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3-24 15:16:05|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志勇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因为我长期在地方分管基础教育工作,所以我非常关注家庭教育问题。我在推动地区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家校合作的问题、家庭教育的问题、教育理念的问题,等等,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是从这个角度来关心家庭教育的。在全国,山东省是最早全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我们从2009年开始做这件事,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家庭教育指导意见也是在山东的基础上做的,包括这次教育部搞家庭教育实验区,山东还是作为全省在推。但是这件事情,我是非常痛苦的。整个教育界对家庭教育是越来越重视的,过去也重视,但现在是越来越重视,为什么?一方面,因为有时代的特点。我们过去的教育更多是关注孩子的学习、升学的问题,但知识教育本身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特别是学校传授知识的功能和作用是在下降的。为什么下降?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现在Chatgpt等等科技的涌现,导致学校教育的地位,从应试、知识传承的角度上讲,其重要性是下降的;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地位在上升。为什么?现在不是让孩子们去去掌握海量的知识,而是通过精典型的、结构化的知识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素养。由此,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恰恰是,家庭教育在削弱,家庭教育在边缘化,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被附庸化、应试化。这此发布的报告,我也在认真学习。我感觉这个研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其借鉴了国外的家庭教育理念,运用本土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构建家庭养育环境指数。尽管有些同志讲的,报告的样本是有所偏颇、有一定局限性,但数据总量不小,这是通过百万的家庭数据来勾画的家庭教育指数,而且未来还可以不断的去迭代、去升级,去完善。通过这个指数建构,让社会去理解,应该怎样做好家庭教育?老师怎么识别家庭教育当中的问题孩子,帮助去发展?班主任老师怎么识别孩子的家庭环境?好的教育是什么?坏的教育产生的恶果怎么判断?这是通过一系列实证数据揭示出来的。01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危机
我认为,现在建构的家庭养育环境的六个指数,需要进一步明确这六个指数背后的价值逻辑是什么?除了家长的养育风格,家长的家庭教育价值观是什么?这非常重要。因为整个家庭教育出的问题就在于家长家庭教育观的扭曲。当然这背后还有整个系统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学校的教育功能问题外溢,把课程问题、作业问题、考试问题都外溢到家庭环境中了。尤其是升学问题,我们已经彻底陷入到了升学陷阱中,整个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存在这个问题。包括我们刚才谈到的家庭教育的成功标准。好像大家都默认考上国内外名校就代表教育成功,考上职业高中就是失败。如果我们用这种观点来判断家庭教育,就完蛋了。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家庭教育过去讲是做人的教育、是品格教育、是生活教育,不是升学成功与否的教育。现在我们整个价值观产生偏离了,这是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危机: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危机。这是我认为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最根源性的问题,且这个根源性问题是复杂的、是系统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02家庭教育主体性角色的缺位
第二个问题是家庭教育主体性角色的缺位。也就是父母在家庭教育监护当中的缺位,这是中国家庭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尹后庆主任谈到了我们让祖辈爷爷奶奶看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主体责任转变下,父母变成了第二位的责任人。李玫瑾教授也谈到了我们母爱的缺失、安全感的缺失、依恋感的缺失,很大原因也是因为父母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这个问题是我特别忧心的一个话题。我们最近在关注留在农村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到底是什么状况?也提出留守儿童需要有儿童的教育权益保障,其中不仅是有学校教育的权益,还有家庭教育权益的保障。当前在我们调查乡村教育问题时,发现有些地方的孩子,三岁就在幼儿园寄宿,还有些孩子长期几年都见不到父母,即使父母在身边的那些孩子,父母陪伴的时间又有多少?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03家庭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匮乏
第三个问题是家庭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匮乏。现在我们很多孩子早晨天不亮就走了,有的孩子晚上回来父母又睡着了,那他有多少家庭教育时间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把家庭陪伴的时间让渡给学校,为什么?因为家庭没人管,从根源上讲,课后服务就这么来的,假期也是没人管孩子,学校就再给搞假期课后服务,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功能往学校转移,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课后服务、课外班为什么很多人送进去?因为父母没时间管,爷爷奶奶又管不了,培训班有的是为了升学提高成绩,有的则是为了接管那些没人管的孩子,这导致当下家庭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匮乏。04家校关系的友好性在降低,矛盾冲突在增加
第四个问题是家校关系的友好性在降低,矛盾冲突在增加。包括大家谈了很多的,课间十分钟为什么不让孩子去锻炼?其实学校有学校的苦衷,一个是场地问题、条件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校园伤害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家长对这些发生在学校环境里的孩子伤害的容忍度、理解度太低。家校关系的友好性降低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压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关系比过去更复杂。我们过去的教育环境比较简单,孩子如果不听话你就揍两下,现在不行了,当然我们不允许去体罚孩子,包括语言暴力,不应该这样,但是反过来讲,对于学校教育环境下发生的非故意性失误,也需要社会家庭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0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生态
第五个问题是我不断地在呼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生态。我说过一句话:如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功能不是各安其位、各扬其长,而都为了一件事:升学,那不是协同育人,是协同害人。现在,所谓的家校协同在升学上的力量太大了,而协同育人的力量不够。这是我特别想说的一点,我们要创造好的教育生态。现在我们的课程实施,都在强调课程改革,强调学科实践性学习。学科实践在哪里?学科生活都在课堂里边吗?不是的,我们现在学校的学科教育需要生活经验做支撑,生活经验不能光在课堂上,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这是我们需要协同的。我们校外的实践性教育体系,能不能真正的建立起来?党政机关、企业、社会机构、科研机构都是应教育的阵地。比如,今天说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肯定不能光在课堂里让孩子背概念,如果孩子没有情感和价值认同,只是记住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出更好的成果,包括李玫瑾教授提的三个实证研究很有意义,同样,在中国家庭养育指数建立的背后逻辑上,也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感谢各位!( 本 文根据张志勇教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
《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与问向实验室对近百万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数据收集,深度分析家庭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品质以及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联合编撰《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并由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对外正式出版发行。
此书由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顾明远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过对于家庭的养育环境以及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学术研究仍有待提高。
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总报告基于三十四万全国各地家长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家庭的养育环境进行分析比较。
来源|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风雨廿载,感恩每一份支持与陪伴,感恩每一份付出与收获。下一个二十年,未来更多个二十年,我们仍将勇敢前行,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参与到教育问题的解决中,遇见教育的美好未来。
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你成为研究院的月捐伙伴,用长期的信任与陪伴,支持研究院独立、专业、持续的行动,共同呵护孩子的童年和未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24A04CK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