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8|回复: 2

985博士研究生辅导孩子被气哭:认命吧!你的孩子就是个普通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 19:00:0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易斯(爸妈精读作者)
迩来,江苏一位妈妈为四年级的女儿辅导作业时,气得嚎啕大哭。
孩子爸爸发视频称:
“她妈妈堂堂985博士研究生,居然被女儿写作业逼哭了!”
视频中的孩子低着头写着作业,这位妈妈带着哭腔大喊:
“就几个生字,写了3个小时,我都不想做她妈妈了!我这脾气我也不想骂她!”

面临这位妈妈的歇斯底里,底下有网友扎心评论道:
“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总以为自己是硕士或博士,孩子就应该是才子!”
是的,有时父母总会下意识地以成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对孩子就会不自觉地给予过高的盼望。
面临孩子学习上的不得力,父母也会有很多个为什么的想法在心中萦绕:
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精力和金钱造就,孩子照旧这么平常?
为什么我那么良好,孩子还那么平凡?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如别家孩子厉害?
但是当父母这样想的时间,却忘了一个最不肯意承认的事实: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人。
接纳孩子的平常与平凡,才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教诲的出发点,从接纳孩子的平常开始
教诲家刘长铭说过:
“中国家长无法继承自己的孩子未来会是一个平凡人。”
一个妈妈在网上分享她平日的教诲,给孩子安排的任务是别人需要90分钟完成的试卷,她的孩子必须在25分钟以内完成。
在许多事上她都要求孩子超过别人,如果做不到就“家法伺候”。
但是每每她这样的高要求,孩子根本做不到,长此以往,孩子也变得很沮丧。
以这样的方式要求孩子,着实是有些不可理喻。
我们中大多数父母也是平凡之人,会羡慕他人的光芒和成就,可是当我们把不合理的期待放在孩子身上,父母会很累,孩子会很难。

北大教授丁延庆在网上发表了一段视频,引起热议。
北大丁教授,本名丁延庆。 百度词条上,能搜出来的牛人。
丁教授和妻子都是北大毕业,丁教授本人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
但是面临6岁女儿写作业不开窍,他很烦闷为什么卯足了劲给孩子补课,女儿成绩并没怎么进步?
看到自己在辅导孩子时逐渐失去耐烦,他和孩子在交流时都变得争锋相对,甚至相互排斥,他才反省到自己对女儿有太多的要求,教诲本不应云云。
最后他终于想通了说:“这就是天道,没办法,必须继承现实。”

厥后,有人再问他:“作为北大教授,你可以继承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平庸的小孩吗?”
丁教授答复:
可以继承,必须继承,不管你多么良好,你的孩子大概率是一个平凡人,要熟悉这一点,并且学会继承它,对于谁都好。
当丁教授放弃对女儿学习的高压政策,让孩子在爱好之处发展,他和孩子都轻松了许多,关系也缓和了不少。
很多父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总希望排除万难,创造条件把孩子造就成心目中的天才,成为出类拔萃的尖子生。
但有时间对孩子寄予过多的盼望,不但父母会在付出与回报中产生巨大的落差,还会想不通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开窍?
同时父母也会让自己变得焦虑愤怒、气急败坏,更会让彼此两败俱伤。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说:“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平凡人。”
父母们应该学会继承孩子平凡的现实,将盼望值低落。
教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如果孩子已经努力地做了,仍然达不到你所盼望的,父母是不是可以像丁教授般接纳孩子的本相呢?
不要对孩子那么苛刻,要知道:教诲的出发点,每每是从接纳孩子的平凡开始的。


再平常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闪光点
微博上有个妈妈分享,她的儿子成绩不好,但动手本领很不错,经常能做出奇特的模型。
一开始,这位妈妈总希望儿子在班级名列前茅,但是她的儿子排名只是班级的中等位置。
她想不通为何孩子不把动手的热情放在学习上?为什么不能挤进全部前五?
她指责过孩子,可孩子却说:
“妈妈,我又不是没在学习,我努力了照旧只能考到班级的中间位置。而且我只是更喜欢动手类的事情,我以后还想去做建模师,你可以理解我,支持我吗?”
颠末长期的头脑拉锯战,这位妈妈也开始理解孩子的喜欢。
她开始关心孩子在爱好上的事情,不再只是天天指责孩子成绩没有考到前几名。
厥后,小男孩在课余时间,积极到场了青少年创意计划大赛,还获得了奖。
因为他在爱好上得到了妈妈的支持和理解,他也开始在学习上保持均衡,虽不能做到最好,但他告诉自己天天进步一点点就好。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有一段经典的台词: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天分、才能和空想。”
深以为然。
想要孩子良好是人之常情,但不可强求在某个方面,作为父母应该要眼界开阔,用更全面的眼光看孩子。
要知道,再平常的孩子,也会有闪光点,不要总是盯着孩子身上不敷的地方。
心理学家莉·沃特斯在《优势修养》中提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家长认为你的孩子没有的话,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
父母若能看到孩子真正的优势,帮助他们找到最得当的成长路径,孩子也能体验到生存更多乐趣。
特级西席孙蒲远也说:
“在生存中,要多方位多角度来观察孩子,要发现孩子的专长和爱好给鼓励支持,一定要多多让孩子展现他闪光点的机遇。”
让孩子在合适的轨迹上,不断前行和发展,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差。


每个孩子都需要时间成长,要学会保持平常心
有一个关于蜗牛的寓言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着蜗牛散步,但是我发现蜗牛爬得太慢,我便开始催它,责备它。
蜗牛满含泪水抱歉地说:“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
可我仍然拉它、扯它,纵然它受了伤,我也希望它按我的步调快走。
我很痛苦为什么上帝会让我拉一只慢蜗牛呢?
厥后我在拉着蜗牛的时间,闻到花香,脸庞被微风轻轻吹拂,我在看看我身边这只蜗牛,我才知道原来上帝是让我带着蜗牛散步。
做父母的就要有带着蜗牛去散步的心,不要这么急躁,要学会耐烦等待,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长路上的风景。

着名天下记忆大师陈晓丹,曾分享过自己小时间被同学叫做“小笨丹”,还被他人认为是一个发育迟缓的孩子。
因为晓丹当时在整个班级的成绩是倒数,她不擅背诵,成绩落后,老师上课讲的题别人一遍能听懂,她却想几遍才能明白一些。
当时晓丹的父母带她去做查抄,查抄效果倒是都好的,大夫说孩子没有什么题目,只是需要更多时间帮助她,找到合适的方法。
一直精益求精的晓丹妈妈总是很着急,她心里已经以为女儿就这样了,没办法改变了。
幸亏晓丹的爸爸一直鼓励她:“慢慢来,别着急,你会越来越好的。”
晓丹的爸爸知道晓丹把握题目的速率比较慢,他就花更多时间帮助晓丹理解课上不懂的题,讲了几次还听不懂,他就换着方法讲,直到晓丹明白为止。
慢慢地,晓丹在爸爸的引导下,她逐渐找到了得当自己的学习方法,终极在高考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从差生到优等生,晓丹的爸爸没有放弃帮助她。
当别人都认为晓丹没有了希望,他却一如既往地支持和理解女儿。
作家周国平说:“对待孩子的教诲最好的做法是持有平常心,鼓励和支持你孩子的选择。”
面临孩子学习上的不明白,父母应当心平气和,而不是一味着急。
在公益短片《努力一点点》中,锻练对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基础不好,还需要多观察。
而妈妈归去鼓励孩子说:
“锻练说你在这之前,你都完全不会用头去顶球,但是你现在时不时能做到,再努力一点点,慢慢来就好。”

在妈妈的陪伴和鼓励中,最后孩子终于突破了自己,在已往不擅长的事上,获得了好的希望。
育儿专家卢勤说:
“有一颗平常心让孩子成为一个平常人,别把孩子逼到一个尖上,让他无法承受。”
慢慢来,是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不是用自己的节奏控制孩子。
在慢慢来中,孩子也会体验成长中的喜悦。
要知道,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撒在地里,你得给他富足的时间。
耐烦地等待他慢慢发芽,生长,效果。
你也要相信终有一天你能看到孩子的成长,不要急着拔苗助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差异的人生道路需要走,成长的速率也不尽相同。继承孩子的速率和脚步,继承孩子的平常和平凡,是父母一生的课题。
愿你我都能懂得这个难过的道理。

作者简介:易斯,爸妈精读专栏作者,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泉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接洽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 19:35:0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90分钟完成的试卷,要求自己的娃必须25分钟内完成的那位家长,那您干嘛不一天干三份半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 20:48:3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也没理由说自己是博士,小孩就一定要是博士吧?那企业家的小孩是不是也要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企业家呢?这种焦虑和不切实际的对位也造成了大量鸡娃父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