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5|回复: 0

“科普没人看,跳舞围观百万”的大学老师:想用有趣方式埋下科学种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8 15:31:3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某个教授认真做科普,没大学生来听,生气捏。”近日,一段大学老师以网络热梗的形式调侃自己“认真做科普没人看,跳舞跳来一百万围观”的视频火了。
视频中,该老师模仿网络热梗视频,跺着脚,双手抱胸“生闷气”。此视频一出,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
视频中的大学老师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系的刘福江副教授,今年51岁。
记者检索发现,刘福江老师b站账号的视频投稿共36个,播放数约为289万,获赞数为66万;小红书账号粉丝数为21万,收藏与获赞数为101万;抖音账号获赞为39万。
他告诉九派新闻,走红视频的灵感来自学生发给他的一条“天天生气”的视频,“我们老师也有生气的时候,我觉得这种表达方式很有意思。”视频意外爆火,学生们刷到后表示“爱看”,还有人找老师合影。
刘福江表示,将来会偶尔发这么一两个视频,自己还是要回归认认真真做科普传播上,希望能把科学讲得更通俗化、大众化,让大家喜闻乐见。


刘福江。图/视频截图
【1】娱乐不是目的,科普才是
谈及科普,刘福江表示,从2013年算起,他已从事地学科普工作十余年。
一开始是给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上科普的课程。他用通俗的话讲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的知识,“上到老头老太太,下到中小学生,都挺喜欢听的。”
刘福江称,他一直利用科研教学之余,去做各种各样的科普工作。他发现小朋友更喜欢实践的探究,“不同的人群就做不同的设计和活动。传播手段和方法也要创新,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他发现在新媒体崛起的浪潮中,科普视频的影响面更大,便尝试做起科普视频。对于火起来的原因,他分析,“可能是这种科普性质、偏生活的、娱乐的形象在相关专业的领域里还比较少,反差很大。”
记者注意到,刘福江经常在其视频的评论区中和网友互动,互相“玩梗”。


刘福江老师在评论区和网友互动。图/评论区截图
“相对来讲,大学的教授一般都比较严肃,偶尔调皮那么一下,他们(网友)感觉这种很新鲜。”刘福江对九派新闻说,“当然做这种反差不是我主要的目的,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一些跟科普有关的内容展示给更多人,也在努力把一些科学的知识讲得更加接地气、通俗化,大众化”
【2】“肯定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刘福江表示,很多视频都是自己拍摄的。“叫别人来也挺麻烦,我能自己搞就自己搞了。”现在他在办公室专门布置了很多拍摄工具,比如相机、自拍杆、补光灯等。
“剪辑、写脚本挺麻烦的,想搞一个视频,没有几个小时搞不下来的,后期剪辑这一部分,我剪一部分,学生帮忙剪一部分。”谈到剪视频的困难,他表示“说起来也很复杂很难,但是真做开了,也不像想象中的困难。思想上的障碍突破了就会好一些。”
刘福江称,学生经常会冒出很多点子。“天天生气”的视频就是学生发给他的,学生说“这是生气的一种表达”。
“既然年轻人都这么喜欢看,我们老师也有生气的表达,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他说。学生还提醒过他做好思想准备,“我的学生劝过我说,‘刘老师你要干这个事,你要小心了,你这个表达,恐怕你觉得不符合你身份,你得有思想准备啊。’”
“肯定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我一看那个纯娱乐的、搞笑的(视频),我就不愿意做,觉得这可能有损我们大学老师的形象。但我看了一下,发现还有点意思。”刘福江表示,在视频发出后,学生都感到新奇,“年轻人都在夸我,在第一时间把心里的感受告诉我,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我拍的。”
“经常有学生跟我合影,我在校园里变成小名人了。学生都在鼓励我,‘很好,老师,我们就喜欢这样的。’”
对于偏娱乐化的视频,他表示,“尽量不发,或者少发。还是回归到认认真真做科普的传播,让大家觉得我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谈到创作的风格定位,刘福江表示还在梳理,“可能我心里表达的东西太复杂,我自己有时候都梳理不清楚,我会把我的全部暴露出来,让用户去选择。”
【3】“不要把我贴标签为地学专家”
刘福江称,他详细规划视频的选题,有意识地把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围绕熟知的领域去抓热点。“比方说,提拉米苏雪突然出现了以后,我马上去查资料;最近发生的积石山地震;今年元旦之前为什么突然变冷了呢?这些现象我们都可以解释。”刘福江还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这三个专业是我是可以说得清楚的。”
关于b站上的“撕纸”视频,刘福江称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把我贴标签为地学专家,我也不能去扛那个大旗,我扛不住。”
刘老师的视频在B站获得百万播放量。 图/网络截图
他还称,他一辈子就想干“科普”这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的,想做一些宽泛、综合的事,“我想从自己比较熟悉的地学、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测绘、遥感等方面做些科技传播工作。”
【4】不改初衷,但是会改变形式
针对“认真做科普,没人看,然后跳舞跳来100万人”这件事,刘福江认为,偏娱乐化的抓人眼球也是一种表达方式,“适当的时候也贴近一下年轻人。”
“我绝对是不改初衷,但是会改变形式。”刘福江表示,科普的目的就是点燃中小学生对科学的激情,“我现在认识到,科普给人埋一颗科学的种子,激发、点燃就足够了,我们教育过程就完成了。”
他上课时也在尝试改变枯燥授课方式,“学生讲得张着大嘴巴,听得很好奇,然后我开始讲课,引导学生怎么认识这个事,自己去查资料。”
“老师的作用是激发兴趣、点燃激情、播撒种子。”刘福江表示,“我愿意把我的想法、做法,分享给中小学生,希望能给他们埋下一颗种子,(让他们)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好奇。将来他们突破传统认知,读了大学,读了硕士,读了博士,那种好奇心也不会减少。”
【5】在网上做一个开放型的大学
刘福江认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教育方式在改变,“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的”,老师要具有引导性和前卫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视频的制作过程当中,我也查阅大量的资料,去求证。”刘福江表示,他们围绕着“提拉米苏雪”出了三期视频,期间有不少网友参与讨论,直到有网友到现场实地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系列视频才迎来大结局。
“我的梦想就是在网上做一个开放型的大课堂,这里没有权威,没有标准答案,就是提出问题,激发大家探究和参与讨论,通过这种开放式问题的研讨,所有的结果都是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习得”他说。
九派新闻记者 涂宇轩 实习记者 吴秉谦 梁缘
编辑 陈伟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16A04A6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