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回复: 0

假如不是牛市,买什么才能赚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5 06:22:4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近期市场持续调整,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质疑牛市。如果真的是牛市,逢市场调整时,买买买肯定是最佳计谋之一;问题是,万一不是牛市呢?毕竟,在投资的天下里,根本不存在事前的100%。
本篇文章,我们不妨讨论一下,是否存在,无论是不是牛市,都能大概率赚钱的计谋。
基于中期趋势,通常把市场分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牛市,对应主要指数持续的上涨,不断创出新高;熊市,对应主要指数持续的下跌;震荡市,则是在某个区间中折返跑。
回到A股市场,大多数投资者界定的牛市,是上证指数的明显上涨,对应上证指数涨过4000点、突破5000点、打击6000点等预期;相应的,如果上证指数持续在某个区间内震荡,如3200-3700点,则可理解为震荡市;而若上证指数再次跌破3000点,并向2800点、2600点探底,不用怀疑,熊市来了。
如果后续出现熊市行情,那么覆巢之下无完卵,投资者很难找到大概率能够获益的计谋。因此,我们起主要排除熊市的可能。
熊市会卷土重来吗?上证指数会再次跌破3000点吗?概率很小。
上证指数再次跌破3000点,大概率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信心再次塌陷,引发股市流动性危机。而随着9月份宏观政策庞大转向,以及央行推出非银机构互换便利和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后,短期内A股出现信心塌陷和流动性危机的概率大大降低了,低到投资者不值得为之计价。毕竟,任何小概率变乱都可能发生,但如果投资者为所有小概率变乱计价,就不适合举行风险投资,只能把钱全部存入银行,甚至连这个都不放心。
排除熊市风险后,有没有同时在牛市和震荡市均能跑赢的计谋呢?
牛市的特点是所有行业普涨,有逻辑的涨得更多,逻辑弱的涨得少;震荡市的特点是布局性行情,有逻辑的上涨,没逻辑的不涨甚至下跌。
所以,只要找到基本面逻辑过硬的行业和个股,就可以依附α取得超额收益,不必受制于牛市β的假设。
基于此,站在中长期维度,以下计谋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稳健高股息。未来的宏观大环境之一,就是低利率。低利率背景下,市场持续面临资产荒,稳健高股息个股持续受益。
前提条件是低利率。有人可能反驳,经济一旦触底好转,利率不会升上来吗?毕竟,全球宏观环境是高利率。经济一旦反转,股市肯定走牛市,高股息个股不依赖低利率一样会有行情;如果经济反转节奏低于预期,货币政策会继续宽松,利率继续下降,高股息板块会有超额收益。无论怎样,稳健高股息都不差。
何为稳健高股息呢?要求未来几年业绩保持基本稳固,以确保高股息的可持续性。举例来说,以11月22日收盘价计算,A股共计344只个股2023年度股息率凌驾4%;就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看,235家负增长,此中174家降幅凌驾10%,分红可持续性存疑。
所以,稳健高股息计谋,需要投资者对所选个股的基本面有相对充分的了解,避免踩雷。
二是行业景气度上行。宏观经济整体低迷,产业层面仍然不乏亮点。找到业绩反转或景气度持续上升的行业,即便是在震荡市中,也不难获得超额收益。
结合万得一致预期数据看,124个申万二级行业中,2025年共计19个行业净利润增速凌驾100%,27个行业凌驾50%,详见附表。此中,光学光电子、影视院线、教诲、汽车服务、光伏、航空基础、IT服务、军工电子等板块,盈利预期均有非常明显的修复。
问题是,回溯历史,市场一致预期的数据准确率并不高,因此仅供参考。对投资者来说,还需要结合行业基本面逻辑,做进一步的判断。
比如TMT板块,(1)地方化债后,信创相关的国产基础软硬件有望重回景气上行期;(2)AI应用日新月异,AI产业链随时可能因某个爆款应用被引爆,既可能是软件,也可能是硬件终端;(3)与之相应,国产算力、数据要素等相关企业,仍具备丰富的想象空间。
比如国防军工,独立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叠加自身产业周期触底反转,无论指数行情怎样,都有望在中期走出超额收益。
比如医药生物,作为必选消费,除特定品种外,本质上需求独立于宏观基本面,近年来估值主要受医药反腐、医保控费等逻辑压制。反过来,只要政策端出现明显宽松信号,医药板块随时会有独立行情。有耐心的投资者,提前布局,终会花开。
比如金融地产,(1)若房地产止跌企稳,则大金融、地产链都会有比较明显的β机会,但地产能否止跌企稳,仍需边走边看,投资者很难提前下重注;(2)若地产继续震荡下行,则地产链难有机会,银行估值受到压制,非银板块也难有持续性行情;(3)综上,金融地产并非可稳固跑赢的板块。
比如食品饮料板块,白酒、乳成品、肉成品、啤酒、调味品、休闲食品等子板块中,个股层面不乏机会,但若居民消费意愿没有显著提拔,板块整体都很难出现持续性行情。
比如出口链,受特朗普加关税不确定性的压制,无论大盘行情怎样,都很难有超额收益。与其在负β中寻找α,置身事外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
以上,不再逐一举例。
总之,投资应着眼于中长期,然后在短期等待更好的买入机会,重点是把握市场调整带来的逢低买入机会。近期市场持续调整,悲观情绪蔓延,买入窗口已经打开。
附表:2025年预期净利润增速凌驾50%的行业名单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发起。】

本文由公众号“薛洪言微语”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125A013R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