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0|回复: 0

2024返乡观察丨现在的孩子“野”不起来:家长只要觉得孩子被欺负,就会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5 02:01:5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吴雨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教育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而好的教育方式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是使人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保留自身的个性。现代教育学理念也倡导寓教于乐的教育教学方式。个性的展示也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表征。
回家过年,和家里从事教育行业的亲戚们聊了一下现在的教育问题。过去对于孩子的形容多为天真烂漫、贪玩好动、“野”等词语。家长头疼的是孩子过分调皮捣蛋,整天玩闹,不务正业,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但在这样的一个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并不需要操心孩子的生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但现在的情况截然相反。孩子们不再“野”,安静、内向成为大部分孩子的常态,但家长和老师开始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线教师们基本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现在的孩子是天性压抑、难以释放,个性得不到充分展示的。
一、“野”不起来会怎么样?
当孩子们“野”不起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1.身体发育问题。“野”孩子们大量的时间都是在户外活动,这就有许多显而易见的好处。户外活动促进了孩子们体质的改善,生病的情况也少见。大量的活动消耗了孩子们的精力,野孩子们吃饭都不需要家长催促,玩饿了自己就会吃。但现在的孩子除了学校,就是家里,运动不充分,体质也得不到增强。而且长期伏案学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于骨骼发育、体态矫正、视力发育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2.生理健康的问题。“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玩闹不仅是天性释放的过程,也是舒缓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 “体育好的孩子一般都不会有心理问题”,绛帐初中的教导主任如是说道。适量的活动能够帮助孩子消耗精力,释放压力,玩得累了,很多心理问题也就自然而然被遗忘了。而“野”不起来的孩子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已经开始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正常现象。孩子课堂活跃度下降、思维转变缓慢、厌学问题低龄化、抑郁症等等,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在校园内变得越来越常见。并且随着教育竞争扩张、教育内卷化愈演愈烈,孩子的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高强度的学习之中,更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来调节心理状态,否则就很容易引发厌学的情绪。
3.社会化的问题。人是社会性的,社会化是个体一生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野”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历程。孩子们在“野”的过程中,能够与同伴群体发生关联和互动,进而习得群体内部的规则,适应群体活动的秩序。同时,“野”的过程也是与社会产生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孩子们在“野”的过程中,能够参与到不同于学校和家庭的社会生活之中,观察到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与物,形成个体对于社会的初步认知。“野”不起来的孩子生活在相对真空、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所隔离出来的学校与家庭之中,缺乏社会生活体验,其社会化也因此而难以实现。
二、为什么“野”不起来
孩子们天性是被压抑的。事实上,现在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过程。制度设置、主体行为常常导向的是与最初目的相反的结果。在孩子成长方面也是如此,学校、家庭、社会的初衷是不遗余力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措施越来越多,反而导致了现在孩子天性无法充分释放的结果。
1.学校对安全的过度强调
安全问题是底线问题,属于“一票否决”的事项。因此大部分学校为了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直接对于学生的行为进行制度上的限制,直接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问题的出现。比较典型的做法是限制课间十分钟学生的活动范围。陕西省H县某小学直接规定,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学生到操场活动。因此一线有了“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的说法。本质上还是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的策略。但学校对于安全的过度强调,反而是以学生的休息、互动、活动作为牺牲了。
2.家长把问题扩大化
迫使学校采取避责行为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家长。很多小学教师坦言,现在家长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注良多,但存在着把问题扩大化的趋势。学生之间打闹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很多时候只是正常的玩闹,可能上节课闹别扭,下节课就和好,与校园霸凌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会受欺负。不少家长和学生的日常沟通更多是关注学生在校是否被同学/老师欺负,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则较少关注。一旦家长在主观上认为孩子受到欺负,就会向学校“要说法”,只要学生在学校范围内出现任何情况,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学生成绩不佳是学校的责任,学生“受欺负”也是学校监督和管理不善的责任。
家长将问题扩大化做法,最终也会影响到学校对于学生管理的行为与措施。“消失的课间十分钟”是学校规避安全责任,也是避免与家长产生更多责任划分问题的策略。
3.“附近”的消失
孩子“野”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客观上“无处可野”。具有熟人社会性质的社区是安全且充满信任的,例如原来的单位社区,农村社区。孩子们在社区内随便玩闹,不需要家长进行管束。家长也忙于生计,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管孩子。换言之,“附近”的存在是孩子们野起来的重要基础。
但“附近”的消失则成为现实的常态。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导致了社会的陌生化。这一点在城市社区尤其明显。即使居住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之中,大部分人之间都是素不相识的。缺乏信任基础和交往机会,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建立起互动关系。这放置于孩子们的身上也是一样的。现实社会并没有提供相应的交往互动的机会、平台。而得不到正常的社会交往训练的孩子,也难以掌握社会交往互动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变成一件有难度的事情。
但与此相对的则是网络化社会交往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智能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丰富多元的网络社交媒体,精密细致的大数据计算等等都降低了网络社会交往的难度。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老年人都能学会发布抖音短视频,遑论学习和模仿能力更强的孩子。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对于社会交往的需求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之一。但是网络社会交往的便利性与低成本性,个体得以通过网络的手段满足这一需求,这也在实际上降低了现实社会交往的需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生育率的下降,无论是在家庭之内,还是在更大范围的社区之中,同龄人的减少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同伴群体本身作为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单位,其缺位必然会对个体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少子化的另一个影响还在于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的上升,影响家长对于孩子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因此,大部分孩子的生活空间就是学校和家庭。这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是完全不同于社会的。孩子们是被隔绝在真正的社会之外的。在过去,孩子是自己上学、放学,路途之中实际上是短暂地参与和观察社会的。但现在接送都有家长或者保姆,短暂参与社会的机会也消失了。
三、找回附近
“附近”是个体生活的现实空间,强调的是与具体的社会、具体社会中的他者建立联系。找回附近可能是让孩子们找回天性、健康成长、顺利完成社会化的一个有效方式。
找回附近,帮助孩子建立与社会的关系,能够让孩子积极参与现实社会生活,减少孩子在网络社会生活的时间。
找回附近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找回同伴群体。同伴群体间的互动和秩序是社会的拟态,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促进个体的社会秩序感的建立,形成对社会规则、社会道德的基本认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14A05OD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