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鸡娃”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但若把时光倒推几十年,这一辈的父母们接受的教育和现在又有什么不同呢?
最近,小花生里的“鸡娃”讨论,对象不再是自家的娃,而是自己...
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血”。最近看到篇文章,还蛮成功的一位作家站在人生的45岁,回望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也低头思考了自己对女儿的教育…
蛮好奇,大家小时候被父母“鸡”过吗?
圆桌一出,花友们纷纷回望过去,讲起自己的故事。
有些花友说,我就是被父母“鸡”大的孩子...
花友@大小爱玩在斯图说: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控制欲强,长得还特别漂亮。她很爱我。我小的时候,她会给我做漂亮裙子,打毛衣,还会做玩偶给我演木偶戏。周末,父亲骑着自行车,前面带着我,后面坐着母亲,一起去公园郊游。
鸡娃这方面,母亲很超前。我5岁开始写毛笔字,每天晚上坐在家门口描红。后来学了画画,舞蹈。4年级开始数学培优,每个周末带我去市中心的实验小学参加数学培优。
我上了中学之后,母亲认清了我是普娃的现实。再加上她自己的学历也不高(家里以前是资本家,那个年代,没机会受高等教育),就不太管我了,给了我很长的喘息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
高考之后,母亲让我学了医。因为她哥(我舅伯是50年代的大学生,妇产科医生,医院院长)说: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医生。
上大学后,她又一直希望我出国,在家唠叨了2年,我来了德国。
我的智力有限,学医就已经超出了我的智商上线。用德语学医,要了我小半条命。还好,最后终于毕业了,在德国做了医生。
等我有了娃,母亲特别支持我鸡娃,全力配合,无怨无悔。从我家老大出生,到新冠以前,十多年的时间,母亲虽然晕机严重,仍然每年两次,坚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从中国来德国帮助我们。
感谢父母这么多年对我无私的爱。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爱你们!
花友@卡米330说:
父母对我有启蒙的功劳。小时候我妈是村小的老师,生娃多,顾不上操心,两口子一合计就给我丢一年级教室里了,说跟得上就留学校里,跟不上就明年再说,结果不但跟得上,还名列前茅。
这跟我爸在我一岁多的时候手把手教认字有关系,第一个孩子,那么小也没啥花样,就认字,拿村里会计不用的账本背面写上毛笔字,认完一本再写一本,我没上学之前就认识千把个字,那些手写的本子都是倒背如流的。
可惜就是没有书,学前班老师那里有一本幼儿故事,一本365夜,我不知道看过多少遍。
我妈买的唯一一本书,还是她假期卖菜躲雨,不小心躲进了书店,不好意思买了一本,就那本青海出版社的《成语故事》,成了我童年时代唯一可以署名的课外书。
碰巧的是,年近四十的时候,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疯狂追剧看书,算是一颗晚醒的种子吧!
花友@myradnh说:
被鸡过。父母都是大学生。
从小妈妈都会给我布置妈妈牌作业,每天一首古诗。每年她都让朋友从北京给我寄一大摞教辅。而爸爸每次出差回来给我带的礼物都是书,高三还能辅导我学习。
爸妈出差,如果在寒暑假,一定会带上我,所以从小也是走过小半个中国。
虽然没有专业老师教,但跟着爸妈同事,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打乒乓球、羽毛球,练书法,学了很多。
更多的花友则表示,自己没有被鸡过。
基本上没有被鸡过,那会家长也不太重视学习,家长每天都累的要死,哪有时间管孩子。
我记得稍微大点,有时候晚饭都是我来做,周末和妈妈一起抱个大盆洗衣服,上地里在掰玉米,摘桃子,根本没时间来鸡孩子学习。
从来没有被鸡过!父母是农村的,哪懂这些,在我没买书前,家里唯一出现的书是一本缺了结尾的武侠小说,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父母也知道农村孩子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所以如果考不到100分是要被揍的,但是父亲是完全考虑不到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经常把牌友喊回来打牌,家里经常乌烟瘴气。
后来大了一点,母亲让父亲出去打牌,不要把人带回来,才好一点。初中的时候父母在外地打工,根本不会管你,只要成绩好就行了…
金庸武侠小说
没被鸡过。小时候很快乐,现在很平庸。
有时候也会有一点遗憾,爸妈没有逼我做过一点不情愿的事,但是基本满足了我的一切愿望。钢琴小提琴想学就学,不学就算了。
初三时别人补课,是在阶梯教室里的大课,我也图热闹要上,家里给交了学费,去了偶尔还会跟同学逃课,没有珍惜。
高三一模了才发现数学太差,父母实在看不下去才找老师每周一对一补了三个月,也顺利度过高考。大学边玩边学,没什么动力,但也学得不差,毕业顺利找到对口的工作,一直平庸至今。
家里也就是工薪阶层,双职工没空管孩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想要的玩具和书全都能满足,父母工作行业便利,音乐和计算机方面想要的都能提供,然而没有外力鸡娃,自己学什么都没长性,现在想起来很后悔。
但不得不说,小时候非常快乐,成绩中上,不能令父母骄傲,也没怎么让父母操心,上了普通的大学,做个普通的工作。
可能是物质上没有过匮乏感,长大了物欲也不高,一直过得挺开心。可是世俗意义上没什么成功,就是普通人。感谢爸妈让我快乐长大吧!
现在对自己的娃确实上心多了,可能是不想有自己小时候的遗憾,所以比自己的父母鸡的多些。虽然娃各方面都很出色,但不得不承认,娃肯定是没有我当初那么自由快乐了。
现在回想小时候,父母是一点都没有管过我的学习,学习生活都是自己安排。
我妈是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在家带弟弟做家务了,我爸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一年在家待不了几天,在家也是打麻将,所以我小学打麻将就很好了。
我小时候学习还可以,一直名列前茅,所以他们也没问过,现在倒是经常因为要教她的孙子孙女,问我题咋做,小学三年级题,她已经应付不了。
也许就因为我学习好,所以他们从来也没管过我,放学放假时间都是自己安排,小学也是到处跑,初中就串村跑了,周末还会走几公里路去我姑家玩,但她也没管过,压岁钱从小都是自己拿着,他们也知道我不会乱花。
现在回想小时候,我妈有她自己的工作,就是做衣服,业余时间就会串门聊天,或者打麻将,有她自己的事。
我放学回来经常帮她做衣服,她也没催问过我的作业,我们一起看电视剧,下学回来看动画片,周末看电影,夏天的晚上躺院子里看星星,电视想看就可以看的,她也没管过,吃糖吃雪糕买零食,这些她通通不管。
有时有人家过喜事,她捡到糖还会给我留着,她还会主动给我买雪糕吃,貌似没担心过我吃坏牙吃坏肚子。高中时回家,锅里永远有一张饼,她知道我第一件事叫她,第二件事找吃的。
现在回想虽然她没有管过我,但是满满都是对我的爱,对我的信任。
我,80后,在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长大,小时候什么玩具都没有,天天瞎玩,老师普通话上课只上过一年级一年,自此之后都用方言上课;初中和高中在县城上的,一直各科全方言教学(包括英语课的中文部分)。
上小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一三五上午学校动员全校师生去给茶厂免费采茶叶,茶厂跟学校不知道什么利益交换,估计也就是利用我们这些免费劳动力。
然后经常去给老师家插秧,割麦子,割稻子,应景的农活经常干;十来个老师们在学校吃, 食堂用的柴火都是我们全体学生(总共也没有多少人)隔三差五下午不上课打柴提供的。
我们学生们还去种树,不是现在所谓的植树稍微表示一下,我们是实打实种树,种了一座山的板栗树,现在都已经树木成林了!
那时候的父母好像也不会象现在这样找学校提意见,都还像习以为常,我记得我有时候下午学校不上课给时间让我们去打柴我去玩去了没有打柴,我妈就让我从家里背一捆柴去学校,哈哈哈。
农村鸡娃,应该是不存在的,我们家我妈帮我们检查作业,偶尔一起讲讲故事读读书,已经算很鸡娃的啦。当然我成了村里那个年代唯二的两个女孩大学本科生之一。
我自己写完以上读起来都感觉恍如隔世。
也有花友表示,虽然父母不“鸡”,但是自己会“自鸡”...
没有被鸡过,感觉我小时候好听话,学习没让家长操过心,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作业自己主动完成,初中成绩中上,高中只能混个中等,也是考上了大学。
平时放学,以及放假都是第一时间完成作业,但是其他额外的不会去做,剩下的时间就是玩了。
但是真的家长从来没管过我学习,我现在也会后悔,如果当初再努力一点,会不会考个更好的学校,如果当初多学一些特长就好了。
没被鸡过,都是自己管自己。每天放学还得去河边捞螺拍扁用来喂鸭,或者去市场卖蕉,回家是先看电视还是先做作业完全没人理,爸妈也很晚才回家。考试复不复习也没人管。但我反而还学习挺自觉的,一般都能考前几。
从来都没有被鸡过,毕竟我妈希望我初中毕业就去读中专,然后赶快工作,不要多花家里一分钱,结果万万没想到,我一路自鸡,把自己鸡进了985。
我从小就是学习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我哥也是,区别在于,我哥是在家长的期待中成长,而我是那个凑数的。
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去我爸单位玩儿,有个叔叔和我聊天,就问我,听说你学习成绩很好,以后长大了想念个什么大学呀?我特别天真的回答,我妈说我以后读个中专就行了。叔叔听了,很吃惊,跟我说,读中专怎么行?应该要读大学呀!
这件事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从那时起,我才知道,我应该读大学,而不是按照我妈的安排去读中专。
很多人都说,东北是最不重男轻女的,但是就在这样最不重男轻女的东北,我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是这个家庭里最被忽视的存在。
上个世纪的下岗大潮没有对我家照成什么影响,因为父母的工作都在铁路,没有遭遇下岗,养两个孩子对他们来说压力并不算大,但是我妈直到我大学毕业了还在叨叨我读大学花了多少多少钱,尽管我读的是学费最低的师范院校。
现在长大了,回头想想,对于我妈来说,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一儿一女凑成一个令人羡慕的好,至于给女儿出钱读大学,从来都不在她的计划之内。
我妈妈小学毕业,记得小时候让家长签字,妈妈经常写错别字,都是我在废纸上先写一遍,然后让妈妈照着写。
爸爸是中专生,但是身体太弱,没有精力管。
虽然管不了,但是还是能看出来父母更喜欢学习好的孩子。我们家学习好的孩子在家里拥有更多的特权:比如看电视可以随意换台,不被批评。比如爸爸总是去给学习好的开家长会,成绩差一点的爸爸就不爱去了。
我就是那个回回考第一第二,在家里享受特权的人。而弟弟是那个没有看电视自由,每次家长会都是妈妈去的“差生”。
心理暗示的力量很强大啊,我就一直努力,努力到了985的重点大学,我家弟弟也一直努力,努力,终于高考成绩追上他姐姐,也上了相当好的985。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07A098ED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