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围绕大学校园开放相关话题,舆论再度展开热议。据人民网报道,不久之前,教育部在对外答复的文件中指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同时,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在网络舆论场上,支持大学校园开放者相对居多,其中不乏有具体、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事实上,在疫情之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对外开放的,只是一些“热门打卡点”,比如北大、清华,需要参观者登记身份证,如果遇到寒暑假旅游高峰期,可能还得在网上预约进校。但是,2020年后,绝大多数学校出于疫情防控考虑,暂停许可校外人员出入学校,以至于今天依然在校的大学生,普遍习惯了校园不开放的生活。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社会各界对大学校园重新对外开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对此,北大、清华、人大、武大等高校已经明确表示,“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校园”,有名校的“示范”在前,全国各地各高校逐渐走向开放,应当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不过,面对这一趋势,也有声音认为:开放校园之前,务必要做好校园安全管理预案,不能简单地“一开了事”,只有在充分维护在校生利益与诉求、保障教学秩序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开放,而不宜操之过急。。
面对种种讨论,多家媒体也相继发表评论文章,进行分析与探讨。比如,红星新闻刊发的文章《大学校园开放,为何社会抱有更多期待?》就提出,大学开放要更讲究方法:“让社会上的人可以亲近高校是一方面,公共设施的开放,让老百姓可以享受教育、文化、体育锻炼等资源,才是常态化开放的核心要义。希望高校通过优化管理,把高校大门越打越开,社会公众也要以高素质‘双向奔赴’,共同促进大学校门越开越‘大’。”
社会大众普遍乐见这样的“双向奔赴”。不过,关于大学校园对外开放之后,是否存在校园教育、文体资源被社会占用等方面的问题,也引起一些人,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注意。
对此,光明网在评论文章中指出:“如果大学真的有困难,比如人流量过大影响教学,那么拿出一些统计数据来论证,相信人们能理解的。公众有的时候未见得就是要一个无条件开放的大学,不过是希望自己对公共资源的意见,能够得到相关单位的尊重和回应。”这样的看法,将社会上的争论落实到了执行细节层面。
《北京日报》则在评论文章《相互体谅,让校园开放更有序》里强调大学校园开放的“秩序感”。文章作者认为,只有按照相应规则进行有序开放,才是合理的开放之路,当然,入校参观者也需要讲文明,不能破坏校内的秩序。“大家相互之间也要多一些体谅。步入校门后,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多些呵护,一砖一瓦多些尊重,聊天声音尽量小一些,脚步尽量轻一些。遵循所到之处的规矩规章,是对知识文化的尊重,也是文明出游的应有模样。”
潮新闻发表的评论文章,则从大学管理者的角度,分析了相关工作者对于校园开放应该拥有的态度和观念:“开放大学是开放社会的一部分,是疫情过后社会恢复常态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大学应该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大学师生应该是社会关系的重要构建者,在保留校园开与不开、怎么开的权利前提下,好好研究办学理念与开放之道间的关系,是高校管理者的必修课”。
对于“大学校园该如何开放”的问题,各方要充分论证、审慎决策,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既满足校外人士的正当的入校学习、参观需求,又保证校内教学活动不受影响。
媒体札记,中国青年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热点,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06A07B0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