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个数学家,曾经在一次论坛上为男孩和女孩各准备了一套“数学模型”,用一系列数学公式归纳了男孩和女孩的性格,结果男孩的公式只有四行,女孩的公式有两页纸。
这个结果虽说有点调侃戏谑之意,但似乎也应证了“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这句话。
可能很多女孩的父母都有类似的体验:某天早上,自家姑娘忽然在卫生间嚎啕大哭起来,父母赶忙跑过去看,原来姑娘心爱的头绳找不到了。又或者某天下午放学,活泼俏皮的姑娘变得一声不吭,原来同学们做游戏的时候没有叫上她。
一、女孩真的更加“情绪化”吗?
太多的媒体和影视作品,在性别塑造上呈现出严重的分裂。男性经常被包装成强大、果敢的形象;而“情绪化”这个标签,多少年来一直被贴在女性额头上——而且,这不是一个特别正面的标签。
但是研究人员却有着自己独到而客观的见解。2017年一项大范围调查,选取了2000名来自于5个国家(美德英中法)的参与者。他们被要求观看各类型的广告,并用面部识别器捕捉他们的表情。结果发现,女性远远比男性更加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正面的情绪和负面的情绪。
读者可能会说:这不刚好证明了女孩更加情绪化吗?
其实,当一个人在内心产生心理活动时,如果他能够通过面部、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一致化的表达,那么说明他对自己情感有着很精准的识别。例如心里开心就微笑,心里难受就哭泣。当一个人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时,情绪的宣泄也是相对正向的。
调查发现,女性在情绪识别能力上,要远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内心有情绪困扰时,较少通过表情和语言去表达,偶尔还会产生纠结和愤怒,这和他们的情感识别能力较弱有关。
小结:
父母们看见自家的姑娘哭了,可别用惯性思维去给自己的女儿贴标签了。她只是在正常而又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许那一刻她真的很绝望。
二、“性别化”对女孩有多重要?
“性别化(gender stereotype)”可能对很多父母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微妙的词。性别化是一个人依据自己的性别,去发展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并从中获得生命的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如果这么定义还是比较抽象的话,那么下面这个研究会让大家理解得更为通透。
199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她把参加实验的学生分为男女两大组,而每个组又分为A、B小组。A组学生穿着泳装参加数学测验,B组则穿普通汗衫参加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穿着泳装参加测验的女生(女A组),成绩严重低于穿着便装考试的女生(女B组)。但是男生则没有这个区别(男A组和男B组成绩接近)。
这个实验,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女生的性别化意识,对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产生的影响。例如,女孩会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躯体的舒适、他人的看法,以及心理上的羞耻感、焦虑等等。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女孩从小都会比较在意一些有利于“自我美化”的东西,例如首饰、衣物、化妆等等。通过这些外在的事物,她们正在逐步完成自己的“性别化”进程。而这也是女孩构建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和自尊感的过程。
很遗憾的是,这个正常的过程,在社会舆论中,也经常会被贴上负面的标签,例如虚荣、物质化、缺乏逻辑思考等等。
小结:
当自家姑娘表达出对美的追求时,父母切忌用片面或偏激的观点去打压她。这是她们凸显自己形象,构建自己尊严感的过程。然而,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去表达属于自己对于性别和审美的观点,而避免孩子在性别化的过程中出现盲从的行为。
三、从情绪化和性别化中培养女孩的坚毅
养大一个女孩路上遇到的挑战,也许几本书也归纳不完。上面把讨论的焦点,收敛到两个经常受到大家误解方向上:情绪化和性别化。如果说,性别化是成长过程中自我认知的构建,那么情绪化就是女孩与外部世界交互时,对内心情绪和感受的表达。是不是觉得,女孩子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着很鲜明的特质?
因此,在女孩的养育方面,家长可以先避免去做过于宏观的规划,先审视一下自己在这两个方面,是否能够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以及在孩子现有的特质上,如何去引导并发扬孩子的优势。以下是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综合观点:
1.知道女孩在想什么
无论是女孩出现了偶发的情绪,还是每周选取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都是家长聆听“女儿心”的时候。上面提到了,女孩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以及对周边世界的感知,要比男孩来得细腻。
家长在聆听中,可以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以及遇到了什么困扰。反过来,家长可以在对话中附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并告诉女孩,每个人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
2. 认可女孩的所爱
父母要充分参与到女孩喜欢的活动中。不管是带有着强烈性别化的活动,还是日常的社会性活动。这种参与感,会使女孩感到自己被支持、被理解,更加有勇气应对挑战,这将增强她们的自尊心和韧性,并进一步确认内在价值而非仅仅是外表。试想,如果一位父亲能够从男性视角,在穿着打扮上给女儿建议,那将会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3. 鼓励女孩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女孩任何一个生命阶段,父母都应该鼓励她对每一件事情做出自己的选择。
从选择自己爱穿的衣服,到是否应该与男孩子设立界限。孩子的坚毅和果敢,往往来自于她们从自己的抉择中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要记住,父母的建议和指导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被放在第二步,即便父母知道应该怎么做,也应该让女孩先做出自己的判断。
4. 允许女孩的好奇
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活动是“不适合”女孩参与的呢?其实并不多。当女孩想要玩泥巴,想要听摇滚、想要攀岩……她们理应得到鼓励。父母在保障孩子基本安全的基础上,应适当鼓励女孩学会面对和承担一些风险。由于女孩在情绪上,天生能够与环境产生很好的关联,因此如果鼓励女孩通过自己的身体与自然的交互,产生新的感知和认识,她们身心的发展就会更全面。
女孩的养育过程,必然充满了与男孩不一样的挑战和乐趣,这也是教育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永无止境的研究话题。(本文2020年首发于「怡禾心理」公众号)
参考资料
1.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8). Report of the APA Task Force on the Sexualizationof Girls.
2.Brody, L. R.; Hall, J. A. (2008). "Gender and emotion in context". Handbook of Emotions. 3: 395–408.
3.McDuff, D., Kodra, E., el Kaliouby, R., & LaFrance, M. (2017). A large-scale analysis of sex differences in facial expressions. PloS one, 12(4).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08A01ZF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