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2|回复: 0

这届牛娃患上了“夏校焦虑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1 14:40:25|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学圈总是习惯将一切“神话化”,前有美高,后有竞赛,如今夏校也成为了“藤校标配”。
随便在网上一搜,申上A夏校,藤校牛剑不是梦;B夏校是“藤校预备营”;C夏校更是藤校学生人手必备...
在如今夏校的录取率比肩藤校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已经不仅仅考虑 “to go or not to go” 的问题了,更大的夏校焦虑症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
01

夏校焦虑症
夏校申请的焦虑是分层次的,晚申请的比早申请的焦虑,数量少的比数量多的焦虑,含金量低的比含金量高的焦虑...
每到暑假,家长们的气压就出奇地低,大家都生怕抓不住弯道超车的机会,更担心被别人家的孩子超车成功。
前段时间,在一场美本申请规划上,一位妈妈和顾问老师沟通孩子的规划。
她说,孩子今年10年级刚刚申请上了Launch X 夏校,但是听说其他10年级的同学参加了几个夏校,想知道接下来还有什么夏校值得申请?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闻,今年夏校申请都出现低龄化现象,申请夏校的高一学生明显增多了。
所以刚刚进入10年级,家长们就火急火燎为孩子申请夏校,想要申请顶尖夏校,少不了提前大半年就准备标化和其他材料。
尤其是文科夏校,大多数夏校还需要提交3-5页的英文writing sample,等到开放申请的时候才准备是远远不够时间的。


也就是说,现如今我们看到的高一学生成功申请到顶尖夏校,其实人家可能在初三就开始精准规划了。
夏校低龄化无非是想在有限的暑假内,尽可能申请更多夏校,为美本申请赢取更多筹码。
毕竟在留学圈里,人手一两个夏校项目,才是申请顶尖美本的标配,甚至有的学生在10年级暑假就参加了3个夏校。


高年级后知后觉的家长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夏校申请已经慢一步,接下来含金量可要好好的支棱起来。
因为单拼数量还是不够的,含金量更重要。
留学圈里炙手可热的YYGS、LBW、RSI、SSHI、Pioneer、SuMAC、Ross等一直被家长们虎视眈眈,在夏校鄙视链中,它们高居第一梯队,录取率堪比藤校。
耶鲁顶级夏校YYGS的录取门槛和Top30不相上下,往届录取的学生平均托福100+,SAT1450+。


斯坦福人文夏校SSHI的录取率在4%-9%之间,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研究暑假项目RSI每年大概录取80人左右,录取率只有3%。要知道,MIT在2023年的本科新生录取率都有4.8%。
难度越大,越能够证明含金量,越能够证明孩子是天选之子。
对大多数家长和同学来说,焦虑永无止境,夏校申请就像是是往功德箱里投钱,多一个夏校少一分焦虑。
02

夏校是神器还是鸡肋
很多家长和同学只体会到夏校申请阶段的焦虑,却想象不到申请夏校后,焦虑仍未结束。
夏校申请被称为藤校申请的预演,能够成功申上夏校的学生,未来可能都是孩子申藤校的竞争对手,这相当于正式比赛前的较量了。


虽然录取率低至个位数,全球录取不超过100人,但是藤校也不见得把进入顶尖夏校的学生全部收入囊中,能够被看见的也只是那金字塔顶端的一小撮人。
所以夏校是神器还是鸡肋?这个问题大家见仁见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尽管你申请进入进入了顶尖夏校,也不一定意味着可以为进入藤校打包票。
顶尖商科夏校宾大沃顿商学院LBW就在官网发布一则“免责声明”,它并不能保证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


曾经一位妈妈哭诉,自己花了将近20万,让孩子在11年级时参加了2个Top20学校的夏校项目,但是RD轮还是收到了拒信。
斯坦福大学预科学习前副院长Raymond Ravaglia此前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就提到,有些名校开设的夏校,并不像大家想象中“有用”。




即便是麻省理工学院RSI这样的高筛选性项目,最终也只有22%的学员最终进了MIT。
随着一大批学生涌入夏校,夏校的举办方似乎也嗅到了金钱的味道,市面上的夏校项目开始变得鱼龙混杂了。
曾经高不可攀的YYGS都因为近些年大规模扩招和资源下降,被冠以“水校”之称。


大名鼎鼎的Launch X近些年陷入了“夏校骗局”的丑闻中,北卡校区的体验感奇差。
有网友反馈,住宿费偏高但住宿条件差,老师不专业,学校的任何器材和资源都不可以使用。


虽然很多同学为Launch X正名,那位同学的经历属于个例,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据说,还有不少夏校是第三方机构租用大学的场地举办的,授课或者组织活动的老师不一定是学校的教职员工。
和学校本身没有半毛钱关系,就算是打着某某教授的旗号,能不能拿到推荐信全凭教授的心情。
因此,夏校并非美本申请的护身符,花费几十万参加夏校,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搭进去了时间、金钱和精力,最后颗粒无收。
03

申上夏校之后,焦虑仍未结束
夏校就像一个迷你版的美本大学,时间缩短,但是同样要上课、交流、做研究。
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独自出国,虽然语言成绩已经考出了一定分数,但是真正置身于“鸡同鸭讲”的环境下还是会出现各种的不适应。
不适应全英的授课环境,担心和其他同学的社交问题,不适应外国饮食,担心生存问题。
还有课程难度问题,如果选择了难度较大的课程,对于没有太多基础的小白来说简直是折磨。


有同学提到,自己在夏校每天都过得很焦虑。
虽然自己在国际学校上课也是接受全英教学,但是总体上还是能够听懂的。


但是美国人语速太快了,尤其是在课堂上涉及一些专业词汇的时候根本听不懂,每次上课都要依赖翻译器转录。
最焦虑的就是需要小组讨论,虽然小组还有两个中国人但是她们的英文已经达到母语水平,自己在旁边根本接不上话。
本来在国内是社牛+资优生,来到美国后居然变成了拖后腿的i人。
还有的同学进入规模比较大的夏校,国际生非常少,班上的几乎都是local。


除了上课和同桌还有和室友说话以外,完全没有社交,吃饭都是一个人,显得格格不入。
虽然尝试说服自己没有社交也没关系,毕竟夏校才两周,但是突然感觉自己还是需要社交的,开始努力找其他中国人。
身边习惯了同频的朋友相伴,突然被一群陌生人围绕的感觉真的会让人充满孤独感。
虽然说这种焦虑在正式进入美国大学后依然会出现,但是对于年龄稍低的学生来说,独自应对一切问题的确是一个比较大的心理冲击。
04

夏校怎么申才有价值
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夏校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如果GPA不高,标化没出分,托福还很拉胯的孩子,建议不要纠结参加多少个夏校了。
把时间用在投资回报更高的标化、活动上更有价值。
夏校的申请是有策略的,而不是像收集邮票那样,哪个含金量高申哪个。


低年级的学生申请夏校的目的是为了帮孩子探索兴趣和试错,参加一些体验型夏校最合适。
这些夏校的录取难度不会太高,学习的内容也可以适应,孩子能够提前感受美国教学的风格。
10年级的学生要以升学目标和意向专业为主,可以申请实践型或研究型夏校,对专业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但是要合理规划标化、活动和夏校的时间,尤其是8月份SAT考试这一个出分的关键节点。
11年级推荐申请一些非常有竞争力的研究型夏校,最好是有学分的,为美本申请更添一份保障。


总的来说,相比夏校的数量,更需要注意的是夏校的质量以及适配度。
一些搞筛选性的夏项目,能申上确实是一种能力的证明。如果能拿到知名教授推荐信的话,对未来美本申请更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但一些以体验为主,看似顶级,实质含金量一般的项目,作为背景提升写进材料中,其实也难获得招生官的认可。
美本申请,包括夏校申请要早规划,更要合理规划,要在众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
还是那句话,如果标化、GPA还没过关,就先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参加夏校了,否则只不过是交智商税罢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19A0389U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