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与朋友F的一次交谈中,一张初中时期的照片成为了我们对过去的窗口。这张照片仿佛开启了一扇时光之门,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个曾经的校园,那段曾经的人际关系。
初中社交生态的底色如同一幅画卷,交织着友情、师生关系、班级互动等多重元素。这时期的人际关系并非简单的交往,而是一种深刻嵌入在乡镇社会的社交关系网络,其复杂性需要我们以学理性的眼光来剖析。
初中时期,社交生态的复杂性不可忽视。社交关系的建构涉及诸多因素,包括个体性格、权力结构、群体动态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借助相关理论,如社会交换理论、权力结构等,来解读初中时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深入挖掘初中时期的座位安排规则、班级分班的潜规则,还有诸如请老师吃饭、送礼等,其背后隐藏的心理机制值都得深入研究。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我们可以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体认知、情感发展的影响,从而理解其中的社会交往规律,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发展阶段对我们成年后的塑造。通过学理性的眼光去回溯我的初中时代,我不仅仅是在追溯个人的青涩岁月,更是在深入剖析社交生态的运行机制。初中时期的人际关系,既是个体发展的镜子,也是社会复杂性的缩影。
一、“城里人”的闯入:从一个外来者的视角看乡镇中学的关系社会
我与F自初中时代便成为好友,共同度过了无数难忘时光。即便高中时期,我们在不同班级,仍通过书信保持紧密联系。彼此在内心暗自较劲,却又真心希望对方越来越好,如同《我的天才女友》中的那两位小女孩。从小镇初中到县城一中,再到双双考入985名校,我们各自取得了属于自己的优异成绩。
大学毕业后,F进入一家国企工作,我则选择继续深造。某次聊天中,F给我发送了一张初中时代的照片。照片中,课间时分,同学们都在嬉闹,唯独F认真学习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出。她感慨地说:“你看这张照片,全班都在玩,我一个人专注认真地学习。隔着这么多年,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我的认真和专注。但我却觉得可悲,因为现在的我无法匹配当年努力学习的自己。”我好奇地问:“为什么照片里没我?”F回答:“你应该是出去上厕所了。”她又疑惑地问:“你知道R吗?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从初一的同桌变成了后来再也没有坐在一起?”我同样感到困惑:“确实,后来的座位总是靠边角,那时按成绩排座,你的成绩这么好,不应该坐在角落。”F回忆道:“我想起来了,当时R给老师送了钱,才能坐在我旁边。因为我们住得近,我成绩好,估计老师是想让我带带她。早知道我也送钱,让我们三年都坐在一起,说不定我还能坐到中间或更好的位置!”我们由此聊起了许多往事,如乡镇中学的座位安排规则、班级分班的潜规则等。我们发现,很多事情并非偶然,复杂的关系社会下面一直在暗流汹涌着。
F作为一个外乡人,在陌生的小镇社会中倍感不适。她从小在城市读书,后来因父母工作原因来到小镇。对于小镇的运作模式,她并不熟悉,因此吃了不少苦头。比如,如何进入这所初中,F的妈妈不熟悉规则,只好亲自去找校长求情。然而,其实只需付出一定钱财,事情便可解决。F的成绩优秀,但校长仍诸多挑剔,甚至质疑她的英语水平。然而,入学第一个月月考,F便斩获第一,英语成绩亦满分。
二、乡镇精英家庭的小规模教育资源争夺战
乡镇相对于村庄来说算是一个小熟人社会,一个班上的同学大抵上父母都认识,彼但是又保留了一些陌生的部分。在镇上,大家会觉得自己比村里人略高一筹,但是距离城市又有距离,所以大家都卯着劲想让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鲤鱼跃龙门,考上好大学,实现从乡镇到县城甚至省城的跨越。在此背景之下,各位家长就会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到自己能力范围之类最好的教育资源。但是我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小”规模的教育资源争夺战呢?是因为在这个规模只局限在一个地域性的乡镇社会中,涉及到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在一个限度内的,而家长想要东西也很明确,家长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在中考取得好成绩,进入县城的第一中学。家长只需要把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班上同学的情况弄清楚,然后采取相关的行动,就能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到一个相对其他学生好一点的学习资源。(这里的学习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老师的重视、视野良好的座位、一个习惯和成绩好的同桌等等)
在乡镇中学,老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基本遵循着血缘、权力、金钱这三大块。凡是是老师子女的、家里有权有势的或者通过钱财打点好关系的都会分在最好的班级。在我所在的初中,上述三类的生都分在了班主任以老练、严厉著称的七(1)班,而其他同学则分在了七(2)班,这也是唯二两个重点班。在班级内,班委竞选、座位划分、老师的重视这三项也遵循着这一准则。班长、科代表的位置可以买,请老师吃饭送钱就行,好的座位和老师的重视(这里指的是老师上课会点你名让你回答问题)同样也可以用钱买来,据说班上有同学每年都会在这上面花个一两万。
三、权力结构主导的社会交往模式
在社交生态中,权力结构对座位安排和班级分班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送礼、请老师吃饭等方式,学生和家长可以干预座位的安排,使得自己或自己孩子能够坐在更好的位置,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这不仅关乎学业,也关乎社交地位。那些有特殊背景、与老师关系好的学生,往往能够进入重点班级,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会通过各种手段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这可能包括与老师建立亲密关系、送礼、请吃饭等。这种争夺并非公平竞争,而是通过个人关系和权力来获取有限的教育资源。
社会交往在这里也成为一种手段,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友谊。权力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了资源的分配。初中的一位男同学曾经向我好友透露:“我们男生一般只和那些家里有权有势的人玩。”十多岁的小男孩,大多数都已经把班上哪个同学家里有钱有权给弄清楚了,我想这绝对是他们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经告诉他们要和谁去多走动多相处,以此为自己争取到优质的关系资源。在小镇社会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学生可能更容易结交同样有权有势的朋友,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交圈。并非所有的交友都建立在真实的兴趣或友情基础上,而可能更多地是出于争取社会资源、提升社交地位的考虑。这使得交友关系呈现出一种干预性质。对于像F这样的外乡人来说,适应小乡镇社交生态可能会更为困难。缺乏当地的社会网络,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获取资源和建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学习成为她与他人竞争的手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研究生 刘文蔚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07A08I8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