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0|回复: 0

申怡:2024最大趋势,当未来考试「不再有标准答案」,我们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8 09:58:23|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申怡。这是我们寒假营的第11天,也代表这咱们寒假营过半,大家要更加珍惜时间,跟着我一起好好学习。那今天我们讲什么?
——讲讲前段时间很多家长都有点懵的一个题型——遇到没有标准的“开放性问题”,我们怎么做?


遇到开放题
要背诵答题模板吗?
今年的考试,有一个很大的趋势是,开放性的题目越来越多,好多家长都说这种开放性题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知道怎么办;或者问这种题目有什么答题模板吗?还需要背答题模板吗?答题模板还有用吗?


我现在有时候刷到短视频,都还会看到有一些人还在说,做阅读理解,你只需要答某几个点,你就能满分。
事实真的如此吗?
比如我们来看下面三张2024年小学期末卷子里的3道开放式题目。


第一个题:让你体会片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然后用加点的词写你心中的一处美景。(4分)
这其实就是一道非常典型的「仿写题」。
你再看下一题:让你发挥想象,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一写逛夜市时游人如织的场面,不少于80字。(6分)
它没有说你必须要写什么,但是需要你“点面结合”。
而让你在夜市当中写一个“点”,一定就要非常具体,你如果背模板,不会具体到这个地步,所以背模板是没有用的。但是,你需要了解语文的基本常识,知道——某个人、某个摊位、某种吃的等等,这个叫“点”,整一个夜市的情况,这个叫“面”。这样点面结合,才能写出好的内容。
第三道题,让你用几句话有条理地说你对书法的理解。
这个考的是什么?是你的“条理性”,比如由小到大,有具体到抽象,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等等,这些都叫“条理”,它背后是有逻辑顺序的。


以上三个题,都是2024年最新的小学期末题所出,你会发现,做这些题,没有办法背模板,考的都是你生活当中的基本能力。


面对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
我们该怎么办?
未来的考试趋势是,越来越不需要标准答案,越来越考验的是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那么,孩子有应对这种题目的能力吗?
我告诉你,非常有。
就像下面,我昨天分享了一个学生写的春节对联。


这个对联,来自我寒假营里面的学生琪琪同学,写对联,是一项生活中非常具体的能力,而她在3-4年级,就能写出这样的对联。
那么我问问在直播间的各位朋友,你能够写出这样的对联吗?
我看到好多家长说不能,少部分人说能。
所以我们要看到,我们引导够好的话,小孩子是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的。
那么,在教育孩子、带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发挥出这种能量呢?
首先,家长一定要参与共创。
学习,不只是孩子的责任,它是要求家长也加入的。
比如琪琪同学,她写出了一副非常漂亮的对联,那么她妈妈是怎么做的?——她妈妈把这个对联补充完整,然后贴在了家里。


带着孩子共创内容,一起完成,亲子一起去面对学习,才能给孩子巨大的能量和动力。
很多人说孩子不聪明,很有可能是家长加入的方式不对。
其次,老师需要聪明地引导孩子的学习。
还是以琪琪的这个对联为例,如果是我这个老师,我会如何加入琪琪的学习。
我会借助琪琪同学的这一副对联,给大家拓展去聊。
比如,聊聊写对联有什么要求;聊聊对联里的生僻字,拓展到更多的生僻字和汉字的构成;带大家听听歌词《生僻字》等等。
如下:


为什么我要去做这些呢?
因为现在的考试,已经不会只考你一个字怎么写、不会再考你怎么去背诵和默写。
未来的考试,它会考许多丰富的、综合的内容。要延展得宽,孩子的思维才活,思维活了,才能应对未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以及越来越难的考试。


“九省联考”
给家长敲的警钟
比如这几天,我多次给大家提到“九省联考”。


我们知道“九省联考”是给高三学生做的题,你以为这些题是给这几个省份的高三生看的,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其实是考给所有省份的所有家长看的。
这其实是给所有家长敲的警钟。
就是,如果我们还在用老思路来面对高考的话,就很难长久地在成绩方面变得更好。
而且,我们看到“九省联考”也有几个特点。


首先,它的阅读量在进一步加大。
这次“九省联考”,题面的阅读量将近9000字,孩子如果阅读能力差,能不能在高考读完题目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次,选择题数量增加。
这意味着一个选择题目下面就有一大段话,比如下面这样:


想要做好这一道题,你需要读完上面这好几大段话,然后把关键信息抓出来,跟几个选择题的选项对应上。
而做完以上这几个步骤,你也才只是做完了一道题。而选择题数量一增加,就意味着孩子做题的速度还得加快。
有人问了,老师,高三才想着阅读提速来得及吗?
不,他得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练习快速阅读的能力。
包括我这几天重新看了一下高三第一轮复习要看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么一大本厚厚的书,怎么练得完?而且还不是只练一个科目。


所以资深的聪明的老师,知道怎么“以一应十”,知道怎么有效地学习。
所以当我们面对着考试的变化,如果我们看到网上的许多老师,他只讲固定模板、只说死记硬背、只会机械地讲答案的、只能写好词好句,那么这样的方法,一定会被淘汰。
那么怎么办呢?
大家自己看:


如果做某一道阅读题,需要的是单篇阅读的能力;
如果整体提高孩子的素养,需要整本书阅读的能力;
如果孩子需要面对一张完整的试卷,那他就需要快速地切换,迅速切换对策来写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小说阅读、古诗词阅读、实用性文体的阅读、古文、作文素材的阅读……孩子能够尽情地切换,然后他能够综合整合,快速出结果,那就必须得有群文阅读。
你做某一道题,它是解决某一道题,但是完成整一张试卷,一定要靠群文阅读。
这是一个理想的阅读方法。


群文阅读
是考试高分的最好策略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十几年前,就带着学生做“群文阅读”的训练了。
比如下面的这个学生,2013年高考的前一天,我带着他突击了一下“群文阅读”,结果6月23号,高考成绩出来,他语文成绩考了141分。


去年11月份,我在我的群文阅读课《申怡阅读周周学》上线的时候说过:将来我们一定会频繁使用的阅读方式和教学手段,就是“群文阅读”。
(1) 什么是群文阅读呢?
“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有一篇主文章,然后以这篇主文章的线索或者主题,去拓展读更多文本。
这样“一篇带多篇(也叫“1+X”)”,学生不但阅读量更大,而且阅读效率更高,也会收获对一个事物更全面和思辨的认知。
比如主文章的主题是“成功”,那么围绕着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去读更多关于成功的文章,从而对“成功”二字有更丰富、深层次、全面的理解,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方式,追求的是知识量增加,追求量变;群文阅读除了在知识量上一定比传统阅读多上很多,同时更追求语文思维的提升,追求思维和真正的质变。


所以,我建议咱们一周至少进行一次“群文阅读”的训练。
一次“群文阅读”的循环,也包括了至少以下3个步骤(方面):
①带有主题的多文本阅读。
多文本阅读,一方面能够让阅读量加大,一方面能把一个主题研究得深刻。研究深刻了,记忆就深刻,可以作为写作素材、作为我们日后思考的积累,在任何时候拿出来直接用。
②一次深刻的大脑风暴、思维训练。
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针对一个话题或者一个人,不同的人的看法竟然是如此不同。
比如“项羽”这个人,司马迁的角度看,是认可又遗憾;那么除了司马迁的角度,江东父老怎么看项羽?虞姬怎么看项羽?船夫怎么看项羽?或者后代的诗人们比如杜牧、王安石……等等怎么看项羽?
这样多文本阅读一遍之后,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就是一次大型的头脑风暴,也是一次深刻的思维训练,帮助我们拓宽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看完问题,提高思辨能力,也能最后找到自己想要的角度是什么。
③写作与表达。
与武汉试卷最终的“我印象中的武汉”一样, 一次群文阅读的最后,一定会有一个落地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口头输出我的看法,可以是包含自我思考的写作。


但无论如何,“群文阅读”都会有一次孩子的思考的训练、表达的训练。
最重要的是,孩子看完这么多不同的答案之后,他知道了原来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是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也能有勇气、也应该、也有能力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这样孩子敢于表达又言之有物的写作,一定会是一篇中上的文章,而且很有可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作品。
最重要的是,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面对未来人生的任何难题,他都能走出自己的路,我们也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2)如何进行“群文阅读”训练?
第一步,选一个你和孩子想要探讨的主题;
第二步,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去选好一些好的、相关性强、尽可能多样性的素材,3-5篇足矣。
可以从经典名著、古文、古诗、古籍、古今中外大咖的名篇选素材;素材也不限于任何固定体裁、类型,可以是小说散文议论文;可以是热点时事评论;甚至可以是路边的一个告示……
第三步,对这些篇目进行阅读,阅读之后进行讨论,最后对该主题得出自己的看法。
举个例子,群文阅读课程《申怡阅读周周学》是如何带大家进行“群文阅读”的?
还是以人物“项羽”为主题,我会带大家读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原文片段,既学古文、又学历史、还学正统的历史上对于项羽的看法是什么。
读完《史记》里的项羽,我会带大家进行群文阅读,能换多个角度,看到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如何评价项羽,而非只有一种声音。
比如张爱玲写了一个小说叫《霸王别姬》,她从女性文学作家的角度,讲了虞姬的角度如何去看待楚霸王;郭沫若写了一个小说叫《楚霸王自杀》,他又站在船夫的角度,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怎么去看待项羽。


所以你看,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并不是只有一种解读,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思考它,任何人都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根据一个事情表达自己的思考。


寒假营今天学什么?
——对联怎么贴
说完了今天的家长课堂,我们下面就进入寒假营具体的学习,看看语文思维和语文能力到底如何训练。
今天同样是结合同学们的对联,一起聊聊咱们这个「对联怎么贴」?
首先,如何区分上下联?
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是仄声(一声和二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是平声(三声和四声)。
比如下面3班内蒙应奇货可居哩同学的上下联就写对了。上联最后一个“岁”字是四声,就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春”字是一声,就是平声。


其次,上联应该贴在面对大门的左边还是右边?
那要看横批的方向。
在古代,横幅一般是由右写到左,如果是由右写到左的横幅,那么上联贴在右手为好,下联贴在左手;
那么如果你说按照现在流行的,横批是由左写到右,那么上联是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
正常按照古代人的讲究,上联应该贴在右边。
再次,贴对联的时间讲究。
如果大家是大年三十贴对联,那么最好是上午贴,这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当然,在大年三十之前贴,也是没有问题的。
上面就是贴对联的三个规矩。
下面我们看看其他2位同学的对联,你看他们贴对了吗?


首先,这两副对联的横批都写对了,都是由右写到左。
但是两位同学的上联不太对,两个对联的上联都是平声,改成仄声最好。


布置今日作业+点评昨日作业
布置今日作业:
今天是寒假营第11天,我们需要学一个新的成语叫“奇货可居”,大家去看完奇货可居的故事,然后不同年龄段的同学,分别完成下面四个任务。


点评昨日作业时间:
首先,表扬班级。
第一个表扬的是7班的同学,大家积极动脑想对联,群里贡献了不少对联。


其次表扬8班的同学,又快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态度特别认真。


其次,表扬具体的同学们。
昨天给大家布置的创意作业是——


在所有完成作业的同学里,其中,首先表扬8班emily,想了一个通过综艺节目记住文物的方式。


其次,表扬3班内蒙应奇货可居哩,提到了把文物用进生活中、讲给别人听, 做成文创产品等等。


最后,
希望明天的作业
能够看到更多的同学得到表扬~
大家加油!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08A025M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