这一切,孩子住校在同伴老师那得不到,在家里却可以实现。
而如果孩子从小就去寄宿,他就只能依靠同伴给予爱和力量。
可同伴都还是孩子,又能给他多少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31A08VK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