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6|回复: 0

他惊恐发作、激动持刀,竟然源于2、3岁时父母无意中造成的心理创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7 10:49:2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的父母比许多父母更开明、民主,可为什么他照旧罹患精神心理障碍,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
从昨天开始,我们连续分享患者景泰的康复过程。
景泰小时候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寄人篱下”,非常孤独,这对他的性格、精神心理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他内心自卑、敏感,小学时多次被同学排挤、孤立,还出现讨好型人格。那时,他就出现过自杀动机。
进入中学后,景泰出现了学习障碍,一到重要考试就考砸,这让器重学习成绩的他非常痛苦,两次高考都考得不理想。
他还履历过许多次情感波折,比如他喜欢的女生拒绝他,又或者目睹女友跟其他男性在一起。
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心理症状,被诊断为抑郁症,病情加重后,又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幸好他服药后有所好转,一边服药一边开展大学生活。
但是,只要他一遇到情感波折,病情就剧烈波动,一度还出现过妄想,对父亲拿起菜刀,差点变成悲剧。
每次病情“发作”,他的药量就增加一次。他来就诊时,喹硫平的用量已经高达天天800mg,还接受过10次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可见病情照旧很严重。
2023年,景泰和父母前来找我面诊。我认为他并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而是因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出现了“抑郁症伴激越状态”,还有偏执型人格改变和学习障碍。
很快,景泰一家决定接受系统化、精准化的临床心理干预。
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详细地分享了景泰的成长履历、发病过程,以及前期临床心理干预情况。
今天继承深入分享。
01、许多患者想躺平、不想治疗,背后是这种心态
我对景泰和父母进行了前期的“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和“高维度家庭治疗”后,把他转给了创伤修复师Lucy,准备正式进入病理性记忆修复的阶段。
Lucy与景泰的初次见面,主要是先了解他的核心病情、内心想法和期待,为后续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做准备。
这次见面挺顺利的,景泰跟Lucy 说了许多,主要是他在恋情方面的波折和困惑。
景泰认为自己对待感情一直很认真,从不会像“渣男”那样有“玩一玩”的想法,“我那么真心,为什么总是得不到爱呢?”他认为自己太失败了,是“情场上的loser”。


此图为AI生成
他很希望自己康复之后,别再失眠、恐惧、烦躁,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享受真正幸福、稳定的恋爱关系。
他还谈到了自己曾出现惊恐发作,而且是跟暗恋的女生聊天时突然出现的,而且一下子对女生失去了信任感。他觉得非常奇怪。
他还提起自己6到10岁左右,经常被欺负,有学校里的同学,还有舅舅家院子里的孩子。事情已往那么多年了,他想起来照旧会很愤怒,想报复。
那一天谈话结束时,Lucy 感到挺欣慰的。因为景泰给她的感觉很共同、有强烈的康复愿望,还说出了许多心理创伤事件。她相信,后续的病理性记忆修复会很顺利。
结果,3天后,Lucy准备对景泰进行第一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时,景泰感情崩溃了,说不想治了。
当时,景泰抱头痛哭,说自己很快就要参加一次重要的专业考试了,但他根本学不进去,“我这种状态,还怎么去考试?”
他越讲越委曲,越讲越激动:“我的生活简直一塌糊涂,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痛苦?”
“Lucy姐,我不想治了!我为什么肯定要康复,为什么肯定要去考试?我太累了,爱咋地咋地吧!”
面对景泰的嚎啕大哭,Lucy没有制止,而是让他先把内心的负性感情释放出来。
其实,景泰的感情崩溃、不想治的心理,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他确实很累。
许多青少年患者跟景泰一样,患病多年,看过许多精神科大夫、心理医生,吃过大量药物,但一直无法真正康复,病情反反复复。
他们本来的康复信心和希望,几乎都被磨平了。他们甚至一听到“康复”“治疗”这些字眼内心就烦,激活他们多次燃起希望、但又狠狠扫兴的心理创伤。
所以,这些孩子往往有拒绝求医的心态,觉得治病真累啊,总是一遍遍地讲述自己的履历、病情、不堪往事,这真痛苦!关键是还治不好!
而且他们的家境又还不错,父母还能照顾他们,又或者像景泰这样,父母帮忙找了份稳定工作,虽然过得不如意,但也能得过且过。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患者有“躺平”的心态,尤其是遇到现实困难时就想逃避,不想治了,也不想努力了,真的是可以理解的。
只不过,我们也不能任由患者这么“躺平”下去,我们必须让他们恢复理性,恢复康复愿望。
看着没精打采的景泰,Lucy开口了,她先理解了景泰的心情和痛苦,他确实很不容易。
随后Lucy一针见血地说,“但你现在的心态,是典型的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的。你现在的想法,其实不是你真正的想法!”
景泰疑惑不解。Lucy继承分析:
“要是你真的是个爱咋地就咋地的人,那你小学到初中就不会品学兼优,也不会那么在意同学的见解,到现在,你肯定过得胡里胡涂,但外貌上你肯定不会得病。”
“但相反,在现实中,你从小就非常上进,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有很高的人生目的。你不愿意成为一个平庸无能的人。这才是你真实的人生观和人生轨迹。”
“只不过有期待,也会有扫兴。你达不到自己的期待,又不懂得积极调解,就形成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然后得病、吃药、治疗,一直到现在。”
景泰不说话,他知道Lucy说的都是铁一般的事实,无法反驳。
“你刚才说的那些话,那些想法,其实都是因为你病了,而且之前用了许多方法都治不好,所以你才感到绝望,你是感到无可怎样,而不是真正想躺平”。
Lucy这番话非常重要。
许多患者认为:我有条件躺平,选择了躺平,是我的个人权利,你凭什么指指点点?
但其实,他们不是主动选择躺平的,而是因为久治不愈后而被迫“躺平”。如果他们真正康复、实现停药之后,还决定躺平,那才是真正的主动选择。
Lucy看到景泰的模样形状有所变化,她的语气也温和下来,再次理解他、鼓励他:
“我知道你看过许多医生,每次都治不好。但你现在遇到了我们,我们的方法和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又刚开始没多久,你至少要给我们一些时间嘛。”
“你要相信,你的心理创伤是可以被修复的,你可以成为你理想中的人,你可以过上你想要过的生活”,Lucy的语气很坚定。
又过了一会儿,景泰抬起头,表示愿意继承接受治疗。他的眼神恢复了更多的理性和希望。
虽然这时候他照旧不愿意完全相信自己能康复,害怕希望越大,扫兴越大,但他起码愿意一试。
其实,虽然我们愿意积极引导患者恢复求治愿望,但这也会对我们自身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因为许多父母、患者求医多年,公立医院最好的大夫看过了,有名的心理专家找过了,甚至还去过西方发达国家看病,但照旧治不好。
他们没辙了,最后找到我们就诊时,往往把我们当成了“最后一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几乎把所有的康复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
这对我们来说是动力,也是压力。
不过,只要患者、家属愿意坚持、积极共同,对我们有高度的信任,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的效果就不会让他们扫兴,甚至会让他们大喜过望!
02、他在校园遭受过不少心理创伤,一口吻憋了20年
我们回到景泰的第一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
那天,景泰的感情稳定下来后,Lucy跟他讨论要处理的问题。景泰说出了一个他一直很忌讳的话题。
景泰参加过2次高考。第一次参加高考时,他发挥失常,只考上了一所二本学校。他对这个结果很不甘心,但也只好暂时接受。
大学入学后,他积极地当上了班长,参加社团,要求自己重新开始。但其实他一直没能调解好状态,内心很烦躁,事务又多,期末考试还挂了好几科。
他开始逃避现实,整天躲在宿舍里打游戏。他父母很着急,不愿意看到孩子这么萎靡下去。
父母跟景泰商量后,景泰面临2个选择,一个是振奋起来继承学习,通过考研提拔学历;另一个是大学退学,再高考一次。
景泰本来就对所在大学和专业不满意,他选了第二个。他父母对于这个选择很是担心,但也表示同意和支持。
可是,就在他复读期间,他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休学了好几个月,第二次高考照旧仅考上了二本学校。
得知这个结果时,景泰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他当时的病情那么严重,能坚持参加高考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考上了,所以他感到如释重负,甚至激动得哭了。
但其实,他内心深处也有深深的后悔,因为复读的结果跟原来的相比没有进步,他觉得这不就等于白白浪费了一年吗?
而且这个决定是他自己作出的,他知道不能怪父母和其他任何人,只能怪自己。所以他很后悔,觉得自己很傻,不愿意提这件事。
但难得的是,他意识到自己总是回避这个问题,现在愿意跟Lucy说。他说的时候很紧张,明明房间空调已经温度很低了,他照旧不绝地冒汗、擦汗。
Lucy决定针对“他刻意回避复读履历,一想起就后悔”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在景泰的内隐记忆层面找到了3个详细的心理创伤事件
第一个是景泰第一次上大学的画面。他那时18岁,坐在门路教室的窗边位置,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
他当时的状态非常糟糕,内心觉得压力很大、害怕、孤独,因为他觉得自己对这个陌生的校园完全不理解,也不认识任何人。
他还觉得自己很弱小、有无力感,没有本领面对大学里将会发生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个心理创伤并不是一个有情节的事件,而主要是景泰对于学校的强烈负性感情和大量的不良认知。
Lucy觉察到这种状态不寻常。
按理来说,一般人刚上大学时都是怀着兴奋、好奇的。虽然景泰对这次考上的大学和专业不满意,但也不至于产生这么大的害怕和无力感啊。
她顺藤摸瓜,找到了这背后的第二个心理创伤。
在景泰7岁左右,他准备上小学了。当时他刚离开农村外婆家没多久,来到城里上小学,许多事物都让他感到很新奇。
当时他站在学校的门口,觉得这所学校真的太富丽堂皇了,房子、栏杆、甚至地面的小石子都是色彩斑斓的,“我第一感觉是,这所学校的学费应该很贵吧”。
他在农村老家从没见过那么美丽的地方,对这所学校非常向往。他暗暗告诉自己,在学校里肯定要学会控制自己,尤其不能打架。
一想到打架,他内心感到有点害怕。“为什么?”Lucy问。景泰说,因为他不想因为打架而被赶回乡下去。
Lucy觉察到,景泰这种想法无形地把自己压抑住了,他在学校里遇到许多事情时,都选择了息事宁人、忍气吞声。这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果然,第三个心理创伤就跟这个想法有关。他当时读一年级,因为口角而跟一名男同学在教室打架了。
谁人男同学的心情很激动,眼里噙着泪水,冒死地攥着景泰的衣服。周围许多同学在围观。
这个情景让景泰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不想把事情闹大。他放缓了语气,对男同学说“哎呀算了算了,就到这里吧”。男同学才喘着粗气放开了他的衣服。
景泰没再说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但事实上,他对自己的做法非常不认可,甚至是自责。
“我觉得这样做就是认输了,我太懦弱了”,景泰一直憋着这口吻,非常不甘心。
除此之外,景泰还想起了另一个同学欺负他的履历,这类事件在当时发生过许多次,景泰几乎每次都选择了忍耐。
Lucy发现,这些事件对景泰的影响很大。他变得遇事总忍着、爱逃避,不去夺取、面对和处理,但心底里又很不平气。
Lucy对以上心理创伤事件进行了高效修复,并积极引导景泰要更加理性地理解7岁时的打架履历。
当时两人剑拔弩张,一旦两人都失去理智,真的打了起来,那么“打输了去病房,打赢了去牢房”,他和同学都碰面临严重的后果。
但他及时意识到事态不能再闹大,主动示弱并停手,这不是认输和懦弱,而黑白常有聪明的选择。他要高度肯定自己的做法。
不过,他遇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要学会积极面对和办理,而不是任由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欺凌自己。
Lucy认为,在当晚要处理的问题上,景泰还有更多的深层次心理创伤。但当时已经很晚了,景泰也比力疲惫,Lucy决定照旧让他早点回去苏息。
第二天,我对景泰进行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
景泰说,其实他知道自己之前不愿意提及复读履历,是因为觉得后悔、丢人。但他没意识到这背后有更深入的心理创伤,尤其是7岁的履历。
他还说,他总爱为以前的事“精神内耗”,仿佛一口吻憋在胸口咽不下去,意难平,原来“这口吻”从小学7岁时就存在了,竟一直“憋”到现在。
但现在,他的这种感觉明显消散了,内心感到踏实了许多。
我很高兴,景泰第一次接受病理性记忆修复,就找到了那么小的时候的创伤记忆,这说明他对Lucy有较高的信任感,催眠深度很深,所以效果非常明显。
我对景泰自我开放,其实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在高中时,我也遭受过校园欺凌。我希望他遇事不要频频忍让,否则只会被人当成软柿子捏。
固然,如果当时的自己还没有本领反击,那就学会积极地升华,把被欺凌的压力转化为奋斗的动力,自我肯定,不要自我否定,避免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我又问他,7岁跟同学打架的事,有没有告诉父母?
他说从来没有,因为他觉得打架是很丢脸的,他不愿意让父母知道。而且,当时他的父母也不在身边,不经常见面。
景泰说的原因固然可以理解,但这也说明他早就对父母关闭心门了,亲子关系很早就出现隔阂。这一点,我会跟他父母强调。
那天,我还积极引导景泰要创建“综合归因模式”,遇到事情时不要都怪自己或都怪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后,不要自我否定,都归结为自己懦弱,而要快速提拔。
我还引导景泰意识到,其实他复读一年不是“白读”的。对比起复读前,他厥后所学的专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否则,他毕业后找工作也不会这么顺利。
但他还要有终生学习的意识,甚至是跨学科意识。他还可以通过考研提拔学历,到那时,他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复读的履历已经转化成了精神财富。
接着,我把这次发现的3个创伤事件都告诉了景泰父母。他们感到意外,表示根本不知道儿子在小学跟人打架,也不知道孩子第一次上大学时的害怕和孤独。
在景泰出问题之前,他们一直以为孩子在大学里过得很好。厥后孩子沉迷游戏,出现精神心理问题了,父母才知道孩子一直“报喜不报忧”。
我告诉景泰父母,孩子虽然对他们有深厚的感情,但许多内心话是不愿意跟他们说的,亲子之间是有很大距离的。
这背后跟景泰儿时多年不在父母身边有关,可能也有更深层面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我提醒景泰父母肯定要增强自我反省,走进孩子的内心,打破亲子关系上的隔阂。
03、惊恐发作的背后,竟然与3岁的履历有关
一周后,景泰再次接受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这次,Lucy把重点放在景泰曾出现过的“惊恐发作”。
景泰说他曾多次出现过非常恐慌、严重失去安全感的体验。
比如在找我们求诊的前一年,有一天晚上,他跟一名女生在微信聊天。他对该女生有好感,感觉性格挺合拍的。
但是,到了晚上12点,他不经意仰面看了头上的灯一眼,突然感到心跳加速、非常恐惧,对周围的情况失去了安全感,对女生也失去了信任感。
他赶紧找母亲聊了一下,转移注意力,感觉才好了一些。
我们分享过,创伤修复师Lucy也曾多次出现惊恐发作,厥后不治而愈。
所以,她非常能够理解景泰的痛苦,也希望帮助他消除这种症状。两人决定对“惊恐发作”这个问题进行处理。
Lucy深入到景泰的内隐记忆层面,找到了3个心理创伤事件。
第一个心理创伤是一个情景画面,他当时在一个面积很大,显得很空旷的房间里,而且心情失落、迷茫。
Lucy引导景泰继承回忆,原来,这是舅舅、舅妈家,他小学6年都住在这里。
他记得,舅舅、舅妈经常吵架。有一次,他们正在一起用饭,但舅舅、舅妈又毫无征兆地剧烈争吵起来。舅舅的4岁女儿被吓哭,舅妈的母亲也站起来劝架。
可是舅舅、舅妈完全没有停战的意思,还站起来,互相扔筷子。
景泰当时被吓呆了,想哭但是又哭不出来,想离开又不敢走,只好埋着头继承扒饭。
他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恐惧,内心不绝地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家!这不是我的家!等他们吵完了就能平静了!
舅舅、舅妈吵了一阵,两人都负气走开了。客厅安静下来,但景泰的内心完全不能平静,仍然非常紧张、害怕。
其实,在景泰寄住的6年里,这种事情发生过许多次,两个大人经常吵架。
景泰每次都压抑自己,告诉自己不能哭,但其实内心极度恐惧。当周围安静下来、没有人以后,他照旧非常恐惧,久久不能平复。
久而久之,这种强烈的感情和情况之间形成一种病理性条件反射——一到空旷、安静的地方,他就容易感到恐惧、紧张


此图为AI生成
Lucy在修复这个心理创伤时,可谓相当艰难,景泰的恐惧感情实在太强烈了。
她引导景泰遇到令自己不舒服的、害怕的情景时,不能再一味强忍。他可以大声制止,也可以暂时回避,甚至有本领的话,可以积极介入处理。
第二个心理创伤事件的发生时间更早。大约在景泰3、4岁,有一天他独自在家里,房间的门都开着,只有大门紧闭。
对于年幼的景泰来说,他觉得这个情况挺空旷、安静的。但突然,天空响起了一声巨大的雷声。
这把景泰吓坏了!他心跳加速,非常恐惧,但没有人可以依赖,他蜷缩在正对大门的墙角处,眼睛盯着大门,特别渴望妈妈能早点回家。
Lucy引导景泰放松下来,运用临床心理干预技能,消除了景泰对于空旷、安静情况的恐惧感。
这个创伤事件的发生时间很早,从逻辑上讲,这很可能是他“惊恐发作”的最早根源,类似于“雷电恐惧”。而上面舅舅和舅妈吵架的情景,则是反复激活、强化了这个心理创伤。
第三个心理创伤事件发生在景泰实习期间。
当时他在外面租了个房子,这个房子比力大、家具又少。有一天,他突然感觉出租屋很空旷、安静,周围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他感到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恐惧和紧张,心脏砰砰直跳,甚至有濒死感。他甚至猜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瞳孔散大。其实,他当时是出现了典型的惊恐发作。
很明显,这是出租屋的空旷、安静激活了上面的2个心理创伤。但当时景泰不知道这是怎么来的,所以更加恐惧。
Lucy修复了这个心理创伤事件,并引导景泰认识到根源已经办理了,他再面对类似场景时,不必再恐惧、紧张,而要以平和、平静的心态去面对。
第二天,景泰说这一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效果明显比第一次更好,他还感到很惊讶,说没想到还能找到这么久之前的记忆,他早就忘了。
我告诉他,在主流精神科诊断标准中,如果1个月内出现了3次或以上的惊恐发作,又或者出现过1次之后,非常担心下次再发作,病程连续1个月,就能够被诊断为“惊恐障碍”。
但主流精神医学找不到惊恐发作的真正原因。因为这种症状突如其来,患者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似乎无法解释。
所以,许多大夫认为这跟神经递质浓度改变、基因遗传有关,具体机制尚不明白,也无法提供深入而高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走向康复。
其实,惊恐发作的心理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但最早的心理创伤往往出现在患者的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甚至更久之前,患者在外显记忆层面早就忘记了。
心理创伤分为4个方面——负性的感情、扭曲的认知、创伤情景或画面、身材不适感受。
而惊恐发作的特别之处在于,当有一些情况线索激活患者的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时,患者只出现了强烈的负性感情(焦虑、恐惧),身材不适感受(心慌、胸闷)、扭曲的认知(感觉有极度可怕的事情发生,认为自己快要死了),但脑海里没有出现创伤情景和画面。
所以,患者很不解,觉得这个症状出现得毫无来由,有的患者会猜疑自己得了心脏病。而且,因为患者不知道它下一次会在何时何地出现,所以更加焦虑恐惧。
景泰此前就很不解,自己怎么会突然感到恐慌呢?明明没有值得害怕的事啊!现在终于揭开谜底了。
他觉得很神奇,非常感谢Lucy办理了这个一直困扰他的问题。
景泰还说,他的父母感情很好,很少吵架。而舅舅、舅妈经常吵架,他寄人篱下那几年,就因为他们的吵架形成了许多心理创伤。
他很感慨,说如果是他父母经常吵架的话,他恐怕会病得更严重。他还说以后要是他完婚生子的话,肯定要学会处理夫妻关系,不能让孩子再履历他的恐惧。
当景泰父母得知儿子惊恐发作背后的根源时,他们很震惊!
因为他们咨询过许多当医生的朋友,朋友们都说这个问题在现代医学里病因不明,治疗手段和效果都很有限,他们一度听得很绝望。
他们根本没想到,原来这背后是孩子那么小的时候的履历。
他们也很后悔,说早知如此,当初无论怎样都不应该把那么小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更不应让孩子那么多年住在亲戚家。
由于景泰2次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效果都不错,我指导景泰把原本服用的碳酸锂减少一半。
碳酸锂对甲状腺功能有所影响,景泰曾出现过“甲状腺功能低下”,这可能是碳酸锂引发的。
景泰减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他和父母都很高兴,已经多少年了,他的药物几乎都是有增无减,现在终于可以减下来了!
04、他为何突然激动拿刀?谜底破解了
很快,Lucy对景泰进行第3次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
景泰说起了那件困扰自己很久的事。
他说,2022年年底,有一天晚上,他跟父母在家用饭。他突然感到周围非常不安全,控制不住地恐惧、恐慌。
他很激动,冲到厨房拿起菜刀,拉着母亲躲在房间里,觉得这样比力有安全感,还打了110报警。
他还记得,当时他整个人是高度警觉的,而且认为父亲是个伤害对象,所以他要保护自己和妈妈,跟父亲隔离开来。
厥后警察到了,对他问话,他服用的精神科药物也起效了,他才逐渐平静下来,恢复了理性。
景泰冷静下来后,他也觉得自己的行为非常奇怪,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做,找不到任何原因可以解释自己的行为。
其实,景泰的这个履历也类似于“惊恐发作”,他并不是暴怒,而是极度恐惧,认为会有伤害的事情发生,这背后肯定有叠加性心理创伤。
Lucy决定深入处理这件事,只有深入到景泰的内隐记忆层面,才华“破案”。她找到了5个心理创伤事件。
第一个发生在景泰复读期间。
有一天,他正在房间造作业,但突然跑到厨房,打开碗柜,将所有的碗摔在了地上。他光着脚站在碎瓷片上,并冲着前来关心的外婆、父母大声嘶吼。
他的外婆和父母都很担心,也很不解,怎么孩子突然那么激动?
Lucy在景泰的内隐记忆层面发现,原来那时他的学习状态很差,虽然非常努力,可学习成绩却一直下滑,他对自己的学业成绩那么糟糕而感到很愤怒。
而且那时,父母都很支持他复读,外婆还特意骑自行车去他家给他做好吃的。他觉得自己愧对家人的帮助,很对不起他们。
在极度的绝望、自责中,他感情崩溃了。
应该说,景泰当时的感情和砸东西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至少说并不罕见。许多人在极度懊悔、愤怒或绝望时,也会砸东西,拿起物品就往地上摔。
我们接诊过的许多青少年患者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并因此被主流精神科大夫诊断为双相障碍。有的孩子甚至会避开贵的东西不摔,只摔相对便宜的,在激动中尚存一丝理性。
说得普通一些,这是他们释放强烈负性感情的方式。但其实,这黑白常不康健、非常伤害的。
创伤修复师Lucy当时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继承寻找景泰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释放感情,这可不是天生的。她发现了第二个病理性记忆。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更早了,是在景泰大约2岁时。他在家玩一个飞机模型,飞机头部里有一个驾驶员。
他特别想把驾驶员拿出来,但手怎么也伸不进去。他就用力摔。最后飞机模型的头部被摔得稀巴烂,驾驶员终于可以取出来了。
他想起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根本不关心玩具是否会被弄坏,一心只想拿到驾驶员,拿到了就很开心。
而且,他转头一看,爸爸正在旁边看着他,不光没有制止或者责备他摔玩具,还笑眯眯的,一脸宠溺。
年幼的景泰认为父亲的笑是一种赞许,自己破坏东西的行为得到了认可。
所以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心理创伤,而是一个对于破坏东西的心理渴求,导致景泰认为:通过破坏东西来释放感情或到达目的,这是正常的、被允许的。
所以,景泰在学习中感到强烈的负性感情时,就忍不住通过砸碗的方式来发泄感情。
Lucy对上面2个病理性记忆进行了修复,并引导景泰意识到,为了到达目的而采取极端的、不理性的行为,这黑白常愚笨的。
这不光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还会伤害自己及家人,并使他越来越激动,而“激动是妖怪”,他会因此承担更多的不良后果。
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应学会克制激动,用理性和聪明去化解问题。
接着,Lucy找到了第3个心理创伤事件,这与景泰在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时,容易对自己产生强烈的愤怒有关。
在景泰5、6岁的时候,他经常跟小区的孩子们一起玩,甚至成为了“孩子王”。
景泰很享受这种感觉,他开始自我施压,他要求自己肯定要表现优秀、完美,当一个令人心服口服的“老大”。
比如,小孩玩耍时不警惕磕破膝盖时,哭着喊疼很正常。但景泰就不允许自己表现出懦弱的一面,他觉得别人可以哭,但身为“老大”的他不可以。
可是,景泰并没有真正学会克服恐惧,只是强行将其压在心底里,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这个事件可看出,景泰从小就形成了追求完美的强迫型人格,总要求自己做得比别人好,否则就对自己感到不满、愤怒。Lucy对这个心理创伤进行了修复。
谜底一步一步地揭开了,但Lucy还对一点感到疑惑:为何景泰复读时明明非常努力,但成绩却明显下滑?
Lucy找到了第四个心理创伤,这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而是景泰在复读期间的学习状态。
当时他无论是上课、看书,照旧做题,都非常容易走神,经常发呆,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天然很不牢固。
景泰恍然大悟,因为他根本没意识到那时的自己总是走神。Lucy引导景泰在学习和工作时,要有意识地保持注意力集中,提拔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最后,景泰的脑海里浮现了第5个心理创伤事件,那就是景泰拿菜刀、报警的那件事。原来,当时还有更多的细节,但景泰在外显记忆层面忘记了。
景泰想起,当时没有人不警惕惹怒了他,而是他用饭时又想起了许多往事,越想越觉得自己没用,再次对自己产生了极度的愤怒,而他想发泄这种愤怒。
换言之,这个状态是上面“摔碗事件”的再次上演。
只不过,这次他没摔碗,而黑白常激动地跑进房间,他的母亲吓坏了,追在他反面想安抚他,说了一句“你千万不要拿刀”。
其实,母亲的意思是有话好好说,要冷静下来,别激动,别做伤害的事,比如拿刀。
结果景泰一听,第一反应却是“妈妈是在提醒我,我要拿刀”,于是又冲到厨房里拿刀。
但他拎起刀之后,仿佛清醒过来了,并被自己的行为吓到了,“我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拿刀,不知道拿刀是要办理什么问题,我觉得自己不可理喻,很可怕!”
他内心感到极度恐惧,很担心会发生可怕的事,便拨打了110报警。至于他为什么在激动之下,觉得父亲是个“伤害分子”,反面我们发现跟另一件事有关。
景泰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终于破案了。
他当时那么做,是因为他想快速释放强烈的负性感情。而他从小的履历告诉他,为了释放感情、到达目的,是可以搞破坏的,比如摔玩具、摔碗。
而这一次,他的发泄行为演变得更极端了,变成了拿菜刀。如果继承发展下去,他会越来越极端、失去理智,真的有可能变成悲剧。
万一他感情失控,很可能会伤害到自己与家人,他的行为不仅吓到了父母,也把自己吓得不轻,他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
也是因为这次事件,父母把他送到了精神科专科医院住院治疗,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Lucy修复了这个心理创伤,并用了很长时间引导景泰提拔认知,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不能再用激进的、搞破坏的方式去办理。
第二天,我对景泰进行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
他很感慨,说终于找到原因了,而且在深度催眠下,“摔碗”的情景特别“栩栩如生”,仿佛重新履历了一遍。
他以前很害怕自己还会出现激动的行为,甚至以为他就是因为得了“双相障碍”,是个“重性精神病人”,所以才会这样。
但现在他了解真相,内心释然了,也知道自己不会再那样了。
我告诉他,他以前在家里的性格其实很激动。许多人以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了。
但实际上,经过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性格缺陷能够迅速得到完善、提拔。从这个角度看,“江山易改,本性更易移”!
对于这次找到的“学习时容易发呆,效率低下”的问题,我跟他科普了这属于学习障碍的表现,分析了形成原因,也教了他一些克服的方法。
然后,我单独跟景泰母亲进行“高维度家庭治疗”。景泰的父亲工作繁忙,那一次他并未到场。
我告诉景泰母亲,她肯定要代我好好安抚景泰的父亲。
因为,自从景泰“持刀报警事件”后,景泰父亲一直很自责,认为那时儿子对自己那么戒备,肯定是他曾经做错了什么,无意中伤害了孩子。
之前我也跟他说过,根据我的临床心理干预履历,我猜可能是他当时一些言行举止激怒儿子了。
结果,现在真相明白了,景泰父亲其实没对孩子造成明显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甚至可以说是“无辜躺枪”。
景泰2岁时故意摔玩具,父亲没有制止和批评,反而对孩子笑,其实他是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展现了包容、温和的一面。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的行为,导致孩子错误地以为可以用破坏东西等极端的方式来到达目的。
不过,这次病理性记忆修复也反映了一个问题:
景泰的父母未能与孩子创建起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未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发现孩子的错误认知并积极引导。
我建议他们肯定要深刻的自我反省、改变及提拔,“开明”、民主”是好的,但不代表真正有聪明。
在办理了这个问题后,景泰和父母大大地松了一口吻。
景泰的病情进一步缓解,我便引导他继承减药,将碳酸锂全部撤掉了,思瑞康也减掉了三分之二,如果减药后失眠,可以考虑适当加一点点镇静安眠药。
景泰说能不能小酌几杯助眠?
我说,当他真正走向康复后,可以偶尔喝点酒,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但当时谁人阶段,不建议他喝酒。景泰和他妈妈都表示感谢。
我现在重新梳理景泰的临床心理干预过程,我的心情也是比力感慨的。
传统的精神科大夫根本搞不明白“惊恐发作”的真正原因,只能说跟基因遗传和神经递质有关。
对于景泰突然出现的激动、持刀报警,主流精神科大夫也没法解释,往往就理解为轻躁狂/躁狂发作,紧急给予镇静药物或电休克治疗。
但是深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后,我们发现这背后的原因都是后天的履历,而且是曲折的、深层次的,一环套一环的,令人叹为观止!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真正根源,是患者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
当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景泰的临床心理干预历程已经大约三分之一了。他的另一个重大困惑和痛苦之处是:
他为什么总在恋情上受挫?
为什么他喜欢的女性总是不喜欢他,甚至前女友还“背叛”他?
下一篇文章继承深入分享。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017A02GJ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