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2|回复: 0

奋斗半生,二代归零:中产鸡娃的残次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9 08:48:28|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部香港电影备受关注,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伤痛日记”,也有人说这是给成年人看的“治愈日记”。
但它更像一场将中产家庭教育令人窒息的一面无情剖析的审判。
《年少日记》原名《遗书》,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高达8.4分,入围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2项大奖。


这部教育题材的电影,撕开了中产家庭教育的遮羞布,也揭露了中产家庭如何一步一步“杀死”自己的孩子。
01

谁杀死了少年

故事的开始源于老师郑sir发现一份未署名的遗书,当他想要追查日记背后的孩子,却透过日记看到了过去满身伤痕的自己。


小主人公郑有杰是一个典型的“差生”,在律师父亲眼中就是“垃圾”。
由郑中基饰演的父亲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典型的香港中产一代,对外事业有成,对内为家庭创造了非常好的物资条件。
面对差生儿子,他可以随意指责、任意辱骂,因为他认为这样的孩子毫无培养价值,有这样资质平庸的孩子更让自己脸上无光。
他笃信“丛林法则”,曾经说过:“家和社会一样,都是能力强的人、能赚钱的人说了算,就像我和你妈,不最能说明问题了吗?”
他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行就打到你行”,郑有杰但凡表现不好都会面临拳脚相向。


但是他不知道郑有杰已经非常努力,每天只睡5个小时,努力学习和练琴,即使这样却依然没有拿到好的成绩,就连小学考试都紧张到吐。
他鼓励自己,下一次要考进全班前15,结果却被父亲质疑:为什么不是进前十。
妈妈冷淡,面对孩子的求助也无力保护,无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即使爸爸在家暴孩子,她也当做没看见。


而成绩优秀的弟弟郑有俊截然相反,在他的身边总是围绕着父母的爱和温暖,他们一起看表演、一起旅行,就像是一个中产模范家庭。
在父亲的暴力和母亲的冷暴力下,郑有杰开始认同自己就是垃圾,认为自己不是什么重要的人,最后从高楼跳了下来,生命终止于年少。
令人心酸的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还希望自己可以做个努力读书的好孩子。
中产父母终于逼死了自己的孩子,直到一生要强的爸爸晚年失能后才明白,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会成功。
临死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对那个“不努力”的孩子说一声对不起。
02

优秀的子女,精英父母的时尚单品

郑有杰在成长上遇到的困境,是许多中产家庭孩子都会经历的挑战。
他不优秀,所以不被爱,一生在追求被爱,却一生都没有得到父母认可,在绝望的家庭环境中不断内耗。
他在日记中写下了“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反正我离开了,大家很快都忘记我了”,字字泣血。


电影中郑有杰的爸爸之所以执着于孩子是否优秀,一方面是因为他最懂读书好带来的好处,这是他实践得来经验。
这些第一代中产大多都是做题家出身,他们通过考学逆袭,留在大城市工作,最后翻身成为新一代城市人。
作为教育的受益者,他们也因此搭上了思想钢印,以为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就可以复制自己的人生经验,走向成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东亚家长的共同梦想,郑有杰的名字也关注了父母期盼他出人头地成为杰出人才的心愿。
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是耐人寻味的,但是过程却是毁灭性的。
实际上也不过是父母把家族兴旺、突破阶层的愿望,全部投射在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身上。
中产家庭岁月静好,是建立在孩子成绩优秀的前提下,如果成绩不好就是一番鸡飞狗跳的场面。
另一方面,在郑有杰爸爸眼中,这些精英父母认为,虎父无犬子,不优秀的孩子就像是人生污点一样,是中产鸡娃的残次品,毫无价值。
优秀的孩子是时尚单品,无论在任何场合提上一两句,都能收获大家羡慕的目光。
所以郑有俊才是符合这套价值观,是父母用得趁手的“工具”,所以值得被爱,值得被鼓励、被教育、被寄予厚望。


但是上一代的成功真的可以复制吗?尽管按照父母规划的路线走下去又怎么样?
电影告诉了我们答案,一路优秀的弟弟长大成人,最后也不过成为了普通的中学老师。
在时代的发展下,经济周期在变幻,中产二代也无法复制一代的成功经验,跌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更残忍的是,弟弟的童年阴影出现了代际传递,影响了他的人生新阶段。
03

拯救伤痕累累的孩子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在全球15~29岁的年轻人,死因排第二位的就是自杀。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自杀的诱因也非常复杂,但是可以肯定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就是抑郁症。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我国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约四成是抑郁症患者。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


导致学生抑郁的,除了高压炉般的学习压力之外,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是更重要的导火线。
相关调查统计,69%的学生患者容易因家庭关系而抑郁,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忽视、缺乏关爱、控制、严苛、冲突和家暴。
《年少日记》和《不被理解的少年》中记载的一个真实案例非常相似。


一个名为蓁蓁的女孩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做计划,到精确每小时,每天早上4点起床,学到晚上12点。
即使这样父母依然觉得她不够优秀,对她不满意。
蓁蓁到了高二压力越来越大,情绪难以控制,有时候连握笔的手都会不自觉抖动。
检查后发现,她被诊断为重度焦虑和强迫症,有比较严重的躯体化表现,还伴有中度双相情感障碍。


曾经上海某中学一名14岁的女生跳楼自杀,留下千字遗书,她写道:
“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级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
你们心目中的完美女儿太优秀,我达不到...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孩子得了抑郁症,最先需要治疗的应该是父母。
但偏偏很多父母不以为然,反而恶意揣测孩子,无视孩子的求助,甚至变本加厉地压迫。


中产父母的焦虑多半是教育的焦虑,他们盼望孩子成才跃升阶层,成为佼佼者好让自己脸上有光,拼命鸡娃害怕输在起跑线上。
他们看不见孩子的伤痛,总是以一种“我都是为你好”的心态,用自己的焦虑裹挟了孩子,对孩子抱有超高的期待。
以成绩作为换取“爱”的筹码,以名次作为好坏评价的标准,但凡孩子表达痛苦就被认为是不懂事...
不是孩子变脆弱了,而是父母教育的目的偏离太多了。
毁掉孩子,制造悲剧的正是焦虑的父母以及他们带来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导演卓亦谦曾说,直面伤痛,才能解决问题。《年少日记》刺痛我们每一个人,或许这种痛会迎来新生。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508A09KB3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