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4|回复: 0

孩子的一生,都在为父母的认知买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9 23:56:38|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母的认知,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人生上限。
最有远见的教育,是父母认识到自身局限,全力托举孩子站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作者 | 枫子


最近,看了个真实的故事。
博主@Vv在努力有个发小,是个小镇做题家,从小学习刻苦又努力。
高考时,发小因为发挥失常,只能接受专业调剂,去了上海一所211大学。
但大一时,发小就凭借全系第一的成绩,成功学回了自己喜欢的金融专业。
之后,更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考上了985研究生。
去年秋招,发小虽然还没有毕业,却早早就收到了上海某商业银行总行offer,月薪一万多,升职空间大。
就在博主以为发小会在上海大展身手,有一番成就时,却突然听说发小考公上岸了,是老家的公务员,月薪3000多。
博主很不理解,发小拼命内卷十几年,为的不就是走出小城市,立足大城市吗?
但发小却说,她父母认为离家近,有份安稳的工作,比什么都好。
所以哪怕博主再三劝说,发小还是选择了回去工作。


博主无奈感慨:普通家庭孩子要想改命,要少听父母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每一代人都有那一代的认知限制:偏差性,局限性,失时性。
而用自己有限的已知,去限制下一代无限的未知,是很多父母常犯的错误。


与之相对的,是另一个故事。
他就是“西瓜创客”的创始人肖恩,7岁做电子设计,12岁学编程,14岁发布共享软件,17岁组建团队拿国际大奖……
但你或许想不到,这么一个优秀能干的孩子,竟来自于贵州的一个小村镇——息烽。
那里消息闭塞,信息来源单一,甚至连一个图书馆都没有,孩子很难接触到外面的大世界。
尽管家境贫困,父母却从来没有在教育上节约过,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只有多学习,才有可能走出大山,改写自己的人生。
为了让肖恩多长见识,父母甚至花掉一大笔积蓄,为肖恩买来了村里的第一台电脑,并将每月大部分的工资都花在了网费上。
父亲还语重心长地告诉肖恩:
“你的教育就只能靠网络了,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我不能再教给你什么东西,全看你自己了。”
借由这根网线,肖恩扩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更加努力学习。
最终肖恩考取了西南交大的计算机专业,并在这个高手如云的顶级学府里,不断深耕知识,提升技能。
大三时,他还组队去参加 Intel 英特尔杯嵌入式世界大赛,一举成为大赛的黑马,成为了亚太地区的第一名。
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肖恩无比感慨:“是互联网成就了我,更是父母的远见成就了我。”


教育路上,没有横空出世的奇迹,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优秀孩子的背后,往往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看完上面两个故事,不难发现:
真正决定孩子人生上限的,往往不是家境,不是智商,而是父母的认知。
正如家庭教育家李茜说的:
“每个孩子的脚踝处都拴着一个橡皮筋,它连接着的,是父母所站的阶层。
假设父母认知足够高,孩子滑落时,它会把孩子拽上去。
但如果父母认知很低,孩子往上爬的时候,它会把孩子拽下来。”
父母的认知,直接决定了他对孩子是托举还是拖拽。
想起俞敏洪在演讲中分享的亲身经历。
当年,他两次高考,两次落榜。
和他一起落榜的,还有同乡的一个男孩,比他还高一分。
他便找到那个男孩,商量着一起再战高考。
但男孩妈妈死活不同意,还骂了男孩一顿:
“还考什么?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你就老老实实回来给我干农活、盖房子、找媳妇、生孩子。”
而俞敏洪妈妈态度则完全相反。
她不仅特别支持俞敏洪读书学习,还免去了他的农活,让他全力冲刺。
后来,他妈妈在听说县里有个高考培训班后,更是一声不吭去了县城。
一个普通农妇,一无人脉,二无资金,硬是饥一顿饱一顿,生生扛了三天三夜。
最终蹲点找到培训班老师,并说服老师收下了俞敏洪。
回去的那天晚上,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坎坷不平的乡下土路上,他妈妈几次跌进路旁的水沟里,又硬撑着爬了上来。
当俞敏洪打开家门的那一刻,便看见母亲俨然一个泥人。
而这一幕,也成了俞敏洪最直接的动力源。


一年后,俞敏洪成功考上了北大,走出了大山。
如今,几十年过去,两人再次相见时,俞敏洪功成名就,而那个男孩,却仍延续着父辈们贫农的生活。
当年的一分之差,最终成了现在的天差地别。
而这之间的鸿沟,就是父母的认知差拉开的差距。
就像《家庭生活》一书指出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家,人就会长成什么样的形状。
一个孩子,从小接受着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受教于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父母的认知水平,深刻影响着孩子成长的起点,更决定着孩子向上行走的天花板。
每个孩子,穷极一生,不过是在为父母的认知买单。


《父母的觉醒》一书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孩子的成长,考验的是父母的认知和修行。
父母站得高、望得远,才能托举孩子见证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高考战神”王金战,曾带过一个55人的班级,其中37人考进清北,还有10人被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录取。
在他看来,孩子与孩子间差的其实不是分数,而是父母对于孩子未来的规划和认知。
所以,当他面对智力普通,能力普通的女儿时,他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为女儿量身制定一份计划。
他费尽心思,研究了清北当时的招生政策,便决定让女儿走特长生的道路,并为女儿选择了一项冷门乐器:中阮。
最终成功让女儿获得加分权,为上名校加了份保险。
之后,他又从心态、自信、习惯、方法、目标,这五个方面激发女儿内驱力,让女儿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在他的努力下,女儿最终同时接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张录取通知书。
老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就教育而言,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方向比速度重要。
父母学会站在未来,教育当下,孩子才能少走弯路。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清华大一生张小林回答:
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的。
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这个答案并不是随口说说,而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一位老师多年来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
“决定一个人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他自己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父母。
父母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孩子能接触到的资源、学习环境,以及收获的眼界和见识。”
是啊,为人父母,我们常以为,教育是孩子自己的比拼。
但事实是,比拼在父母身上就已经开始。
在这场接力跑中,孩子只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接着跑而已。
所以,与其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如让自己先跑起来。
父母不遗余力地突破自己,才能给到孩子更好的引领。
现实中,不少父母可能因为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的原因,无法给到孩子学业,就业方面的托举。
但一样可以通过带孩子多看看,多体验,从而提升孩子的视野和认知。
就像寒门女孩王心怡的妈妈,虽然只是个农村妇女,却笃信学习是最好的出路。
所以在王心怡一岁多时,妈妈就开始教她识数,念书。大一点,更是经常陪着她广泛阅读,让王心怡通过书籍,穿越时空和不同时代、地域,不同层次的人交流。
平日里,妈妈还教她下田干活,采摘棉花,喂鸡放羊。
空闲时,就让她去田间地头,山野林间爬树、玩水、摘野果……
在妈妈的教育下,王心怡以知识和生活为钥匙,成功叩开了北大的校门。
眼界教育,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当孩子见识了自然的宽广,他便不会把对生活的向往,拘泥于眼前的方圆。
当孩子品味了人生的百态,他便不再轻易把眼前的逆境,视作恒久的困局。


吴军博士曾说过:
“中产阶层焦虑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思维方式限制了自己和孩子的发展。我不相信教育有什么起跑线,如果真有的话,那就是父母的见识。”
一个孩子的未来能飞多高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认知、见识和格局。
点个赞吧,与家长们共勉。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409A09S5O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