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幼童无忌把爹卖,公子嗤笑做题家。大家好,我是木蹊。上一篇文章聊了最近很火的话题——6岁小男孩想当行长。既肯定了这个孩子很有头脑,知道“顺势而为”,也善意提醒了他不能直接继承父亲职位,得偷着干.......《他不过是想继承父业当行长,有错吗?》(点击阅读)我本以为这篇评论已经比老胡中肯了,但没想到,持续当了几个月的“公知”后,胡主编竟然一反常态,又恢复到了叼盘的姿态。
他说:“小男孩的说法有夸大和虚构的成分......很可能受到了诱导......网友大肆议论这件事,是很可悲的事情!对小男孩不利,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利......."俗话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如果说老胡说了几个月人话,是因为炒股亏钱没回本,那么在这件事上站又在广大网友的对立面,还是因为:自个女儿也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了环球时报驻美国记者.......好的岗位,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些人早就给孩子占好了坑位,作为后来者想要上位,难度要更大。周公子叫嚣:世上最大的公平,就是不公平。
怎么打破这个不公平的周期律,这是我今天想谈的。
02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想要抢在小男孩之前先入坑,就要了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究竟是个什么银行。上一篇我说得比较言简意赅:央企待遇、活轻松、适合养老。今天再说详细点。农发行的存在,首先是为了解决金融遗留问题而生。
1994年,为了让农业银行甩掉农业贷款包袱,解决坏账,轻装上市。就把这部分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了农发行, 承担一些政策性和扶贫性贷款。这就注定了农发行与众不同的一面——它不是商业银行,而是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 其客户群非常窄,也不需要放贷款,所以员工没啥工作量。更重要的事,在农发行成立后的10多年内,它的招聘都不是对外开放的!其模式,类似于汉代的“察举制”,也就是内部推荐。
所以这个小男孩的爸爸能当行长,不一定是考进去的,而是内聘进去的。这就是“爷爷是行长,爸爸是行长”的由来。内推的能当好行长吗?在别的行,难度很大,但在农发行,难度很小。因为它不是盈利银行,有财政兜底,几乎没有风险,业绩压力等同于0,所以背景比能力更重要。
但这样做,弊端也很明显。据《金融时报》曾经的报道:“农发行不仅以前的亏损挂账没有消化,反而又新增挂账1000多亿,使中央财政不堪重负。”2003年,时任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发布报告:
1995年以来,农发行总行通过虚列支出套取资金、变相融资收取高息等方式,私设“小金库”,累计金额达5736万元,涉及资金管理使用混乱,不少支出没有必要的批准手续和会计记录。
1996~1999年,农发行总行以租赁的名义,委托一公司购买电子设备和汽车等固定资产,总金额9.2亿元,其中8.1亿元曾被挪用投入股市进行股票买卖,所获收益去向不明,涉嫌重大经济犯罪。
一系列的腐败大案触目惊心,几任农发行的领导被双规,消息震惊全国,很多有识之士呼吁:
干脆取消农发行。
不过,考虑到稳住农业基本盘,农发行还是保留了下来。
但保留归保留,改革也是必须的!
03
农发行改革的最大特征,就是在用人制度上,开始有意识的杜绝“父业子承”的现象。
招聘需要考试了!
今天农发行的考试,和公考类似,由北京总行出卷,防止各省分行“私人定制”。
笔试不过,面试就没资格参加。
但这里面并非没有操作空间可言,比如可以多设置进入面试的人数,放宽门槛,让目标物进来。
而且由于农发行的存在感较低,其公开招聘信息,很多大学生是注意不到的。
这就导致报考人数比例少,考试过关率高。
实践中,大多数报考农发行的,有不少关系户在里面。
可即便如此,这也相比于以前的内推,要公平多了。
如何实现公平,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把这个好岗位广而告之,让有志于金融系统的学子,都来报考,给这个梦想继承父业的小男孩,上点强度!
不过话说再回来,农发行的竞争虽然小,没啥工作压力,朝九晚五,看病基本全包,老了不愁养老。
但收入和晋升空间,也不高。
由于是非商业银行,农发行县级支行的普通员工,明面待遇大概在10万到14万左右。
比一般事业单位高,比同级别的银行工资低,和当地公务员收入持平。
追求高收入的有志青年,要考虑清楚。
其次,农发行的晋级难度大,原因也很简单——老一批关系户还在把持着位置,关系户极多。
想要从他们手上虎口拔牙,得豁得出去。
综上所述,农发行对于有一定做题能力,想要一份安稳饭碗,不求大富大贵的学子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尤其是今天,我们有必要借着这个新闻,把这个银行给推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解。
给明年的报名人数加加码,给农发行的二代们上点难度。-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406A05OBI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