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2|回复: 0

豆瓣9.8,央视给孩子的寒假推荐,娃的数理化就靠它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3 20:15:12|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能是我前两天给大家晒的OK的期末考卷把妈妈们整焦虑了,这几天好多人都来问我,纪录片单呢?课外阅读书单呢?赶快交出来!这个寒假可不能让孩子“砸手里”了。


先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来,今天先来数理化篇——也就是理科方面的科普纪录片和相关书籍。
有时间看纪录片的看纪录片,更愿意看书的看书。
前阵子去参加OK的家长会,不管是数学老师还是科学老师,都再次强调了看课外书籍、科普纪录片的重要性
“现在的家长都急着涨分,一看娃成绩差,就问我们推荐练习册,但我特别想说,如果他们对一门学科、一个知识点提不起兴趣,那刷再多的题也没有用。所以我是建议,当孩子‘鸡’不进去,‘鸡’了没效果的时候,家长可以先从课外阅读,科普片,纪录片入手。”
所以这个寒假,我给OK准备了3部理科类的科普纪录片《我的牛顿教练》、《门捷列夫很忙》和《被数学选中的人》,以及与之相关的同名书籍(可以划到最后看)
这三部是央视出品的“数、理、化”三部曲,一集在25分钟左右,6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看。
这些年陪OK看过不少纪录片,但这3部纪录片依旧带给我不小的震撼。难怪它们被打上了“央视神级纪录片”“寒暑假必看”的标签,它们获得了包括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在内的十几项大奖。
先从整体上来说一下,它们的魅力在哪里?
首先就是形式上非常轻松,趣味优先,给孩子做科普启蒙,知识的输入,一定要是无痛的。
比如片中会随时出现的“Q版”牛顿和门捷列夫,只要他们一出现,娃的注意力一下就被牢牢抓住了。




旁边的风格也很逗趣幽默,比如讲赛艇比赛时说,“赛艇还对中国人学习英语有帮助,‘exciting’这个词出现时,中国人发明了‘一颗赛艇’。”


干货也是满满当当,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
比如花瓣的瓣数居然符合一个神奇的数列;怎么游泳比较省力;手机最关键的芯片和屏幕,其实是用沙子提纯后做的。
娃未必能懂其中的原理,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启蒙。


最后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科普纪录片超级“接地气”,真不愧是央视出品的,涵盖了好多历史上的、本土化的数理知识,这是任何国外优质科普片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分析举重运动时提到了秦武王举鼎,元素的中文名其实是明代皇帝、王爷的名字;电视剧里常见的“银针探毒”也有科学原理……


《我的牛顿教练》
懂力学的都是武林高手
《我的牛顿教练》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在纪录片中,牛顿化身为体育项目的教练,并从物理学的知识角度,给大家讲解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原理。
“牛顿不擅长什么项目,但却指导着每个参与体育的人。”
片中提到的运动也都是咱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那牛顿教练能怎么指导这些运动员们呢?比如,他会让自行车队伍在行进中排成一字长龙?
这有什么作用呢?是为了看起来整齐美观吗?


当然不是,这当中就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知识。
当骑行速度超过11㎞/h时,空气阻力就占到了骑行阻力的80%!领骑的人撕开空气墙,后边人的阻力才会小。


空气动力学的应用在现实中更是无处不在,还有南迁的候鸟排列的“人”字型,飞机机翼的设计等等。


这部纪录片还穿插了很多物理小实验,在家就能做,对我启发特别大!
滑冰场上,稍稍留心就能注意到,运动员在做原地旋转这个动作时,能自由控制旋转的快慢,但咱们观众看来,他只是做着优美的动作,好像没有发力加速、减速。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也是一道物理知识。
用到的原理是角动量守恒,用专业语言来讲,就是角速度和运动惯量的乘积是一个定值,如果转动惯量变小了,角速度就会增大,反之,减小。
说人话就是当运动员胳膊或者腿离躯干越远,转速就会越慢,相反,当胳膊和腿收回来,跟躯干保持一条直线时旋转就会变快。
咱们虽然不能像运动选手一样驰骋冰场,但可以坐在旋转椅上体验一把角动量守恒。
两臂张开速度减慢,两臂抱胸时,转速就会加快。


另外你可能完全想不到,咱们聪明的古人早就学会利用复杂的力学了。
你不一定会太极拳,但肯定听过“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这些“秘籍心法”,这就是力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经常健身的年轻小伙使劲全力也推不动一个比他瘦小、比他老的太极拳师傅。这件事该怎么用物理解释呢?


原来玄机就藏在师傅的站姿中,师傅呈一个弓步站立,身体前倾,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小伙推老师傅时,推力的很大一部分被分解成了向下的力,小伙其实是在跟地面对抗,只要老师傅保持姿势不变,小伙就很难推得动,还得再回去练几年。


纪录片中挑选的这些案例,基本上都是生活中看过、听过的,即便是后面讲解的物理学知识,他们一时半刻还不能全盘吸收,但等到了上物理课的年纪,不对这门学科产生仰望的心态,我想看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就达到了。
《门捷列夫很忙》
朱元璋和化学的关系是?
《门捷列夫很忙》是“数理化”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了化学知识和化学家的一些趣事。
主人公门捷列夫是一个相当传奇的人物,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且靠元素周期律精准预测出了当时还未发现的元素,还给这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预留出了位置。
看到这里,OK还由衷的发出感慨,“门捷列夫好厉害啊,他到底是科学家,还是魔法师,占卜师?”


纪录片还涉及到了元素周期表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化学周期表上的元素中文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还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为了取个国家兴盛不衰的好寓意,朱元璋给朱家的后代们规定了一套起名规则,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的偏旁要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顺序使用。
为此,老朱家还自创了很多新字。
时间来到元素周期表传入中国的清代,启蒙家徐寿担任了翻译工作,他很快发现字不够用了,金属元素有近百种,但带金字旁的汉字可没那么多。
正发愁时,他翻开了《明史》,看到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铜、朱恩钾……可高兴坏了,这不就是现成的元素名嘛!
于是咱们现在看到的中文版元素周期表就诞生了,朱元璋也不会想到,自己间接的成为了“元素之父”。


当然,我们今天便利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家在科研的道路上前仆后继。
像现在牙膏、空调、不粘锅中都会用到“氟”,别看现在已经很常见了,但当年为了提炼它,可是经过了几代化学家,长达118年的生死接力。
由于当时对元素的认知匮乏,不少化学家甚至为了试验献出了生命。
接力的最后一棒,第一位分离出单质氟的化学家亨利.莫瓦桑在实验中四次中毒,获诺奖两个月后就去世了。
这部纪录片不仅讲了化学知识,传递出的科研精神也是很可贵的。


《被数学选中的人》
数学家的故事太燃了
《被数学选中的人》是这一系列的最后一部。
这部纪录片在OK学校的数学节上,还公开放映过,我想老师们也是想让孩子们看一看,什么样的人是“被数学选中的人”?为什么数学学到后来,越来越枯燥,抽象,复杂,这些数学家们还都甘之如饴。他们究竟在数学中发现了什么常人无法察觉的乐趣?


这部纪录片就从孩子也能理解的角度,去尝试告诉大家,数学家们前赴后继探索的动力来自哪里,并且从多个角度一点一点向我们展现数学家工作的意义。


OK当天在学校看完,回来就滔滔不绝的和我聊了大半天,我想他一定是感受到了数学的奇异,也被数学家们的热爱所深深的触动。
在热爱数学的学霸眼中,数学代表着——控制力,性感,天马行空


简单,深刻,普遍,对称


逻辑性很强,公式很美


而数学看起来如此复杂抽象的,但它恰恰来自于孩子也熟悉的日常。
比如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向日葵种子的螺线,松果的螺线,树干的生长,花瓣的数量等,都符合这个数学模型。难道世界真的是一串待发现的代码?




数学还和音乐关系紧密,古琴古筝的琴弦就是靠数学定位的。我想当时的制琴匠人,未必懂得这些深奥的原理,他们肯定是在反反复复的操作和调试中得出了“最优解”,想想都很神奇!


这部纪录片还回答了很多人一直以来的迷思,就是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过这么多公式、图表,学习的过程真是格外的辛苦,但最后工作中要是没有涉及到,那大部分的人铁定都还给老师了,那么数学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北京海淀的高级数学教师张鹤就回答了这一问题,这段话真的好戳我:
“通过数学训练,可以让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变得比较强,推理能力变得比较强。这是其他学科没有的,唯独数学学科有的,它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有两个,一个是抽象,一个是推理。理科的其他学科没有研究抽象的。数学能够培育人们严谨的思考,培育人们理性的精神,培育人们独立思考的意识。”


数学真的是很美好的东西,它的美好并不在于应试,好好学习它,一定能赋予你很多一生都能受益的能力。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02A0670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