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21世纪教育洞察》人口变局下的教育专刊
调研访谈 | 郭婷婷(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总监)
编辑整理 | 王莎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并校后偏远村里的孩子怎么上学呢?留守老人用一个三轮车,里面放一捆枯草,孩子坐在枯草上,再用一件旧衣服或者是旧棉被盖在头上,老人拖着他走一个小时到镇上去。贵州山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很危险。大清早特别冬天的时候,你看着特心酸。”“这所小学应该是1949年就有了,学校服务于附近3个村,目前加上学前班共有112个学生,其中学前班35个,1-5年级77个,我师范毕业就分到这所学校,中间周转了几个学校,2003年回到这个学校,至今20年。”没有撤并的学校与教师缺口学校最开始的时候孩子比较多。随着新生儿数量减少,近些年学生也在减少。另一方面是有些外流的学生。老百姓觉得这里毕竟是一个村小,镇上的寄宿制学校是不是会教得更好一些?有的家长要送大的到镇上读书,就连同小的一起带走了,就是“大带小”。2015年我们这里还有10所乡村学校,现在连同我们学校只有4所。其他乡镇,能并的就并了,比较偏远一点的乡村学校还没并。我们学校这种地理位置没有撤并主要原因还是老百姓不愿意,他们最终还是看学生的学习成果。领导可能还是想撤并这所学校,因为我们学校离镇上只有 3.5 公里,步行也不是很远,开车的话五、六分钟就到了。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节约师资”。乡村学校按班师比来配备师资,一般像其他乡村学校是 11 个人,我们学校 5 个班只有7个老师我们学校现在没有六年级了,就不是完全小学而是教学点,稍微好一点的老师都给调走了。我想学校要有生命力,还是要有年轻的老师,所以每年会招一些实习老师、西部志愿者来加入教师队伍,填补师资的不足。学校能够撑到今天,就是我一直在利用外面的资源,比如找团委去要学校西部志愿者,再找高校的一些学生来实习,缓解师资严重缺乏的现象。但西部志愿者就能服务两年,实习老师只能服务半年。我从2012年就在招实习老师,但我觉得这不是解决老师缺口的最好办法,因为老师来来去去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作为一个管理者,这也不利于发展。你的一些想法实践本来要形成一个体系,这波人来刚刚搞懂,又走了,下一拨人又来。这个过程很痛苦。大班额与学生的被关注度我这些年都在观察,无论怎么招聘老师,我们大环境都是这样,县里修学校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农村人进城的速度。家长们的意识和需求就是往城里赶。像咱们西部地区这样一个偏远的县城已经有4所小学了,都是大班额。所以又在修小学,不停的赶进度。专家们都说“城满乡空”其实在乡镇上也是很满的。乡镇学校的班额一般都在50多个。虽然我们一直说要清理大班额,但是这么多学生要读书,政府又没钱解决这么多师资也没有那么多编制,只有增大班额了。2017年,学校的六年级就被撤到镇上的中心校区了。我一直在做跟踪,95%的( 转过去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下降了。比如他在我们这里读完五年级都是80-90分这样一个层级,在中心校六年级的分数就是50-60分。分数差距很大,就好像我们以前是在作假一样。但我们公立学校是统一考试,还要相互交换老师监考。成绩也是公开的,所以我才会一直进行一个对比。老百姓就质疑,在村小考得这么好,怎么到中心小学就不行了?我之前也听过杨东平教授很多的讲话,他说只有小班小校才能进行个性化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因为大班照顾不过来,无论是从心理还是从学习上。像我们学校有的孩子,到镇上读了一年,长大了一岁还出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抑郁症之类的。我就搞不懂干嘛会出心理问题? 我对心理这一块比较空白。他们在小学好好的孩子,我们还有意识的让孩子们承受挫折教育、劳动教育,这些都兼顾,怎么好好的就突然出问题了呢?他们老是和我说上学没意思,我感觉很惊讶。怎么这样一个阳光的孩子,家庭又没有任何变故,怎么到了中心小学就成这个样子了? 就觉得好奇怪。学校未来无法预期这些年其实我还是过得心惶惶的。每年没到8月份我就开始惊慌了,他们是不是要想办法了要拆我们了?我能在这里留下来,就是老百姓不允许。其他地方我了解的有几个偏远一点的其他乡镇的,就是不给你师资,自然学生就流失了。你不可能不需要师资,你再厉害最多教一个班。所以是变相的,不是用直接的方式。相当于卡脖子一样。不给师资反正你撑不下来,或者教学质量稍微不好,学生自然走了。自然流失的话,那不是我想拆,你看你那里学生都没有了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有编制管理,他们算哪一个学校应该多少人,把师资分过来,核定编制了之后,由乡镇中心学校来统筹。反正缺失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讲你有困难,他更有一大堆困难。其实就是用不给师资的方式,让乡村学校慢慢地流失学生。办学经费现在也很难,100人以上的学校按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每个学期就3万块钱办学。学校水电费都要我来垫付,等到财政有钱的时候通知你,你再拿去报。有时候一个学期报不上一次账。但最优先给你保证的就是水电气还能有保证,像办公费这些就好难。我先维持生存,先把生存保证。并校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其实学校合并后,最苦的就是老百姓。老师反正去到哪里都是教书,都是领那份工资。但那些孩子,因为镇上中心学校,早上8点钟就要走,8点半正式上课。在咱们贵州,特别是秋冬季8点钟还是满天大雾,还看不见。那这些孩子怎么办?就是留守老人用一个三轮车,里面放一捆枯草,孩子坐在枯草上,再用一件旧衣服或者是旧棉被盖在头上,老人拖着他到镇上去。他又没有专业的交通工具?就三轮车,又没有雨棚,贵州山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很危险。大清早特别冬天的时候,你看着特心酸。唉,村里面有一所学校,让孩子自己走路来读书,走路也是一种锻炼身体,在乡村 9 点半才上课,他至少还可以睡个觉。现在“双减”其实加重了孩子们的这种负担,因为现在全科要开,各科都要考,分数是考核老师的唯一标准,老师为了保住饭碗就要抓成绩。孩子有时候晚上十一、十二点才把老师的布置作业完成,然后第二天早上天不亮,6点多起来,自己做早餐吃再用三轮车或者是电动摩托车,拉一个小时到镇上去。并校意料之外的影响上个小学都没问题,但初中就完蛋。所以初中老师是很痛苦的。大部分留守儿童上初中就不读书了。现在都讲“整班移交”嘛,近七八年都是这样,学籍是在学校里的,但没有正式去上学,可能跟上学距离变远,跟那些老师也照顾不到有关系。如果我们去劝那些孩子,他们还公开叫嚣,老师你不要逼我读书,你会把我逼死的。我看到这些真的好心酸。很多十四、十五岁的孩子,书也不读,男男女女说是谈恋爱吗?那个年龄好像又不是在谈恋爱。基础教育阶段最关键的是陪伴我的目标就是希望以后留守儿童少一点。我早在2012年开始地就给他们上职业规划课教给他们树立远大目标。从小树立了远大理想的孩子,就能一直走在读书的路上。今年有一个考上哈工大的研究生,他非常感慨,他说如果不是老师这样苦口婆心地给我们讲,他说肯定我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可能现在自家的孩子已读学前班了。我看到这些孩子我觉得特别的幸福就是影响了很多学生。大部分孩子我都会想方设法地去跟踪,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改变。你要一路上关注他们,这是一个非常艰辛的工程。所以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我们的孩子小学、初中一直在我的学校读完该多好。到十四、十五岁前,你一直陪伴他们,你一直在教他们,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然后把他们送到高中阶段去。可惜我们现在连个六年级都没有。反思: 师资、完小、家庭--健全的基础教育条件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学校能恢复六年级,因为这些孩子太小了,如果六年级去住校了(镇上中心小学三年级就可以住校),不是留守儿童都被搞成了留守儿童。教育关键的地方还是在家庭陪伴还是很重要。他们父母不在家,爷奶奶也不在家。镇上的寄宿学校,下午放学没老师辅导,但是会集中管理,有老师监管,不出事、不闹事就行。这个留宿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呢?只是给点饭吃吗? 农村家庭现在不说吃好,吃饱是没问题的。我觉得教育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振兴乡村,教育最难的地方还是乡村。乡村教育质量也是拖了教育一大截后腿,在乡村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走在求学路上。偏远地区的学生我不要求他考什么名校,但至少要进大学,开眼界,打开认知。自己是留守儿童好,生育一堆孩子又是留守儿童,相当于死循环。问题出在哪里?还是出在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教育来作为根基?这是大部分校长的痛苦,无论是县城学校,还是在乡村乡镇,都师资严重不足,要改变教育现状,师资必须要充沛,最起码能够有基本的保障。
《21世纪教育洞察》是一本顺应时代变化推出的新刊物。其定位是,以独立、专业的视角,观察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倡导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理念,推动中国教育进步。这本刊物将传承中国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编辑风格,聚焦教育热点、难点,为教育研究者提供公共发声的平台,为破解中国教育的“老大难"问题提供民间教育智库的方案。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24A01JAV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