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报消息首席记者 李子骄 记者 朱晓冲 报道
“刺”终于被拔除了。
2024年6月20日16时50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手术室里,医生将一截18毫米长、牙签粗细的透明塑料软管从小白体内取出,带着一点血迹,放在一块纱布上。当亲眼看到这根软管与其本来的样子几乎无异,长度也和第一次照B超时的显影基本符合时,小白的父亲白涛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小白体内取出的软管
此时,间隔事发时已经过去五年。
2018年底,白涛带着儿子在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做了一个手术,术后住院治疗第四天,护士在更换头部留置针时,家属发现留置针头软管断裂,并且不见了踪影。经B超检查发现,留存在了小白体内。一家人在西安儿童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等多地多家医院为小白做检查,希望能找到异物,将留在孩子体内的隐患去除,却一直未能遂愿。
如今,这枚透明的留置针软管终于被清除,白涛一家人也百感交集:后怕的是,这根“刺”有无数个机会,险些穿透儿子头部或颈部细嫩的血管;开心的是,伴随“刺”而产生的不确定性隐患终于清除;难过的是,曾经的治疗过程中,孩子的头皮留下了8厘米左右长疤痕,体质也比不上同龄人……
在白涛一家人的经历被媒体曝光的同时,有着相似遭遇的孩子家长也不再沉默,他们一边互相寻求医疗机构及治疗方案,也一边试图追问——为何这样的医疗事故会发生,谁又可以或许去担责?
软管断在头皮里,3个月的孩子手术失败
在小白做手术之前,洪燕的儿子豆豆已经顺利完成手术,她告诉海报消息记者,两家人在北京儿童医院求医时恰好碰到,一聊天,发现两个孩子的遭遇惊人地相似。“留置针软管的位置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的在头皮右边,他们的在头皮左边。因为这个手术也挺危险的,所以他们比力犹豫,得知我们乐成了,才最终下定决心。”
洪燕和白涛提到的静脉留置针,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构成,是一种输液工具。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进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举行输液。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我国已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用具,因提高疗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减轻患者痛楚等原因,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由于婴儿上下肢静脉发育不完全,而头皮静脉血管较为明显,护士在对婴儿静脉穿刺时一般会选择从头皮置针,再用敷贴和胶布加以固定。软管在体内停留72至94小时后,需取出更换。
豆豆头皮的留置针软管被护士用理发器剃断了
2023年8月,3个月大的豆豆因感冒在江西赣州一家三甲医院输液,在剃头时,留置针软管被护士用理发器剃断了。
“我看到(孩子头皮)流血了,就问护士是不是拔出针来了,流血了要按住。她持续一两分钟没有讲话,一直在那看孩子头发,然后跟我说,针好像断在里面了。”洪燕用手去摸豆豆的头皮,并尝试按压,防止软管流动移位。“头皮那个地方确实有异物感,假如我们注射,就算会水肿,最起码摸下去那个血管是软趴趴的,但孩子头皮摸着就美满是有异物感的,我就以为针肯定在里面。”
B超证实了洪燕的直觉。随后,豆豆被该院的主治医生安排了手术,于次日凌晨5点钟被推进了手术室。
“做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取到。主刀医生说,假如再继续找,对3个多月大的孩子风险太大,只能缝合。”那一刻,洪燕万念俱灰,她带着孩子去做各项检查,寻找各种治疗方案,换来的却是豆豆越来越虚弱的身体。“吃饭睡觉都不踏实,反复高烧,还感染了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等,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忍心再去折腾他。”
一个科室10年发生12起,输液针断裂原因安在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本年2月份。
在一篇消息报道中,洪燕注意到,竟然有人和自己的境遇相似,来自山东济南的杨平,因留置针软管被遗留在孩子体内而四处求医。“之前不搜不知道,原来这样的事并不只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豆豆接受手术
以往,类似留置针软管断在体内的情况也有相关资料。据公众号“医学界”梳理,2017年,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报告2例此类案例。其中1名患儿为11月龄。2023年年初,昆明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在期刊Frontiers in Surgery发布病例报告,过去10年间在医院发生的头皮静脉留置针破裂、滞留在头皮血管的病例共12例。
而导致软管断裂的原因,包括拔管过程中,护士发现胶布与头发粘贴较紧、难以撕脱,便想用电动理发器剃除粘贴头发。但患儿头部突然转动,理发器触及留置针就导致了断裂。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的案例中,其中8例均源于使用理发器时操作不当,剩下4例则源于“输液时滴液不顺畅,医护人员按压留置针杆疏通管道”“儿童在拔管过程中剧烈扭头”等原因。
根据山东省邹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程学娟的文章,留置针材质、静脉注射时采用高压注射泵、增加管壁压力、拔针手法不规范、护士风险预判意识差等,也是导致断管的可能原因。
在网上与杨平取得了联系后,洪燕得知他们要去北京求医,“他家孩子才一个多月,那根针就是从眉头正中央移动到了右边的眉骨。然后我就关注着,想等他们手术乐成了再去。”
正常的留置针软管(右)与断掉的软管对比
和生命危险相比,其他风险都能承担
假如不是被逼无奈,没有父母愿意接受孩子手术失败的风险,而血管异物残留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取出难度也越大。并发症可能包括血管或心脏损伤,导致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心律失常等。像头皮留置针套管等微小异物或导致血栓、感染,甚至在体内形成肿瘤。
“异物游移到不同位置,就面临不同的手术风险。假如血管内异物进入左侧腮腺,手术风险包括出血、面神经损伤致面瘫等。一旦哪个神经被触碰到了,或者被切断了,都是不可逆的。”医生告知了杨平和洪燕可能存在的后果。
那么,取还是不取?“跟生命危险相比,别的都没那么重要。”洪燕说。
豆豆体内的软管被取出
综合考量下,杨平最终还是决定在3月7日给孩子做手术。幸运的是,手术举行得很顺利。两个多月后,洪燕也等来了豆豆的手术排期。
“孩子1点45分进手术室,大概5点左右出来,取出的针头至少有15毫米。”洪燕追念,手术乐成第二天晚上,她和儿子挤在狭窄的病床上,睡了9个月来最踏实的一觉,夜里护士几次来给豆豆测体温她都没醒。“以前,豆豆晚上都要枕着我的手睡觉,头都睡偏了,我的手臂也是酸麻的。取出手术之后,他自己改掉了这个习惯。”
“只要针头还在身体里,就像滚雪球一样,随时都可能引发危险。在取出之前,我过得都不知道是什么日子。”洪燕以为豆豆其实一直能感受到右侧颈部软管的存在,“只不过他太小了,不会表达。”
手术之后的豆豆
风险解除,追问犹在
手术拔除了豆豆身体里的那根“刺”,却在他的脖子下方留下了一条6厘米长的刀口。
“一岁多了,又瘦又小的,体重现在才15斤,正常小孩最低的标准都要22斤。”洪燕看着豆豆,非常心疼。
固然风险解除了,但作为父母,追念起一家人的求医经历,无论洪燕、陈平,还是白涛,都期望在面临此类医疗事故时,能有一套清楚明确的事前预防和事后解决机制。特别是与医院的医疗纠纷,不再是一笔糊涂账。
本年1月,第一次取出手术后,洪燕和医院以诉前调解的方式达成协议,医院一次性支付了3万元治疗费用。
“我们是自费出院,而且耽误上班的那些时间怎么算?最重要的是,假如孩子以后出现因留置针断管残留引起的后遗症,又该怎样?”采访最后,洪燕再次追问,也等待能得到一个明确答案。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813A07EQ3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