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对造谣诽谤傍校蹭名这所高校坚决说“不”
中央音乐学院打造网络诽谤“防火墙”
调查动机
造谣高校教师行为不轨、培训机构在官网上贴出高校名师,谎称是其特聘专家、高校老师受邀参会却被主办方宣传为与高校合作……
近年来,一些知名高校被自媒体或商家傍名誉、蹭热度的情况屡见不鲜,引发高校、师德负面舆情,破坏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作为一所全国知名的艺术院校,中央音乐学院近年来也遭遇多起造谣、诽谤、傍名誉等侵权行为,严重损害学院声誉。面对侵权行为,中央音乐学院迅速依法维权,并完善相关机制打好预防主动仗。
记者近日走进中央音乐学院,以该院为调查样本,解析高校依法维权之路。
“王某自称央音学生发布虐猫视频”“刘某造谣央音退休教师任职期间索贿”……2023年,中央音乐学院遭遇多起造谣、诽谤、傍名誉等侵权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事后,中央音乐学院立即组织律师团队对侵权行为进行证据固定,并采取发函警告、发起诉讼、刑事报案等方式维护权益。
业内专家指出,高校教师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积极争取所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以获得维权、调解、申诉等时间窗口和法律帮助。面对不正之风,高校绝对不能拖、不能躲,要迅速收集证据、及时报案,推动对无中生有、恶意蹭热度的自媒体账号的严肃处理,遏制谣言制造“无成本、零代价”乱象。
快速反应依法维权
“贵校马先望虐猫”“希望贵校严查,这社会影响太恶劣了”“中央音乐学院,甩锅甩出新高度”“这学校还教虐猫吗?太可怕了”“音乐学院应该经常播放猫咪惨叫声来提升音乐素养”……
2023年3月,一场关于“音乐学院学生虐猫”的争议在网上持续发酵,网友们将矛头指向中央音乐学院,称其“不配为高等学府”“包庇学生”等。
这场争议的源头,是一自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的网友,在社交群内发布的虐猫视频,经平台、自媒体发布后冲上热搜,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事件发生后,中央音乐学院各相关部门迅速响应。经核实,确定视频发布者非本校学生后,联系学校的律师团队,争分夺秒收集证据,做好证据固定,并通过官微向外发布声明,同时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名誉权侵权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发布虐猫视频、捏造事实,谎称其系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行为,已然构成侵犯名誉权,判令王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学校的处理速度非常快。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核实视频发布者身份、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收集固定证据。”中央音乐学院律师团队成员李红英律师感慨道。
另一起案件同样体现了该校“维权迅速”和“雷厉风行”的风格。
2023年3月13日,刘某在某平台发布标题为“因未送礼贿赂她,某著名钢琴家被要挟拒绝教学——中央音乐学院李某某”的文章,内容包括:“某著名钢琴家学琴期间最大的阻碍遭遇是一位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李某某,这位老师是其生涯之中所有的梦魇,是中国音乐教育者典型——贪婪、贿赂、打压孩子的自信”“李某某不仅日常用言语打压孩子,而且关键是在考试前夕发作,用拒绝教学为要挟,迫使对方塞钱。但是仅仅两个月又再度要钱,如同周扒皮一般贪婪,枉为人师”等。
针对该事件,中央音乐学院同样迅速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名誉权侵权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刘某侵犯该校及退休教授名誉权,判令其公开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2023年11月26日,刘某公开向李某某和中央音乐学院致歉,称“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懊悔,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家人积极采取弥补工作,力争消除负面影响”“希望大家以我为戒,深刻认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爱惜名誉捍卫声誉
一所音乐院校何以在维权上既快又准且毫不手软?记者走进中央音乐学院,在与该校师生的对话中找到了答案——像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惜学校名誉。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中央音乐学院自创办以来便享有颇多盛誉,培养了数万名优秀音乐人才,大多数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表演艺术家、文化艺术机构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盛名之下,难免会有人搭便车、傍名誉、蹭热度,甚至有人为了流量恶意“泼脏水”。
“中央音乐学院在国家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勇攀文化艺术高峰、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的时代强音,还要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和老百姓艺术需求。”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说,基于此,中央音乐学院绝不允许任何诋毁学校的事情发生。
为了捍卫自身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办学环境,中央音乐学院深入推进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在细化管理责任的同时推进各部门协同作战。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各个部门同时响应,协同配合,各尽其责,上述两起典型案件之所以能迅速、圆满地解决,就是受益于该联动机制及时发挥作用。
深化知识产权保护
“央音艺考”“央音阶梯”……在艺考培训领域,“傍名校”的现象也是一些培训机构“混淆视听”的惯常做法。
记者注意到,有些培训机构特意将教学点安排在中央音乐学院附近,当特定的机构名称与特定的授课地点相结合,可能就会产生误导的效果。但事实上,这些培训机构和中央音乐学院无任何关联关系。还有些机构会在其官网上推出一些中央音乐学院的名师,在其宣传口径中,这些名师都是该机构的特聘专家或顾问等。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商标知识产权,中央音乐学院每月会定期进行商标监测并出具商标监测报告。截至目前已经成功注册了150多枚,还有40多枚商标正在申请中。
实际上,对于“傍名誉”“搭便车”之类的行为,法律规定很清楚。如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广告法也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但现实中,市场经营、品牌增值毕竟不是高校的主业,相比企业、公司,高校的维权能力仍有限,存在诸多无奈。
记者了解到,除了维权成本高以外,取证难也是一个问题。以艺术培训类机构为例,其在“傍名誉”“搭便车”过程中利用学校的声誉是否盈利、盈利多少,给学校带来了多少损失等,这些都很难取证。又如虐猫案,源头信息发布在社交群这种非公开平台,给取证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有教育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此类蹭热度行为,除了学校自身主动维权,相关部门也应该协调开展专项行动,帮助学校进行统一维权。同时,学校可以将商标录入相关平台数据库,平台可以要求商家在注册时提供授权,提前把好关,履行审核义务。无论事前的资格查验,还是接到院校维权,抑或投诉后的纠纷处理,平台都应当提高效率,并针对违规情况提高处罚力度。
监测预警隐患治理
尽管“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敢于亮剑,坚持维权,但在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看来,打好预防主动仗、筑牢“防火墙”才是高校行稳致远的关键之路。
记者了解到,该校以预防为主,织密“两张网”,让师生筑牢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盯紧看牢自身合法权益,持续细化隐患治理、优化监测预警。
其中一张“网”,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制度体系和制度落实机制。据了解,2015年教育部正式核准了《中央音乐学院章程》,为该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善治理结构提供了依据;2020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对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修订并汇编成册,从党政工作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到纪检监察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科研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网络信息管理制度等,统一进行梳理修订,经梳理精炼后,共计有140项制度存续执行。让广大师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另一张网就是“宣传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个别老师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受邀演出期间或结束后,邀请单位就以“××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为噱头进行宣传,混淆视听,给该校带来了法律风险。
为此,中央音乐学院要求老师们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密切关注各类演出或活动的宣传工作,防止“傍校蹭名”,保护学校权益。同时,该校严格落实立德树人主体责任制,不断加强教师管理,不断提升教师的法治意识。
在这些举措加持之下,中央音乐学院的“防火墙”得以形成并持续巩固。
“我给你泼了脏水,然后说我错了,我帮你洗衬衣。可是怎么洗都洗不白的,是不是?所以预防很重要。我们只有筑牢加固‘防火墙’,打好预防主动仗,才能创建一个安全、安静、和谐的办学场所,中央音乐学院才会有好的发展。”俞峰说,同时也要利刃出鞘,主动出击,对造谣诽谤者勇敢追责,只有让他们承担侵权所带来的法律责任及严重后果,感到切肤之痛,让他们不能、不敢、不想侵权,网络诽谤才能寸步难行。(记者 文丽娟)
来源:法治日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28A00NH4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