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9|回复: 0

“给妈妈买羽绒服,妈妈让我给哥哥买”,真心错付是最大的扫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8 04:01:43|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米粒妈
有一个热搜:“给妈妈买羽绒服,妈妈让我给哥哥买”。


这个热搜我都没看,光是看题目就觉得难受。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更难受了,我太能理解题主的那种扫兴的心情了,这真的像是妈妈拿刀在捅自己的心。
事情大概是这样,题主偶然看见一位阿姨穿的羽绒服很好看,心里想着妈妈和阿姨的体型差不多,要是妈妈穿上了,一定也会很好看,就决定新年给妈妈买一件。
这时候正好题主的妈妈打电话来询问孩子的情况,题主就说起了要给她买一件羽绒服这事儿。
本以为妈妈会满心高兴,没想到妈妈居然直接让题主别买了,说自己穿以前的衣服就行,要买就给你哥哥买一件吧。
题主瞬间心情降到了冰点,要知道,这并不是花多少钱买一件同等价位的衣服的问题,而是整个事情的性质彻底变了。
本来是出于一片孝心,却直接变了味,题主伤心地哭了起来。


真心错付不是钱的事儿
这个事儿让人难受的点,其实并不在于金钱上羽绒服的价值,而是在于爱的指向。
虽然一件羽绒服花的钱数一样,给妈妈买还是给哥哥买,都是花掉等值的金额。但是性质却完全不同。
题主给妈妈买羽绒服,其实是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而妈妈让她给哥哥买,别给自己买,无异于直接把题主的爱扔在地上摩擦,并且告诉题主:我更爱哥哥,并且希望你也要跟我一起爱哥哥。


但是题主的哥哥已经38岁了,他有手有脚的一个大男人还是单身,自己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作为妹妹,已经是有孩子的人。
平时题主自己衣服也并不多,就连给自己的女儿买衣服,都经常舍不得,要掂量掂量。好不容易过节了,想给妈妈添置一件衣服,得到的居然是这样的回答。
这件事要命就要命在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一片真心被扔地上,妈妈甚至是毫无察觉的,下意识的。


如果题主真的表现出难过和愤怒,妈妈一定会反过来怨她不懂事,因为不会端水的家长,她们的偏爱往往太明显,而那些出于下意识的偏爱和伤害,她们自己是浑然不知的。
原生家庭的创痛,之所以那么难以疗愈,往往就是因为父母的错误,自己是不承认的,也是看不见的。
当隐形的中伤已经形成,受害的孩子是无处申辩的。甚至一旦申辩,还会被扣上不懂事的帽子,加害者永远也无法受到公正的审判,而受害者却承担着这一切。


父母的偏心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妈妈让女孩掏钱给哥哥买房,这让她非常受伤。
视频中的女孩认为自己可以给哥哥出一部分钱,但是不能全出,她不想用自己辛辛苦苦打工挣的钱全部给哥哥买房,可是女孩的妈妈却觉得女孩子不着急买房,女孩以后会结婚嫁人。
女孩很无奈,只能收拾东西回了自己的出租屋,从那以后,她立志一定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就很奇怪,很多人的观念都觉得家里的女孩子理应帮着父母承担起家里男孩子的很多责任,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家都是父母的孩子,女孩有什么义务就得帮衬哥哥买房呢?
对于重男轻女的父母来说,他们很难懂得换位思考,从女儿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如果只是行为上有所偏向还好,最害怕那种压榨女儿来接济儿子的行为。
所以,对于重男轻女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很多做法都会引起女儿的不满和无奈,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尚小,以及父母提及的养育之恩的绑架,有的女孩根本就没有能力摆脱这样的窘境,只能任父母“压榨”自己。
在某乎上看过一个题主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
那一年题主从外地返回老家过年,父亲小心翼翼地跟她说:
你和你的两个姐姐都是大学毕业,而且你们都有工作,这将来你哥要是买房你得帮一帮。你们也不多出,一个人出个几万,你哥的房子不就买上了。
题主的形容是,听到这话自己觉得反胃,生理不适。但还好母亲特别明事理,压制了重男轻女的父亲。
母亲直接说:
别听你爸的,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就行了,你也不容易,你们自己日子还过的紧巴巴的呢,顾着自己就行了。
这个妈妈真的挺不错的,因为有太多的父母,两个人的观念是一致的。如果没有一个妈妈在这里平衡着关系,这个家庭中的三姐妹,没悬念的都会沦为“扶弟魔”。


题主的爸爸说让她们帮衬的时候,提到了她们俩都是大学毕业。题主说,其实如果没有妈妈的支持,她俩根本读不到大学毕业。
记得初中的时候,父亲就说过:
女孩子读书干嘛,干脆出去打工算了,这到时候一个女儿可以收十万彩礼,可是三十万哪,早早出去打工,三个女儿一年也能挣个十万吧。
他想得很好,但是被题主的母亲一口回绝:
不要动让女儿辍学出去打工的念头,我绝对不会同意的,咱们家还没有到压榨女儿那一步,只要咱们闺女有能力读书,她们上到哪里,我就供到哪里。
这三姐妹才得以读到了大学毕业,也才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更大选择权。
一碗水端平的爱,是给多孩家庭的孩子,最大的养分。家是每个孩子的第一安全岛,如果在原生家庭中,爱的天平总是倾斜的,那种被忽视的创伤,是会伴随终生的。


题主的家里三个女儿都上了大学,两个211,一个研究生,这在农村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家人了。而这个家中,只有唯一的男孩没有读成书,因为家里对他太过溺爱,导致他根本没有上进心。
其实这些父母并不高明,他们对子女的伤害往往并不是出于本心。甚至子女们本身没有矛盾,将来也会因为亲情而相互帮衬扶持,只因父母的一味偏袒,反而导致了子女之间不可弥合的矛盾。
尤其是要求女儿在经济上帮衬儿子,这谁心里能舒服?
小到一件羽绒服,大到买房子。没有处理好钱的关系,父母压榨女儿去帮助儿子,寒了女儿的心,还把儿子养成了废物,到最后害了儿子,害了女儿,更是苦了自己的晚年。
我们老家这种姐姐跟弟弟的组合的特别多,而且都是这样子的,男孩儿都非常没有出息,女孩儿相对都比较出色。当年回老家的时候,拿一袋儿糖给他们姐姐,两个姐姐一人一颗,剩下整整一袋子全给弟弟。
这样儿子也不知感恩,女儿也都寒了心。真不知道这样的父母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被肯定的需要
其实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渴望着被自己的父母肯定。无论是学霸,还是处处被排挤、被否定的学渣。
只要父母坚定地站在自己身边,告诉你他们永远无条件支持你、爱着你,一切的风雨就都不算什么。
但如果那个自己最依赖的港湾,恰恰是带给自己否定最多的来处,这种无处躲藏的痛楚,只有拼了命脱离原生家庭后,才能重新疗愈。但往往匆忙的脱离,恰恰指向更危险的境遇。
那些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的爱,有时候非常微小,但却是我们无穷力量的来源。


米粒妈看一个粉丝写过自己的故事,她一次带着父母出国旅行。碰巧遇到红眼航班,父母却毫无怨言。
父母甚至打趣地说:
能够半夜在机场看见随处酣睡的老外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
这种情绪上的宽慰,真的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试想,如果是那种惯于否定孩子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埋怨她事先没有安排好吧?
反正我带米粒姥姥出去玩,就会提着心,生怕哪点没安排好,她就会开始吐槽。
后来到了旅行地,粉丝把所有没见过的美食都买来给父母尝尝,哪怕一些食物并不合父母胃口,但父母总是笑呵呵地说:
至少我尝过是什么味道了。
后来一次去香港,因为当地消费比较高,粉丝不自觉地花了不少钱。
父母见状,一边宽慰她“穷家富路,别太省着了”,一边在回家之后偷偷给粉丝打了一笔钱。
真的很神仙了有没有?这种情况下,一顿指责和吐槽,骂孩子浪费,才是常态吧?毕竟为人父母者也是普通人,并不一定有这么高的情商,也并不一定会把爱,用这么科学的方式传达出来。
米粒妈很喜欢李宗盛的一首歌,叫《新写的旧歌》:
这是李宗盛父亲去世时,他专门写给天上的父亲的。每次听这首歌,我都觉得是神来之笔,因为它太能代表为人子女的心情了。
两个男人
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
有幸运的 成为知己
有不幸的 只能是甲乙
先是担心 自己没出息
然后费尽心机想有惊喜
等到好像终于活明白了
已来不及
这是一个倔强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希望父亲对自己嘉许的内心活动,他是那么希望从父亲那里得到肯定,却直到最后,都维持着这种微弱淡漠的父子关系,直到父亲离去。
孩子永远比我们想象更需要我们的爱,如果当时即将收到羽绒服的妈妈,能欣然接受,如果那些扫兴的埋怨,偏袒的爱意,能够加诸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上,亲情关系的链接,会比想象中温暖得多。
父母的观念根深蒂固,但米粒妈觉得,爱是能超越一切腐朽观念的东西。如果足够爱每一个孩子,就会明白,那些所谓重男轻女的观念会不攻自破。
只要爱存在,就能欣然接受子女对自己爱的馈赠,只要爱存在,就自然会明白,女儿也有自己的人格和人生,需要被保护,就像那个护着女儿不让爸爸伤害的妈妈一样。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医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20A04H0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