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9|回复: 0

孩子长大后过得好不好,童年早有暗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0 19:40:50|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 芒来小姐来源|武志红ID|wzhxlx


前段时间,“高考状元”刘丁宁在采访视频里,透露了自己几年前在北大遭受霸凌的经历。据她回忆,有次学校戏曲社团有演出,她花了半年时间排练,最后却被同学“赶”了出去。对方直接跟刘丁宁说:“你再来排练,我就报警了”,还说“不要觉得你天下第一。”视频发布后,引发了热烈讨论。很快也有同届、同社团的北大学生出来回应:社团活动这件事,大家并没有故意排挤刘丁宁。演奏排练中,刘丁宁技不如人,社团刚开始并没有淘汰她,而是增加了一名同学分担演出。但刘丁宁不服气,甚至影响了整个乐队的排练,最后社团开除刘丁宁,也更多是因为她彻底了扰乱了纪律。刘丁宁在视频里感叹人际关系的言论,引发了很多网友共鸣。她说——应试教育强调结果、成绩,过程中非常缺乏一种「成人教育」,指导你怎样去思考和理解这个世界……
对我来说,我确实会觉得它有很大的缺憾。她所说的缺憾,其实也是现在很多孩子的写照——
孩子们浸泡在应试教育模式里,习惯了啃书本、重成绩。
一旦进入需要跟团队、跟不同人打交道的环境里,就不知道如何适应了。



01我和学霸儿子,都在人际关系上栽了跟头朋友小迪,这两年很为儿子发愁。

她的儿子目前在上初中,一直都是学霸,成绩没有跌出过年级前三。

但老师随访时,好几次都提到:

你家孩子学习上很努力、出色,不过身边亲近的同学、朋友很少,最好注意培养跟同学的关系。

老师说的委婉,但小迪还是从中隐约听出了孩子在人际相处上面的不擅长。

前段时间,她去学校找到老师细问,才发现原来孩子跟同学的相处确实不愉快。

比如——

有一次同桌课间休息崴了脚,想让他帮忙送她去医务室,他不理会,同桌很难过。

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拒绝?

他说:“我还要做题呢,送她去医务室,我就做不完了。”

再比如——

课堂小测试都是学生自己改自己的卷子,前后桌改完,他会一个一个要来卷子,看看他们“考”了多少分。

要是有人错了简单的题、考得不如他,他就会嘲笑对方:“你怎么连这道题都能做错?”

显然,孩子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学习上,对周围人都不太关心。

甚至因为成绩、排名的竞争,跟同学的相处变得有“火药味”。

小迪从学校回来后,愁了好几天,对我吐槽:“我现在觉都睡不好,怕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她说,自己从小内向,跟同龄人格格不入,整天忙着读书、考试。

大学毕业后,她上了半年班,为了能早点转正,努力做业绩,每天都加班到10点。

结果,同批进入公司的另一个同学已经转正了,她没能拿到转正资格。

小迪想破头都不明白,明明业绩都差不多,自己哪里输给了他?

当时的她把一切归结于:对方是硕士学历,自己学历还不够高。

于是,又回学校读了三年研。

硕士毕业后再就业,她以为情况会好转,结果不尽如人意——

以前失败的经验,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她跟同事、领导打交道总是畏手畏脚。

她越来越回避社交,工作时能不交流就不交流,连同事之间的私聊群也屏蔽了。

好多年后,她才琢磨明白:

职场环境跟学校有不同的规则,转正、职位升迁并不全靠业绩;


还特别考验一个人在职场的软技能,比如团队合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等。

而她从小就没什么朋友,也不参与团队活动;

如今她看到孩子这样,担心会影响他的以后发展。



02会读书的人,
到关系里为什么不行了我观察发现,小迪过去之所以不擅长为人处世,是有一个潜在的认知:
搞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事都可以不用管。所以,母子两代人都把“成绩”看成重中之重——小迪觉得自己得不到公司认可是因为学历;
儿子把学习看做是只能赢、不能输的竞争,对周围同学抱有敌意。这份观念偏差,使小迪只重视学习知识,不关注学习为人处世,儿子也是。小迪跟我说,自己最头疼的地方就在于此:因为习惯了应试教育考试制度,她会下意识把身边人都视为“对手”,很难跟人好好合作。深入一聊,我发现小迪的父母几十年都在一个技术岗位上,每天都跟机器打交道;唯一需要为人处世的地方,是跟领导汇报工作、跟同事组团打麻将。他们认为读书好就可以成为人上人,从不与人深交,也不准小迪跟朋友玩太久,觉得耽误学习。小迪就业之后,其实内心也怀疑过:自己总是埋头干活,什么集体活动都不参加,是不是不太好?但父母固执地认为:社交没有意义,小迪应该继续读博。这份认知偏差,让小迪遭遇了不少“职业困境”;比如——一旦工作中出错,她就会陷入焦虑暴躁之中,跟人说话带着情绪,很难沟通;团队协作中,她很多时候容易忽视他人的需求,在别人看来,这就是态度不配合。小迪儿子三岁前一直是父母在带,慢慢她发现,自己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她和父母的影子:不太关注自己和「周边人」的关系,也没有要和别人合作的意识。


03能处理好「关系」的孩子,
背后有什么不同其实,我们天然有探索外部世界、和周围人建立关系的需求和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对「关系的感受」会带来深远影响。
小迪那会儿跟外界的沟通大部分都处于封闭状态,
于是,她的孩子也慢慢习得了这种封闭。但好消息是,最近小迪有了一些改变:
她开始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说给身边的人听了。比如,小时候有多孤独;对外向的同学有多羡慕;有多想跟某个人交朋友……当她把感受说给我听时,我有一个感觉:她在欢迎我走进她。小迪打开了心门,这是她开始接受现实、走向外界的友好信号。而她最重要的改变,是开始把这些感受告诉孩子,这对他们母子,几乎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对小迪这种不善社交的父母来说,保持真诚和分享,是她能教给孩子的重要一课。
当父母对关系的感受变好了,才有可能允许并引导孩子主动与外界建立关系网络。
比如在平常接孩子放学的过程中,我观察到的父母们:
有人站在一边旁观,从不干涉孩子的自主交友;有人叫住孩子的同学,给孩子创造打招呼的时机。还有人让孩子拿出便携象棋、飞行棋,摆在校门口附近,吸引感兴趣的同龄人来玩;或者让孩子把红领巾“贡献”出来,打个结和其他人打打闹闹,一群人嘻嘻哈哈、开开心心;……

这些孩子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点:都很重视小学放学后的十几分钟,是小学生的「社交黄金时间」。而不跟大家互动的孩子,一放学就被父母接走,围得严严实实,问成绩问考试。我看到好几个这样的孩子,每次见都形单影只。总的来说,孩子的社交能力可能先天会有差异,但父母自身的态度如何,会带来很大不同。



就像美剧《小谢尔顿》里,男孩谢尔顿非常不擅长跟人相处,很多同龄人对他避之不及。长大后,他始终不善于社交,但凭借一些打动人心的举动,他交到了朋友,有自己的圈子。这个背后,离不开他父母的引导和支持:首先,他有一个愿意深深支持自己的爸爸,会在自己被科学家拒绝、伤心不已时,跑去科学家面前请求他见谢尔顿。爸爸的支持能让谢尔顿深信——我是值得被爱的,别人会把我放在心里;而同样的,我也能与别人建立很好的关系。所以,虽然谢尔顿从小到大都特立独行,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很孤单,也不觉得自己配不上周围人的欣赏。同时,他也有一个重视情绪感受的妈妈,会在谢尔顿的同龄人到家里玩时,提醒谢尔顿:注意措辞,要有同情心;当谢尔顿沉迷于解题,耽误一家人吃饭,妈妈让全家人换一张桌子吃,不要打扰他。途中她给谢尔顿送来炸秋葵,谢尔顿冷言冷语地说:“量子电动力学被发明时,人家靠的可不是吃炸秋葵。”妈妈回:“那可能是因为他妈妈爱他的程度,没有我爱你那么深啊。”爸爸的无条件支持、妈妈对情绪感受的重视,让谢尔顿成长在充盈着关怀感受的氛围里。这种氛围,软化了他钝感、稍显冷硬的一面。所以,当情绪低落的同龄人来家里玩,他会直觉地觉察到,并对她说:“我会倾听你”;“需要我给你倒一杯热饮吗?”在别人情绪低落时倒上一杯热饮,谢尔顿把这称之为“热饮治疗法”,一直沿用到长大。总的来说:孩子浸泡在怎样的引导氛围里,就会主动学习这样的人际相处方式。孩子是种子,而好的家庭是土壤,土壤用心灌溉种子,孩子自然也会用心去发展自己和外界的关系。


写在最后回到开头提到的「成人教育」这件事上,这个话题涉及的面很广,但人际关系始终是逃不过的一个课题。对类似小迪和她儿子这样的情况来说,很重要的是:
引导孩子心里、眼里装得进别人。比如,从一些小事开始,引导孩子观察其他同龄人——
“刚才那个跟你打招呼的同学,她的发卡真漂亮啊。”“你的朋友是不是快过生了?准备好礼物了吗?”“你的同桌心情不太好,你最好不要惹她心烦。”
眼里能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特性、不同的相处细节;
心里能接纳多元关系、与人合作或冲突;
生命里欢迎他人走进自己,重视从关系氛围里得到好的体验。我的世界里,有你在,他在,他们在;他的世界里,自然也会有你的一方小隅。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19A098C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