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7|回复: 3

喜欢“欺凌亲人,讨好外人”的人,绝大多数是这两种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8 18:03:4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天耕耘最风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与人之间都会有抵牾,但每每越熟悉的人,抵牾越大,这是因为当双方都知根知底的时间,你明白他的优劣,他也看透你的秘密。
双方失去了神秘感之后,人性的缺点就袒露出来了,因此对相互产生“厌恶”心理。曾故意理学家说:亲人与亲人之间的抵牾,每每是外在的抵牾所不可比拟的。
亲人是我们整个发展过程中的见证者,在他们眼前我们会放下警备,同时也将最坏的一面留给他们,等到快要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心理学中有这样两类人,他们风俗性欺负亲人,讨好外人,困扰着本身,也困扰着最爱他的人。

遭受外界创伤太多的人
有这样一类人,从小到大受尽了数不尽的欺负和羞耻,在学校被小同伴欺负,向老师倾诉,老师却置之不理。
长大后步入社会,被同事欺负,也被老板看不起 。面临外界强者的伤害,他们无能为力,也不敢反抗。
只有在亲人眼前,他们才气获取一些存在感,也就是俗话说:挑软柿子捏,窝里横,软土深挖。
平时将全部的情绪克制在内心,一旦到了亲人眼前就如洪流般宣泄出来。当外界社会和家庭内部失去平衡时,他们也没有办法,唯一宣泄本身的途径就是对父母咆哮,人总是必要宣泄的,否则会憋出病来,但苦恼的是,他们总是无人倾诉。

这一类人一般性格比力内向,没有自大,有一定的交际恐惧。而对于至亲,反正知根知底,对方也不会拿本身怎么样,以是才会肆无顾忌。
被原生家庭影响的人
大部分情况还是原生家庭造成的,一般分为以下两种不平衡的情况:
过于宠爱
关于宠爱,我们也讲过很多次了,宠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宠爱的父母每每满意了孩子的物质需求,但是并没有满意他们内心的需求,这类父母每每根据本身的必要给予孩子“爱”,对他们内心真正的感受关注很少,以是被宠爱的孩子每每感觉缺爱。
宠爱型的父母一般是讨好型人格,他们真实的情况是在讨好孩子。

怕孩子不高兴,怕给孩子童年留下不好的影响。怕强迫孩子学习后孩子不喜好本身,从而影响到本身和孩子的关系,
成人单纯地认为,物质的随意满意,不做事情,没人打骂,把这样的好生存创造给了本身最爱的孩子。
觉得这是最好的爱。但是孩子必要的是内心发展,而不是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长大后被外人嫌弃。
很多宠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由于缺爱,很容易对父母心生不满,再加上父母的无底线包涵,他们就把最差的脾气留给父母,甚至污言秽语都能骂出口,孩子会继续父母的讨好型人格特质,对外人百般讨好,然后受到很多委屈,到头来又对父母恶语相加。

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比如前次因为父亲给的米饭钱不够,把父亲骂上热搜的留学女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其父母太过宠爱留下的恶果。
过于严苛
过于严苛的家庭每每教出“完美”的孩子,这导致他们在外人眼前表现完美,这样的人总是克制内心的阴暗面,协调不好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比如之前李云迪嫖娼案。
这类人每每把严苛的父母内化成自我的功能,他们的内在父母是非常严厉的,从而不断严酷地批评本身。
以是他们也容易患上烦闷症,越是苛责的家庭,越容易培养出烦闷症患者,比如电视剧《小欢喜》中英子的母亲就亲手导致了英子患有烦闷症。

患有烦闷症的人之以是愤恨父母,主要原因就在于父母是导致他们烦闷症的元凶。
以是他们对父母都藏有很强的不满,常常克制对父母的愤怒和攻击性。这类人固然不会讨好外人,但他们会努力维持本身完美的形象,会活得很累,回家对亲人的态度就更不用多说了。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作心理弹性,心理弹性又叫做心理复原力,指的是一个人在面临负面环境时的顺应能力和反弹能力。
我们常用它来猜测一个人患有烦闷症的概率。心理弹性和烦闷程度出现负相关,以是心理弹性每每也是个人能力的表现。

心理学家认为,长期的高压家庭环境导致了这种人格有限的处理情绪的能力,以是他们的心理弹性会很低。
因为没办法处理好情绪,他们活得很痛楚,只有将最差最极端的一面留给父母,然后继续在外人眼前留下完美的形象。
很多咨询师听到这样的内心独白:人眼前是大家称颂的君子,而背地里却是失控的野兽。这就是过于严苛留下的阴影,克制了作为人本能的欲望。
这个天下上没有人比父母更爱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他们爱本身的孩子,只是不知道精确的爱的方式罢了。

假如我们总是记恨本身的父母,把本身的不良情绪发泄在他们身上,不仅会让他们痛楚,还会让本身的生存变得越来越糟,以是“家和才气万事兴”,愿我们全部人都能和家人息争,只有对家人息争了,才气对本身息争,因为只有他们才是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好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07
发表于 2021-11-9 00:27:5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01:05:1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9 01:38:0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j一百个赞 分析的太到位了。跟我姐一样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