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2|回复: 0

比生养率暴跌更大的危机:性别失衡的恶果, 正在四处蔓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7 16:22:52|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重男轻女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但近些年,新生儿中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陪同着生养率的下跌,反而势头愈发猛烈。性别比例失衡会带来的恶果,正在四处蔓延。
作者:立正妈妈,国家人社部 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
........................................
在幼儿园当了十年老师的朋友说,如今幼儿园已经从“一位难求”变成“一娃难求”。
但在幼儿园招生遇冷的同时,还有一个隐形却严峻的难题困扰着他们——
男女比例失衡。


幼儿园的男女比例失衡,失衡到什么程度呢?
“一个班里30个孩子,男孩21个,女孩才9个。”“我们20个都是男孩,只有5个女孩。”
“全班只有一个女孩。”


不但仅是幼儿园云云,小学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基本上每个班男孩都比女孩多出七八个甚至十来个。
以至于如果有插班生,班主任第一反应就是问“男孩女孩?”如果是男孩,立刻就想拒绝。
毕竟,男多女少的班级有多难管,谁带谁知道。更何况是数量云云悬殊的男娃多多多多多……
家有两个儿子的笔者,也发现了,每次组团出去玩,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全是男娃。最夸张的是有一次,五家人集会,带来的10个全是男孩!
女娃的稀缺,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是越来越突出的现实问题。


卷土重来的重男轻女,
真相让人吃惊
中国人重男轻女的陋习由来已久,好在从2006年以后,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就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畸形到缓慢靠近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建议的正常范围(103-107)。
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至2022年间,全国的出生男女性别比连续小幅度上升,均在110以上,等于100个女孩 VS.110个男孩,已经超越了正常范围。


但更魔幻的事情发生于放开三胎后,全国三胎男女比例高达133:100。其中湖北的三胎男女比例高达177:100,上海的四胎男女比例高达216.6:100。


虽然一直夸大男女平等,但随着随着二孩三孩的放开,也暗示原本无缘男丁的家庭,终于有了追男“弥补遗憾”的时机。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没有人为力量干预,三胎不大概云云惊人的性别比。


从前“越穷越爱生男孩,越是富裕的地方越喜欢生女孩”的说法广泛流传,但事实并非云云。
202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颠覆了我们对农村重男轻女的刻板印象。
数据显示,城市新生儿的出生性别比是112.15,而乡村是111.90,低于城市和州里。而以7个富裕省市为例,除广东、福建这两个传统“男丁”大省外以外,江浙沪和北京天津的一胎和二胎比例都虽保持在110:100,但三胎浙江、江苏、天津都在140:100以上。
可以说,在富裕省份,
一胎二胎大多还能对峙顺其自然,三胎却可以看出想要生男孩的传统底色。
“家有皇位要继承。”在越富裕的地区,越明显。


即便是在“做梦都想下辈子投胎成为江浙沪独生女!”的长三角地区, 真实的数据也显示了一个极为残酷的真相:“江浙沪独生女,始终是个别现象。能追三胎的江浙沪家庭,追起男孩子来一点也不手软。”
以向来思想最接轨国际的上海为例,其出生人口性别比近年也在“一路飙升”。
为了“招娣”而做的积极, 从二孩开始就高于全国均值,三孩高达152.78,吊打北京(119)和广州(148),四孩性别比则是飙升至216.67,登顶全国第一。


再看看江浙的数据,也不相上下,二孩出生性别比还能维持105.59和108.27相对正常的数据,三孩性别比却各自飙升至146.55和143.1,冲破了多年来大家对江浙沪最不重男轻女的印象。
有网友甚至开打趣——“下辈子去投胎江浙沪女孩,你或许没时机和这个天下说‘Hi’。”


智谷趋势对此的总结是:
江浙沪独生女只是生逢其时,在计划生养政策干涉下,出生在富裕家庭中的特殊现象,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但在三孩政策的加持下,一度隐藏在水面下的“传统守旧势力”,再度抬头。
强大的传统文化惯性,再度
袒露了中国人骨子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


可想而知,在更多原本就重男轻女的地区,对男丁的追求,肯定不会逊色于江浙沪。
在某社交平台上,随便输入“接男宝”三个字,出来的视频轻轻松松点赞就过十万。但相反,输入“接女宝”三个字,出来的视频点赞人数远不及男宝的十分之一。
在接“好孕气”这件事上,就已经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对男孩女孩的期待值有着天壤之别。


性别失衡的恶果,
正在四处蔓延
“迄今为止,中国是天下上性别失衡问题历时最长、爆发区域最大、峰值最高的国家。”
2018年出版的《中国性别失衡演变机制研究》一书中,作者这样描述我国的性别比问题。
而著名学者吴晓波也直言——
“在中国,性别失衡问题,大概比老龄化更严峻。”


事实上,我国的性别失衡比例已长达40年,但家有00后、10后男孩的家长却不得不担心,
由于00后、10后的男孩将面临有史以来最悬殊的性别比例,成为性别失衡最大的受害者。
截止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三千多万,这意味着均匀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三千万剩男无妻可娶,成为了传统意义上的“光棍”。
但00后和10后的男孩,将来面临的不但仅是更严峻的性别比例差别,还有大量90后的未婚男生。他们在婚恋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远比三千万这个数字还要残酷。


残酷的婚恋市场考验的还不但仅是男孩们的软实力,更有经济基础这个硬实力。
“被丈母娘抬高的房价”背后,就是男女供需不平衡下,催生的天价彩礼等问题。“彩礼大省”江西凭借高达122.7的性别比,夺下了新生儿性别比的全国第一。紧随厥后的海南(120.55)、福建(120.1)、广东(117.52)和湖南(116.91),无一例外都是重男轻女大省。
“冠绝全国的性别比,给了高彩礼一个合理的解释。作为全国唯一同时被六大富裕省份虹吸劳动力的地区,江西适婚女性的疯狂流出,叠加本就更少的女婴,迫使当地男性不得不一再抬高彩礼。”


贫富悬殊和重男轻女的现象,将导致越穷的地区光棍越多,越富的地区生养男孩越多,云云恶性循环,恶果难料。
人口学家就郑重提醒:“剩男们的婚育权利和生养权利得不到保障,会衍生出很多社会问题,不但仅是出现年龄积存、地域积存,甚至会影响社会秩序治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性别比例每提高0.01%,暴力和财产犯罪将提升3%,必须要得到重视。”


或许有人会说,生养率暴跌,已经濒临环球倒数第二的警戒线的中国,将来有没有人完婚,也不愿生娃,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即将因“无人生娃而灭国”的韩国,都尚未可知。
但要知道,男女比例失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找不到对象”那么简单!即便是家有女孩的家庭,也不能置身之外。
性别认知偏颇
心理学认为,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是通过社会化和经验习得的。从小观察和学习周围人的性别举动,有助于孩子形成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认知。
但男女比例失衡的环境中,
孩子难以打仗到多元的性别角色,就容易导致对自身性别认知的停滞和对异性性别的刻板印象。
研究发现,在男女比例失衡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有大概对异性抱有偏见。长大后有更大概率成为“独身主义者”。


影响社交技能
孩子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逐渐形成社交技能。
但如果发展过程中,
孩子缺乏与异性的交流和互动,大概会影响他们多元化的社交能力发展。
如长期泡在男孩堆中的小姑娘,言行举止会更倾向于“女汉子”,长大后大概会欠缺与女孩建立友谊和沟通的能力。
同样,从小很少和女孩子共处的男孩,长大后在处置惩罚与异性的情感关系时也容易感到狐疑和不知所措。
这些人成年后,
在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方面都容易受到影响。


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心理学里,把人类对归属于某个群体,盼望被该群体接纳和认同的需求,称为归属感和认同感。
但在一个男女比例失衡的环境中,占比少的那一方,孩子就容易感到孤独和不被接纳。这种萦绕在心头的孤立感,容易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归属感,让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
在男女比例严峻失衡的学校中,学生陈诉的心理压力水平高于男女比例均衡的学校。


遍地都是小男孩的现状,影响的是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孩子而言,社交、性别认知、情感和婚恋观念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所以吴晓波直言——“对于中国人来说,老龄化的危害大概还在酝酿,可是性别失衡的苦果,中国从30年前就开始品尝了。”
性别比失衡这朵乌云,已经成为笼罩在我们泱泱大国头顶,不得不忽视的一个重大威胁。个中的改变,涉及到文化、经济、政策等多个层面。
如何驱散乌云,任重而道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27A07H3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