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育儿交流
›
育儿论坛
›
帖子
今天22时10分,湖州正式进入
守“湖”新春丨所幸遇见你!
陈浩走访调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商
[ 织里杂谈 ]
various factors of both subjective
[ 理财 ]
恒生科指一个月涨逾33%,港股科技板块还
[ 理财 ]
芯片ETF、半导体设备ETF、集成电路ETF大
[ 电脑维修 ]
中国冷极出现犴达罕,长3米体重近吨,老
[ 汽车天地 ]
借用保时捷、奥迪的技术?第五代EA888,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查看:
231
|
回复:
0
一个妈妈的真实自述:我把儿子养成了别人口中的废物,但我不后悔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在线
积分
327061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4-3 10:02:11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前几天,女儿试卷发下来后成绩特别好。
因为她之前成绩一直处于中不溜水平,所以看到她进步我特别开心。
饭桌上,我不停地鼓励她要继续加油,还越说越兴奋,一边回顾过去,一边分析现状,一边展望美好的未来。
我这边正斗志昂扬给她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她冷不丁冒了句:
“妈妈,你爱的只是那个听你的话考好成绩的我。”
当时听到这句话后,我挺诧异的,连忙解释我只是表扬她成绩进步了而已。
女儿却不耐烦地继续说:“那为什么我画画得奖了,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夸我?”
我刚想指责她在偷换概念。
她又说:“妈妈,我就是个普通学生,没有高智商,也下不了苦功,用不好那些学习方法。可你根本不会考虑我的真实情况,只会在我成绩不好的时候,指责我不认真、不努力,不回报你的付出;我成绩偶尔好的时候,又说听你的是对的,听你的才能有更好的成绩,更好的前途。我一直喜欢的只有画画,画得也很好,可你真心肯定过我吗?你不过是想控制我去做你想让我做的事而已!”
话一说完,她就回自己房间了。
那一瞬间,我的心情五味杂陈。
后来,偶尔翻到心理学家莎法丽·萨巴瑞说过的一句话:“父母总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认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认可他们本人。但孩子是否如何,都不能影响我们对他们的正确态度。”
那时,我才反应过来,
让孩子听我的,而不是尊重她本来的意愿,本身就是控制欲的延伸。
但养育孩子,需要尊重他们最本真的自己,而且这个权利也是他们应该天然就拥有,不需要我们赋予的。
因为孩子最终,只会成长为他们可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父母想让他们成为的样子。
“正当感”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力量
在一个视频采访中,一位妈妈讲了自己养育儿子的真实故事。
这位妈妈靠卖面条为生。
儿子出生后,她就坚定一个想法,要让孩子长大后能实现阶级跨越。
为了这个目标,她甚至花光了丈夫的养老金和自己面馆的所有收入,一口气给儿子报了画画、舞蹈、古筝、摔跤等五门课外课程。
她在采访中说:“我不希望儿子长大后和我一样,在艺术方面太匮乏。我也希望他能实现我曾没有实现的梦想。”
希望儿子不要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希望儿子能获得自己曾经没有拥有过的东西。
砸锅卖铁,她给儿子铺就了一条她认为更好的路。
但就像所有庸俗的剧情套路一样,妈妈的期望,在儿子身上反转得没有丝毫悬念。
妈妈花光所有收入和积蓄给儿子报的兴趣班,让儿子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只停留在“有了一点眼界”上。
更可怕的是,逐渐长大的儿子,逐渐发现了天赋和家庭的差距。
意识到努力无望后,他越来越开始摆烂,甚至在初三备考时一度沉迷于电子游戏:“打电动可以让我爽!就是爽!”
虚拟的世界,让儿子暂时逃避了现实的压力。
但看不下去儿子放弃自己行为的妈妈,想不通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自己的孩子就做不到。
妈妈开始找儿子一次次谈心,不过就和每一个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一样,每次谈话的结果都不尽人意。
后来,这位妈妈在看到其他青春期孩子跳楼的新闻后,开始担心儿子也会走极端。
“
谁痛苦,谁改变。
”
为人父母的柔软,终究还是担心孩子,她决定改变培养儿子的策略。
可让她再一次痛苦的是,儿子考上职高后,职业发展居然在慢慢向她从事的餐饮业靠拢。
她彻底死心:“我也不敢指望了,也指望不上了。”
在放下期待后,儿子和她的相处却越来越融洽,儿子甚至会在特殊的日子专门给妈妈做一桌丰盛的菜。
但这也让妈妈意外发现,儿子在烹饪方面非常有天赋,于是她也开始鼓励儿子尝试自己喜欢的。
抛掉了妈妈的期待,心里没有了压力,儿子不但会经常来妈妈的店里帮忙,还自己研究了新款牛肉面。
而且还重新捡起了喜欢的摔跤运动,虽然并没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但这一次,他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转头报了一所烹饪学校,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热爱的行业中去。
储殷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在给孩子做规划的时候,不要幻想自己的孩子会成为典范。不要因为一只乌龟跑赢了兔子,就所有的乌龟都要去赛跑。”
孩子成功与否,从来不应该由父母和世俗条件定义。
身为父母,我们真正要告诉孩子的是:我们理解他们,相信他们,不论他们的外在表现如何。
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一个不用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也不用成全父母的梦想和愿望,更不用治愈父母的创伤、满足父母的虚荣心的孩子,内心会建立起与生俱来的“正当感”。
这种正当感会让他们的情感世界非常饱满,他们能理解自己的精神是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并会靠着这个精神引导,去过成年后的生活。
他们不需要向外界索取认同,也不会在受到挫折时觉得自己不够好,而是无论境遇如何,都能坚定地对真实的自己认同和赞许。
而这,才是孩子一生需要的真正力量。
不被尊重、接纳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美好和价值
在一个动画短片中,看过特别魔幻的一幕。
动画中的儿子在台上打拳击比赛,他的母亲却在台下拿着一盆花用力撕扯。
原来这盆花是儿子的最爱。
外表凶猛的儿子,唯一的爱好就是养小花。但母亲觉得,“小花”和奖杯比起来没有任何价值。为了激励儿子练习拳击,母亲就用伤害儿子最心爱东西的方式来“激励”他。
因为太想保护自己的“小花”,儿子只能先假装听从母亲的安排,投身于母亲想让他从事的拳击中去。
如母亲所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但却不开心的拳击手。
在和母亲持续地反抗——被打压——妥协拉扯后,儿子选择偷偷养育自己的“小花”,但最后被母亲发现,还是无情地“践踏”了。
这一次,儿子没有再退让。
而是眼睁睁看着母亲被他种出的食人花吞掉,然后他重新回到拳击台,主动让对手将自己打败。
他第一次输了,但也第一次笑了。
有教育学家曾说:“
一个孩子真正被毁掉,来自于父母带有偏颇的教养。
”
动画中的儿子获得了解脱,但现实中,却有无数孩子依然活在低价值中一生徘徊。
知乎上,有网友诉说自己的经历:
有人说,小时候她偷穿妈妈的裙子、高跟鞋。被妈妈骂不学好,打扮得像狐狸精。
长大后,她经常在晚上给自己化好妆,穿上漂亮衣服,在镜子前兴奋地转一个又一个圈。但第二天早上,她又会全部脱掉,换上最朴素的衣服。
还有人说,自己从小喜欢文字,写过很多惊艳的文章。但妈妈觉得她不务正业,最终把她想要报的文学专业强制改成了法律。
后来,她终于有能力可以不用再做一名碌碌无为的律师,而是终于可以捡起自己的文学梦。可这时候,她的母亲已经去世,她想向妈妈证明自己,却永远没有回应了。
还有人说,自己从小活在父母的规划中,长大后无论做什么决定,他都会本能地想要求助父母。
他讨厌内心不够独立的自己,但从小习惯的依赖,又让他害怕做出改变。
《家庭的觉醒》中写过:
“
一个不被父母尊重和接纳的孩子,会长久地活在被父母的限制中。他们很难建立起完整独立的自我,会变得要么格外渴望获得父母的认同,要么事事依赖于父母的认同。
当我们有能力尊重孩子独特的成长旅程时,将会引导他们培养自己内在的心声,并以自己的心声为荣。
”
好的父母,应该是培养出孩子内在心声的引领者,而不是毁掉孩子内在心声的“始作俑者”。
最好的父母,不把教育停留在主观感受中
在一本书中看过一个作者写的小故事。
她在女儿出生时,满怀希望想要女儿长大后和她一样温柔、高雅,富有艺术气质。
可女儿渐渐长大,她发现女儿和她预想得完全不同。
女儿武断外向、自作主张、莽撞固执,甚至一丁点的艺术气质也没有,还有点狡猾,是个从不吃亏的小人精。
她意识到,接纳和自己预期不同的女儿,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于是她先尝试接受女儿的现状,可这一步做起来特别难。
她说:“
调整我们的期望值是很难跨越的障碍
。”
父母很难接受孩子最真实的样子,因为我们总会觉得,如果不对孩子加以管束,孩子的成长就会失控。
可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父母的过分担忧和限制,才是最大的失控。
孩子需要一些严格的行为界限,比如当他们触犯原则性问题时,我们必须绝对的不容妥协。除此之外,还是对孩子多一些尊重和允许吧。
如果你用心观察,和孩子有了更深层次上的交流,就会发现:每个孩子想从父母身上得到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阶段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父母,需要适应孩子的需求。
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教条去成长。
接受孩子最真实的样子,允许他们以最本真的状态存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步适应孩子的需求,成长我们自己,调整亲子共同前进的步伐。
让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让父母成为更好的父母。
就像周轶君曾说过的:
“我们的世界,正经历着巨变,成功或普通,并不会绝对地影响孩子的未来。”
只有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才能在未来无论面对什么变化,他们的内心都能拥有快乐和安定。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15A038U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post_newrep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
上传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今天22时10分,湖州正式进入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GeekBarVape
网站目录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