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大势。202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在此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锚定今年就业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这绝不是一个“小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与会代表委员围绕稳就业积极建言献策。
固根本 保护企业才能稳住就业
不少代表委员注意到,不同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左右”,今年目标已调整为“1200万人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从“左右”到“以上”,更高的目标设定符合当前以稳信心、强预期为核心工作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的背景下,这一调整体现出国家稳就业工作的更大决心和力度。
在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看来,创造就业增量,首先还是要增加经济活力,“企业赚钱了,或者看到预期、准备扩大再生产了,岗位自然就多了”。
稳就业政策应与助企政策协同发力,这是许多代表委员的共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说到就业容量大的企业,首先就是民营企业。”丁光宏说,民营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吸收就业人口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都是民营经济创造的,保护好民营企业,就能稳住就业市场。他建议出台更多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悉心呵护民营经济发展。
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主席丁佐宏提出,要让民营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除了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各种稳就业政策外,也要继续扶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民营企业也需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激发活力,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掘更多岗位资源,展现民企担当。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煜建议,各地人社部门搭建就业平台,不再细分超大央企、国企、骨干企业专场招聘会,应把国企和民企放在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并加强跟踪服务,“不能一说宣传推广,就直接把岗位罗列在公众号上,一键发送后不了了之”。
除了传统产业,近年来新兴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衍生出大量新职业、新岗位,拓展了就业新空间。中智咨询《2023-2024跨年度人力资源市场关键指标调研报告》显示,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医药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行业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人才需求,将持续成为吸纳就业的有效支撑。
丁光宏指出,要加大对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投入,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带起一批高科技公司,创造一批高质量的就业岗位。“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还可以向下辐射,拉动很多辅助性岗位,就像一根线,把头上牵起来,底下的产业链也就起来了。”
解矛盾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在提出更高就业目标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目前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今年更是预计超过1170万人。怎样缓解“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让广大高校毕业生更好实现就业创业?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认为,解决就业问题要靠“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两条路——社会不断发展,才会需要更多人才;高校不断改革,才能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对高校来说,破题思路很明确,就是不断做深做实做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汪小帆说,校企合作要往深里走,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联合授课、联合科研等都一项项落实。“很多突破性技术都是年轻人研发的。比如Sora,核心团队一共13人,平均年龄28岁,以后很可能几个年轻人就能创造一家独角兽企业。”他强调,应该保护年轻人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推动产业创新,提供更多就业空间,形成正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提到,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核心与裉节。“产教融合不仅是教育政策,也可以是产业政策。”金力建议,把产教融合纳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高校与企业进一步双向奔赴,协同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劳动力市场供需错位,也体现在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观察到,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存在明显的供需结构性问题。“去年1月到8月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供需比仅为0.39,预计到2030年人才缺口将超500万。”张英说,随着人工智能模型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人才需求涌现,优化相关岗位设置和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愈发重要。
“没有一流的技能人才,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质量。”全国人大代表、中核检修有限公司福清分公司维修部焊接班班长师延财长期在一线工作。他注意到,我国制造业正在不断升级,但愿意投身制造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亟须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善用高技能人才资源,形成系统性成长成才机制,推动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转观念 完善新就业形态保障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长期关注平台经济,他认为,传统观念里把灵活就业视为一种就业不稳定状态,但今天的灵活就业已经成为一种基于技术的手段,能更高效地匹配供需,提升劳动者的自主性。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在不同地区、职业和工作状态间灵活切换,在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陆铭说,要加强研究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很有可能你觉得是在帮他们,导致的结果却适得其反”。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认为,要完善灵活就业保障政策,为灵活就业者撑起“保护伞”——应当尽快研究推动新就业形态立法,健全应保尽保的灵活就业保障政策,包括公平就业、薪酬待遇、劳务安全、社会保险、职业伤害保障、就业创业扶持、创业失败救助等诸多领域。
2022年7月,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启动,一年多来已取得积极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燕芳指出,“新职伤”在不同地区之间政策尚不平衡,不同平台企业之间保障尚不平衡,理赔流程较长。她建议加快推进“新职伤”试点扩面,探索增加第三者责任保障,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优化理赔流程并提高事前预防能力。
“相较于传统就业形式,部分新就业群体暂未纳入现有职业体系,劳动者普遍缺乏职业能力提升途径。”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认为,应该在巩固既有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适应灵活性、流动性、松散性劳动关系的保障机制,同时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择业能力。
进入“金三银四”求职季,各地密集开展招聘会等就业服务活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目前就业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要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在今年两会的”委员通道“上也表示,政策给力、个人努力、服务助力,就一定能够推动就业工作走深走实。
“政府和高校,都要做好精准服务和对接,要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汪小帆说,这些年,高校本身也在不断挖掘潜力,比如不少高校都设置了科研助理等一些新岗位,充分关注少数特殊群体学生的就业情况,做好一对一帮扶。“总之,就业工作还是要多管齐下、齐心协力才能做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09A00EC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