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界之中,花果山绝对是一方宝地,不然石猴焉能成精?原著道“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也正是这般天时地利,仙石迸裂,孙悟空得以出世,并且自带一脉“灵通之意”,能“目运两道金光”。云云,孙悟空在花果山一待就是三五百年。能享有这个年岁,就已经说明孙悟空有些根基,假若他开了窍,在花果山这块宝地潜心修炼,说不定也能跟黑熊精一样,无需千里迢迢去拜师,本身也能了道。
其实,细究原著我们就能发现,孙悟空远赴西牛贺洲求仙,其实根本就不是他本身的主意,是背后的老猴子在极力挑拨引导他!“猴王享乐灵活,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突然忧恼,堕下泪来···猴王道,我虽在欢乐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将来年老身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天下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孙悟空在花果山待了三五百年,为什么突然有此一虑?只有两种可能。
一个是他本身以为有些朽迈了,二则就是有人暗中点拨了他,让他有这种不得长生之虑。果不其然,孙悟空话音刚落,有高手出现了!“只见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辟也!现在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这老猴子知道的可真不少!接下来按着悟空的脑袋侃侃而谈,“那三等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循环,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他只在阎浮天下之中,古仙山之内”。正所谓醍醐灌顶!
“猴王闻之,满心欢乐道,我明儿就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际,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列位看到没有,没有这老猴子点拨,孙悟空绝对不可能出山寻仙访道。那么,老猴子明知花果山就是块修炼的宝地,为什么却想尽办法把孙悟空支走?这就要看老猴子的用心了。花果山纵然可以潜心修炼,然而若是失去了菩提祖师这等三界大仙尊的指点,孙悟空很难有厥后轰轰烈烈的威名,原著给出了答案,“噫!这句话,顿教跳出循环,致使齐天大圣成”。是这老猴子的指点,成就了以后的孙悟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