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回复: 0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8 01:02:2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4个月的等待之后,中国船舶(600150)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601989)迎来新的进展。

1月7日晚间,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双双发布公告,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分出具了有关批复意见,原则同意此次交易的总体方案。
自此次交易预案披露以来,中国船舶及相干各方积极稳步推进相干尽职调查、审计、估值等各项工作。中国船舶表现,将在相干尽职调查、审计、估值等相干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此次交易的相干事项,并由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审议上述议案及其他与交易相干的议案。
时间回到2024年9月18日,A股上市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出炉,中国船舶拟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待交易完成后,中国船舶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终极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未发生变更。
根据交易方案显示,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按照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37.84元/股,中国重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5.05元/股,并由此确定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
2019年10月14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两者在船舶制造、维修范畴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由此,中国船舶集团承诺于2026年6月30日前,综合运用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合并等方式,稳妥推进符合注入上市公司的相干资产及业务举行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在“南北船”两大集团实现合并五年后,中国船舶集团终于在2024年9月启动资产整合,这也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解决船海主业同业竞争迈出了关键一步。
需要指出的是,停止1月7日收盘时,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的市值分别为1493.79亿元和1023.81亿元,两家超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整合也创新A股资本市场最大规模的吸收合并交易。
在政策层面,2024年新“国九条”明白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并购重组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羁系的意见(试行)》提出,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同年6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亦表现:“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各种资本市场工具加强焦点竞争力,特别是要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横向、纵向整合协同。”
在业务层面,全球船舶市场已经步入新一轮上升发展周期,新船价格再度创汗青新高。从2021年开始,全球船舶市场逐渐活跃,在全球海事绿色加速发展、清洁能源需求显著提升和贸易结构明显厘革等多要素叠加推动下,新造船市场再度显现蓬勃生机,新船订单量明显增长。有数据显示,2021—2023年期间,连续三年订单量超过1亿载重吨,2024年1—8月订单已经突破1亿载重吨,整年有望再创近十年新高。
停止2024年8月底,全球手持船舶订单达3.3亿载重吨,平均交付期接近4年,分别较2019年底增长62%和2年左右,船舶市场呈现典型卖方市场特征。同时,新船价格持续快速上涨,2024年8月克拉克森新船价格综合指数达到189点,超过2007年汗青高位再创新高。
在此配景下,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经济运行持续改善,造船企业红利状况大幅好转。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跌至-91.4亿元谷底,2022年、2023年分别连续回升至121.4亿元、259亿元,行业经济运行向上态势明显,2024年多数造船企业已实现大幅红利。
当前,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十分充足,未来3—4年船位根本排满。有行业人士认为,思量到前期低价手持订单消化出清、相对友好的汇率水平和持续走低的船用钢板价格,2024年及未来几年造船企业红利状况预计还将进一步改善,船舶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据悉,上述重组完成后,新的中国船舶将成为手持船舶订单规模领跑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根据克拉克森数据统计,停止2024年9月14日,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的总手持订单规模达6263万载重吨,分别是韩国造船海洋、扬子江船业、三星重工、韩华海洋的1.9、3.8、4.5和4.8倍,远远超过了国内外头部总装上市公司。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07A0CP9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