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2-27 03:52:53|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每到寒暑假结束时,网上总有人会传播“大学老师,累死在假期”之类的文章,作为大学老师,自然身边有亲戚朋友会热心转发给我。殊不知,这种文章其实源自11年前《文汇报》的一篇调查报道,而当年的我正是其中被采访的四名“青椒”之一,真是“吃瓜吃到自己头上”了。
据我观察,如果把最近十余年内关于高校“青椒”的媒体报道做一个统计的话,《文汇报》2013年3月1日“本报实习生 杨杰 黄启哲”撰写的《大学“青椒”压力调查》可能是传播范围最广、频次最多的报道之一。每隔半年、每逢寒暑假放假或新学期开学之际,它就会被各类自媒体改头换面但经年累月地不断转载,题目往往改成更耸人听闻的《大学老师没有倒在课堂,却累趴在了暑假!》《大学老师,累死在假期》《青椒的寒假,比上课还累》之类。
2013年《文汇报》有关“青椒”调查报道的版面
这11年,高教圈却还在把这篇“旧闻”报道反复当成“新闻”来转发不绝。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这些真实遭际和困惑,似乎时隔十多年,还是能引起一波又一波后浪“青椒”的共鸣。这本身就是一个现象,一个心理投射,至少是反映了一些问题。
社会上对于大学老师的一种常见看法就是,每年有接近三个月左右的寒暑假,因此是“有闲阶级”,这当然并不准确。许多人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包括阅读文献、撰写论文、进行实验或数据分析等。一些学术团体也会将重要的学术年会安排在假期,通过学术研讨活动与其他同行交流研究成果。尽管在假期期间可能没有正式的授课任务,但老师们也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教学准备、更新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案等。此外,一些教学技能提升和专业培训,国家科研项目的申报准备,也多需要占用假期。
上述罗列之种种,仅是对大学教师假期生活状态的中性描述。倘若我们“上价值”到韦伯所言“以学术为志业”的高度,无论是梁漱溟所讲的“学问中人”还是“问题中人”,教学与研究都不会是八小时内外截然分开的职业。
然则忙与累又是两种状态。全身投入,兴趣与职业紧密咬合,三月不知肉味,那是忙并快乐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异化劳动累成狗,那是困死在系统里。这十余年间,高校学术生态、治理水平和教育评价改革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初报道中“青椒”们吐槽的一些现象,随着近些年来的“破五唯”而有所缓解。但也还有一些顽瘴痼疾,诸如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教学过程是教师自身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呈现。教学与科研绝非互不相干,科研必须及时反哺、反馈于教学。好的教学一定是科研驱动式的教学,必定能够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仅教师自身要全身心投入这一研究过程,还能够在课上课下调动学生积极性、带动学生走向实践。
所以一个大学教师的寒暑假,本就是在研读经典前沿文献、带队学生社会实践、准备课程大纲教案等多角度打怪升级的过程中,朝着无限趋近“六边形战士”的方向前进的。这样教学相长、教研互促的忙与累,能够通过教师个体的成长和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而得到缓解。
而青年教师所普遍焦虑的忙与累,是平时被文山会海中的形式主义冲击得稀碎、寄望于寒暑假的整块时间进行找补而不可得的“瞎忙”,是技术赋能刚刚解放了手脚却又被各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后的“白累”。大好的时光,应该投入到真正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去,投入到火热的扎根大地和社会实践中去。
当年的报道中,我给了记者一个相对乐观的回答:“对教师而言,不考核肯定不行,缺少外部约束机制,高校会堕落;但是,也不能让考核把人考得烟熏火燎,把大学考成一个速生鸡的养鸡场。做一名大学教师,应该是‘发现兴趣、呵护理想’的过程。”
十余年过去,我已不是“青椒”的年纪,但我的教学对象年龄始终稳定,然而从“90后”到“05后”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与现实关切又发生了太多变化。好在,今天的我们较当初有更多平台、能够更深入地读懂我们的教育对象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为人师者不能抱残守缺、以不变应万变,而是必须始终对世界保持旺盛的好奇和兴趣;同时也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换位思考,建构一种亦师亦友、共同研究探索、共同成长进步的师生关系。
由此看来,大学教师的几个基本职能殊途同归、相得益彰。有些事,犯不着那么焦虑,很多事可以去做,很多时间可以充实。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以学术为志业,做问题中人,你不辜负学生,最终你也不会被任何人辜负。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21A02LG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