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9|回复: 5

12岁儿子吃20颗安眠药闹自杀,爸爸的反应显现孩子“生病”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0 08:57: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近来在一个节目上,看到如许一幕:
父亲带着12岁的儿子,再次来到北京一家精力病院求助。 这一次,是儿子“闹自尽”。没有任何先兆,儿子突然在家吞食安眠药,一口气吃了20颗。

好在发现实时,没有酿成大错。 然而在医生面前,紧张焦急的父亲,在回复常规询问的同时,还不忘“提醒”医生: “你要特殊注意一下他,如今也让我挺为难的,另有两天考试了。”

仿佛眼前瘫坐着、不停捶打椅子的,不是血肉相连的亲儿子,而是给他带来贫苦的陌生人。

父亲的无奈,和儿子的决绝,在那一刻刺痛了无数观众的心。多悲哀啊!孩子才十几岁,就觉得活着没意思,想放弃生命,乃至还做出各种过激的行为伤害自己。
明明绝望到如许的地步,父亲却更在意他两天后的考试?想起了心理学者李雪的一句话: “很多父母本来什么都不懂,但是一生了孩子,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不断去改正孩子、限制孩子。”
如今教导上最大的悲哀,不是父母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而是孩子心理生了病,父母明明就在眼前,却浑然不知。而这,硬生生拉开了彼此间的隔断。

孩子的“异常”不外是在拼命求救
8月31日,开学前夜,是女孩子烨一生最难忘的日子。 那一天,她“疯”了。 在家里摔东西,摔门,发脾气,用尽几乎全部的力气,威胁父母带她去看医生。
从月朔到初二,整整两年,她的每一个疯狂行径,无时无刻不在“求救”:“我要怎么样才华让自己岑寂下来?我就用谁人刀划了一下我的手指,我一看流血了,我就岑寂下来了。”

一直以来,父母总认为她不外是在无理取闹,没什么问题。 看不到她疯狂行径背后的讯息,误读她的每一次求助的表达……几近崩溃的她,好不轻易在高三那年才让父母接受她生病的事实。
类似如许的“拉锯战”,并不少见。
批评区里,一个个“子烨”在自揭伤疤,诉说着自己不堪回首的履历:“每次烦闷症发作,有自尽的念头,妈妈总说我矫情。”“跟父母表达想去看心理医生,他们像看怪物一样看我,嫌那地方倒霉,觉得我想太多。”“确诊后,我爸爸说,造了什么孽有你如许的孩子。
最不忍心孩子生病的是父母,但最无法接受孩子生病的,也是父母。
尤其是精力层面的疾病。
烦闷症也好、焦急症也好……这些逐渐低龄化的“病”看不见,摸不着,能真正了解它、正视它的父母,不多。 更况且,它另有肯定的社会私见标签。
在很多人看来,孩子心理生病,很丢人,会被别人视为“神经病”,乃至还会被人议论是不是父母教导有问题。
这种对“病”的认知缺失,对孩子“异常”行为的疏忽,通常导致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错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期。到头来,受折磨的是孩子,受苦受累的是一整个家。

孩子出问题,不是“爱太多”,是“爱太少”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分享中谈及:“人的心理问题,是滞后反应的。今天的行为,却不是因今天的问题。那些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行为,根源通常都在过去。”
孩子得病,从来不是他的本意使然。 在他生病之前,或在生病的痛苦中,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给他带来截然差别的结果。
微博上有个热度很高的故事,通常看到都倍感揪心: 一个复诊患烦闷症的孩子,正在认真看书,医生夸他“这孩子真用功”。 在旁的妈妈,绝不夷由地说了一句“用功,假用功”。
如许的反应,把医生急得跳脚。 不管怎么叮嘱这些父母,他们总会忍不住用挖苦的语气和孩子交流……


根据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国民气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显示 :中国青少年检出烦闷倾向的概率高达24.6%,意味着每5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可能得烦闷症。
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原来,在每一张天真灿漫、看似无忧无虑的稚嫩的脸庞底下,藏着云云多的“心理问题”。心理专家武志红就这个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刀刀见血指出:谁人故意理问题的孩子,其实不是父母“爱太多”,而是清一色的“爱太少”。
深以为然。
孩子的发展必要“爱”,可有些父母却习惯用控制取代尊重,用下令取代引导,用质问取代信托…… 试问,这种让孩子感觉到更糟的教导方式,如何让孩子找到爱,找到生命的出路? 正如知乎谁人得了烦闷症的孩子说的: 好不轻易鼓起勇气告诉父母我“生病了”,心想他们能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导方式。 谁知道,他们一如既然地否定我的说辞,一口咬定我是在胡闹。
既然云云,我以后再也不会跟他们说了,反正说了也没用,还要被羞耻一番。
为什么有的孩子宁可忍受心理的煎熬、疾病的折磨,都不愿开口向父母表达什么。那是因为,在父母的身上,感受不到能帮助自己、治愈自己的爱。
跌落到扫兴的深渊,连呼救都忘了该如何开头。

做好孩子心灵的“防护师”
不可否认,为人父母是世上最难的事。
孩子从出生到独立,每个人生阶段总在挑战父母的认知、本事和极限。然而,为了孩子,我们必须不断地调解自己、充实自己,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做好孩子心灵的“防护师”。
不管孩子此时现在正履历着什么,想真正懂得孩子,父母可以这么做:
1、关注孩子的生活,实时洞察他的“异常环境”
身边有位妈妈,平时对孩子都比较上心。 女儿上了高一后,成绩突然断崖式下滑,有时间还会莫名其妙地哭。 怕直接质问女儿会遭到反抗,她私下接洽了班主任,得知女儿近来和班上一个男同砚走得比较近,感觉关系似乎出了问题。
当晚,她便主动找了女儿谈天,什么都没问,而是主动分享自己读书时的暗恋履历。 分享的同时,她很天然地说“妈妈觉得你长大了,以后难免会遇到如许的问题,先跟你说,你要是有什么狐疑,随时都可以找我”。
后来,她收到女儿的短信,信上大致的意思是:自己失恋了,心情很压抑,幸好妈妈主动找她谈天,她才有点缓过来。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多关注他,理解他,体谅他和尊重他。在他最必要帮助时,实时伸出援手拉他一把,通常有机会把他从危难中补救出来。
2、陪伴他时,极可能多的正面教导
积极心理学认为,孩子会以父母轻微或剧烈的情绪体现为信号,来判定父母的反应,并将其作为他以后对一些变乱的见解。 比如父母引导孩子“再坚持一下,你可以的”,那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是“我可以,再试试”; 父母表扬孩子“你真棒,可以或许自己收拾房间(或其他变乱)”,孩子听到的就是“我很好,我能行”; 父母鼓励孩子“这次固然考不好,但没关系,另有下次”,孩子吸收到的会是“我没那么糟糕,另有机会”。
全部来自父母的正面教导,会给孩子的内心注入一剂强心剂。
有这份爱的兜底,孩子才有动力和底气去反抗每一个负面糟糕的情绪。
3、孩子身处险境,教导他了解自己的头脑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主导的“学校烦闷防备计划”中,有如许一个女孩。 她有烦闷高风险的原因是: 自从发现自己是被领养,她觉得自己整个世界变了,并对父母没有及早告诉她真相感到愤怒。
实施计划时,心理专家帮助她从多个角度看待父母的动机,淘汰她对父母的生气。 同时,也邀请她主动跟父母批评自己的感受。 就如许,女孩自己想出了7个父母不提前告诉她的原因,渐渐解开心结,不再那么难过了。 在马丁·塞利格曼看来,每个孩子都有发生在意识边沿的“自动头脑”,固然这些想法非常短暂,难以察觉,但它们会直接带来伤心、焦急和生气。
因此要教孩子了解自己的头脑,告诉他不必信赖进入脑中的第一个想法。有些问题,孩子看开了,心天然就开了。

作家周国平说:“要想做不后悔的父母,你们可以对任何人吝惜自己的时间,唯独对孩子不要吝惜。”把时间、精力,尽可能多地花在孩子身上,做好孩子的陪伴者和爱的供应者。
当孩子行走在悬崖边沿,彷徨绝望,父母是他可以捉住的浮木,实时阻拦他。
盼望,每一位父母都有“防护”孩子的自觉,为孩子的人生打上最好的底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0 14:47:0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考不让复读,高考不让复读。大部分孩子的前途可不就掌握在分数上。多少能理解这位父亲。他关心的考试,不是自己的面子,其实也是为孩子前景的担忧。只是,权衡有些偏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0 15:03:4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看的文章!我是一个没文化的母亲,我儿子上课总是走神开小差说话,成绩一直上不去!对孩子打过也骂过[哭笑]但有一次老师向我抱怨涚我儿子这不好哪不好时,我突然觉得他可怜。老师对他不满意家长对他不满意,他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哭笑]有一句话涚没有不优秀的孩子,只有不优秀的父母!回想这么多年感觉自错了很多!希望还来得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0 15:48:2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安定买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0 15:48:3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孩子是在哪里买的安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10 16:32:4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孩子真不好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