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数据,我国每年的自杀人数大约28万!
为什么现在的自杀率那么高?
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那么“脆弱”,动辄自寻短见?
最关键的是,我们怎么避免自杀的悲剧发生在家人和朋友身边?
最近,我们开始推出免费公益专栏——从精准精神心理学深度解读:如何有效预防自杀?上周,我们已经公布了专栏提纲,欢迎网友们了解、提意见。
很多人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可为什么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反而更差了?
一般来说,能发出这个疑问的人大多出生在上世纪70、80年代,经历过国内物质条件贫乏的阶段。所以他们会经常拿这个来做对比。
在这部分人中,有不少人会把主要的责任归咎于社会环境,比如说体制太压抑了、太“内卷”了。有些人在生活经历中遭受过来自社会的不公平对待,就更加会持有这种想法。
应该说,这部分人的观点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国家仍然有不少具体制度需要继续完善,求学、求职的竞争也确实比以前更加激烈。
可是,平心而论,每个社会制度都有利有弊。而在同一社会制度下,不同人的反应、适应度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为什么有的人适应得很好,甚至能借助外在的制度和时代的风口“起飞”,但有的人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就逐渐精神崩溃?
我们在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疗中,治疗过大量有重度抑郁发作、想自杀的青少年患者。他们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也大多没经历过巨大的人生打击,可就是感到活着很痛苦。
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能深入到他们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找到他们感到痛苦的根源。
我们发现,这里面很大的因素是他们遭受过大量来自原生家庭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的父母无法真正理解他们,无意中对其造成了很多心理伤害。就算有的父母很开明,也未必能走进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精神上力量。
那为什么父母不能理解他们?
这确实跟时代的变化有关,不过不是因为时代变得更残酷、更内卷,而是因为时代在变化,而且变化很快,但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作出相应的改变。
他们虽然很爱孩子,但未能真正成为孩子内心的牵绊,甚至用盲目的爱令孩子感到压抑、绝望。这是如今青少年自杀率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图为AI生成
01、生活条件变好了,孩子的精神需求更高
现在的时代确实是变了,信息越来越开放。
有很多父母出生在80、90年代,甚至70年代,我也是个“70后”。在我们成长的时期,“信息茧房”是非常严重的。
那时候没有手机和电脑,连课外书都是稀缺品,我们对这个社会知之甚少,认知构建主要来自于父母、老师、学校课本,他们说的话几乎就是真理,在我们眼里,近乎权威。
所以我们成长时期吃苦挨饿、挨打挨骂,这些遭遇很容易被我们合理化,觉得这很正常。我们也会非常容易相信父母、老师所说的话。
可是短短几十年,时代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的历史。现代社会都进入了第四次产业革命了,人工智能(AI)时代已经到来了。
现在的孩子是“数字星球”的原住民,从小接触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课外书籍、音频、视频随处可得,“信息茧房”大大减少。
他们的知识体系也许不深,但非常广。他们不一定去过世界各地,但脑子里早就有了全球化的模糊概念。
他们不一定知道社会运行的规律,但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元化。他们未必了解所谓的生命的真谛,但知道人生存在很多的可能性。
可能有的人会说,现在的孩子是知道得很多,可那又有什么用?日子不是还得踏踏实实地过吗?
这个说法其实不完全对。因为当一个人的认知边界更广阔了,TA对人生的理解就会发生改变。
人生可以分为3个阶段——生存、生活、生命。父母这一代人在成长时期更多是处于生存阶段,要努力地存活下来,要吃饱饭。
经过努力打拼,这一代人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改善,吃的、用的、住的都更好了,更丰富了。几块钱的一瓶水都能做出各种花样和功能,各种消费品让人眼花缭乱,人们进入了生活阶段。
很多父母就停留在了这个阶段,觉得一辈子稳稳当当,享受生活,就非常美好了。这也是他们对孩子的最大期待。
可问题来了,现在有很多孩子不是这么理解人生的。
他们一出生就解决了生存问题。如果家庭条件较差,他们可能也会进入生活阶段,羡慕别人家的富裕家境,希望自己以后能挣更多的钱,享受更好的生活。可如果家庭条件好的话,他们的生活阶段可能也很快就过去了,进入了生命阶段。
他们不想活着就是吃喝玩乐、稳稳当当,而是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人生、有哪些可能性,要实现怎样的生命价值。他们的精神需求更高,时代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和父母两代人的需求有巨大的不同。
有的父母总是跟孩子们说忆苦思甜,说我们小时候有多苦,你们现在有多幸福,别天天吃饱了撑的,净想些有的没的,你们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就行了。
说一次、两次孩子可能还可以接受。可要是父母说多了,孩子就会烦,他们没有生活上的苦可以“忆”,跟父母没有共鸣,反而觉得父母很土很唠叨,一点人生追求都没有。
02、父母、老师及专家的权威性不断下降
社会信息的开放还带来了一个严峻的事实——父母、老师、甚至专家的权威性在不断下降,可是很多人还不自知。
在我们成长的年代,不听父母的话就是大逆不道,老师说啥就是啥,甚至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至于某个领域的专家,那更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站在知识金字塔最高层的人。
但现在不同了,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垄断,AI的回答极有可能比老师、父母、专家说的还全面、还专业。孩子们尤其到了初中之后,很快就发现这些人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单纯的知识垄断被网络打破了,现在社会需要的是“能力垄断”,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如果孩子发现父母们整天只会嘴上讲大道理,但没法真正地引导自己解决难题,还无法理解自己,他们就会打心底地对父母不认可,甚至发生很大的冲突。
有些时候,父母对一些事情的狭隘认知,甚至会受到孩子的“鄙视”。比如很多父母爱抱怨、指责国内社会,盲目地崇洋媚外,很多孩子心里是不认同的。
他们一出生就享受到国内的稳定生活,从小就对此有淡定和自信。他们还能从互联网上了解到更真实的国际形势,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所作所为。
有的孩子还留学过,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制度其实也有很多问题。要是父母还是经常在他们面前唱反调,他们更是烦不胜烦。
除此之外,包括日常的生活习惯、饮食营养、职业规划、找什么样的对象等等方面,孩子都很容易跟父母发生认知冲突,这两代人接触和认可的信息有很大区别。
其实孩子和父母是两代人,有时发生一些意见冲突,这很正常。这时,父母最好能及时理解孩子,并反思自身的不足,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摩擦,再想办法引导孩子也理解自己的初衷,最后双方互相理解,达成基本的一致。
可偏偏有很多父母非常自以为是,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不断在无意中打击、否定孩子。
如果孩子不听,他们就说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脾气真倔。但其实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们也觉得自己的父母真是冥顽不灵,一点都跟不上时代,不能与时俱进,整天说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还不如别人家的父母呢!
有些父母甚至在心理上还是个任性的孩子,容易焦虑、发脾气,反而需要儿女迁就和包容自己。
有一个青少年患者瑶瑶,她从小就觉得自己是“妈妈的妈妈”,不但不能表露出真实情绪,还得想办法安抚妈妈的焦虑。后来她罹患了重度抑郁症,有严重的自杀念头。
著名华裔女作家李翊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她说她的母亲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每次母亲暴怒,她就要负责抚平母亲的情绪。长大后,李翊云也得了严重的抑郁症,2次尝试自杀被救回。
03、父母要与时俱进,走进孩子的内心
很多父母跟时代的脱节,还体现在他们对精神心理问题的无知。
其实不少孩子长期感到痛苦时,会表现出很多迹象。比如成绩一再下降,失眠,反复做同一个噩梦,脾气变得暴躁,有时会说“活着真没意思”这样的话语,沉迷网络……
但很多父母都不明白这些讯号意味着什么,他们的成长中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过去,精神心理问题也没现在那么凸显。
所以,这些父母对这方面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压根儿没往精神心理问题方面想,觉得孩子只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或者叛逆期到了,甚至指责孩子懒、不懂事。
有的孩子意识到自己出了心理问题,鼓起勇气告诉父母,说想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大夫。但父母觉得这怎么可能,简单安慰了孩子两句,让他们别多想。
其实当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有些父母是受到一定心理冲击的。他们也担心,孩子会不会真的出问题了?可是他们又很抵触带孩子看精神科,觉得那是有精神病的人才会去的地方。
这种病耻感让他们抱着侥幸心理,一拖再拖,最后把孩子本来的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甚至酿发自杀悲剧。
还有,很多父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通过取得好成绩、考上好的学校而改变了命运,获得了好生活。
于是他们继续沿用这样的经验,以为只要大力“鸡娃”,让孩子也学习成绩优秀、考上好学校,就能重复自己的辉煌,甚至能青出于蓝胜于蓝。
但现在是人工智能时代了,“鸡娃”的重点已经不是学习成绩了,而是孩子的逆商,学会在竞争激烈的逆境下该怎么积极应对。
当然,其实我们精神心理从业人员也需要与时俱进。面对精神心理障碍高发的社会现状,我们要改变多年来处理精神心理问题低效化的现状。
很多孩子曾经积极求医,但发现主流精神科和心理医生都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他们无法降低痛苦程度,最后陷于绝望中,自杀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强烈。
希望父母们能够有意识地改变跟孩子的相处方式,尽量成为理想中的父母,与其给孩子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把孩子送进名校,还不如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能走进孩子内心的父母,这对孩子而言,是真正的善莫大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22A0501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